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演进已经到了系统反思和改革重塑阶段,不仅需要深入剖析和汲取危机形成和蔓延过程中的教训,更要对比分析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应对危机挑战中的表现差异。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不同金融机构的表现差异明显,如摩根大通银行、富国银行等,虽然也遭受损失,但自身损失小、资本充足,就为银行并购扩张等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样的,面对危害深重的国际经济和金融危机,中国银行[3.23 0.00%]业的表现可谓独树一帜,其中,许多好的风险管理原则和风险管理底线需要我们去分析,去坚持和秉承这些好的做法。及时总结梳理好的经验做法,特别是风险管理方面的实践做法,是后危机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便为进一步改善银行业机构风险管理及监管提供依据和基础。
●强化宏观审慎监管,注重系统性风险的预防与管理
针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系列反思中,各国的普遍共识是过度迷信于自我监管(强调资本充足率),重视微观个体机构的风险监管,却忽略了整体层面的宏观审慎监管,没有意识到持续的经济繁荣并不能必然保证金融的稳定。相反,由于金融机构经营本身的亲经济周期效应,往往导致不断陷入繁荣、萧条的往复循环。这就要求银行业机构的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以及监管者要具备逆经济周期的风险意识和风险判断能力,要始终警惕经济繁荣时期风险易于积聚的特性,强化对系统性风险、特殊行业风险(尤其是周期性较强的房地产市场)以及集中度风险的压力测试,注重防范和有效隔离跨境及跨市场风险的传递和蔓延。这些系统性风险的管理不能简单依赖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型,它依赖的是银行风险管理团队的风险意识和经验判断,更依赖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一系列风险管理原则、标准以及风险管理底线的坚守。
●重视并持续完善并表监管,正视体系内风险管理文化的冲突
并表监管是在金融综合化经营、金融控股公司发展趋势下的基础监管制度。中国正处在这一发展趋势的起步阶段。如何加强并表管理、完善并表监管,是今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与监管的重点领域,也是面临严峻挑战的一个重要方面。既要避免监管套利、监管盲区,又要防范跨业的风险传递,更为重要的是正视企业文化尤其是风险管理文化的差异和文化冲突。通常来讲,银行相对更注重稳健经营,坚持一种比较传统、保守的风险文化;而证券、保险公司等
更具有冒险和进取精神,更崇尚追求超额收益和绝对回报的风险文化,在风险管理文化、战略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方面的巨大差异,加大了综合化经营条件下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的成本和难度。1999年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正式合并,花旗银行一向保守的薪资体系受到了旅行者集团员工持有大量长期股票期权的挑战。这种环境下,合并后的公司不得不加大期权的比重以激励员工,其后这种方式逐渐成了整个花旗集团薪资体系的基础。金融危机爆发后,以薪酬制度为代表的激励约束机构成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广受诟病的焦点。这实质根源于企业文化的巨大差异。如果不能有效协调和解决文化上的冲突,并表管理及并表监管将难以落到实处,加之一体化后经营杠杆实现的便利性,高管层甚至董事会将具有冒险冲动。
●立足于表内外均衡发展,避免风险创造与风险承担的过度分离
近20年,现代银行业发展的最大变化是运营模式的转变,即由传统“借出-持有”模式,转变为“发起-销售”模式,银行不再依靠吸收存款来发放贷款,也不再持续持有其发放的贷款,而是将已发放的贷款打包做成证券化产品,由评级公司评级后卖给投资者,进而从金融市场上融资,再去发放贷款,从而将账面头寸清零,因此,这一转变又被称为证券化、表外化。实践证明,这种“发起-销售”的运营模式隐含着巨大风险:一方面,银行为卖而贷,不再认真掌握客户信息,而只需用公开评级数据等公开信息,用通用模型决定是否放贷,造成大量随意放贷现象,信贷标准的放松在实体经济层面埋下了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因打包的资产信息不透明,购买者并不懂复杂的结构性产品,只能以评级和收益来对待和交易这些资产,将风险管理和监控资产“外包”给评级机构,丧失了独立判断。同时,经过再打包、再评级,形成更复杂的产品出售给下家,风险通过交易不断放大,造成风险的积聚。同时,市场化融资推动参与者创造了复杂的结构化产品,“发起-销售”模式广泛使用,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用短期信贷资金支持长期贷款项目的工具,在更大范围上造成存贷款期限错配、个体支付风险实际向系统流动性风险集中。正因为认识到该模式的上述缺陷,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计划的一个重点领域就是强化对证券化市场的监管,并将要求创设人或发起人留存足以产生利益影响的证券化产品的一定份额(5%),以促进表内表外的均衡发展,避免风险创造与风险承担的过度分离。
●坚持稳定与效率并举原则,关注高杠杆风险处置
美国持续的宽松货币政策、低利率导致过度的杠杆率,金融衍生工具则掩盖了风险,并将风险传播控制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从而产生了资产泡沫。危机中的去杠杆化则加速了风险的传播,凝固了流动性供给,导致高杠杆金融机构的经营恶化。去杠杆化将是一个持续的长期过程,也是现代金融回归传统、回归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过程,需要密切关注高杠杆风险的处置和演变进程,这将是未来引发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动荡的重要诱因。对于金融杠杆的风险和作用需要辩证认识,金融发展本身就是杠杆作用发挥的过程。无论从我国经济的整体杠杆化水平,还是商业银行的杠杆率来看,我国的杠杆化程度都处于低位,我国银行体系也不存在去杠杆化问题。相反,需要在风险可控、拨备充足的前提下,根据实体经济需求,通过金融杠杆引导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与时俱进实施简约化战略,加强风险管理的创新
每次大的金融危机都会导致价值回归、金融业态的回归,但却并非历史的倒退,而是进一步明确和理顺发展基础,秉承和强化有效的风险管理原则。现在所说的金融回归传统,实质上是金融简约化的发展趋势,是金融机构管理行为更加具有科学形态的一种简洁化、标准化,是对过去“金融异化”的修正。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教训之一,就是过于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过于繁杂的定价评级模型和过于庞大的金融机构以及衍生的管道公司、平台公司,导致了大家对于风险的判断出现重大的偏差,甚至威胁到金融审慎经营和风险管理的根基。随着危机的深化和严重后果的显现,开始出现重视简约化的经营发展方向,不再追求机构的扩张、规模的扩大,而是充分考虑成本和风险因素,实施组织机构的集约化、经营模式的简洁化和产品服务的专业化。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强调改革消费者保护机制,突出透明度、简约化、公平性和可得性,要求在提供非普通产品时,要将简单并能够直接定价的普通产品置于显著位置。金融简约化发展同样伴随风险管理的创新,需要利用好IT信息技术,进一步理顺银行前、中、后台风险控制的各环节的职责和分工,基于不同的产品、不同服务对象以及服务专业化的优势,对金融服务价值链进行科学分析和定位,塑造基于内部价值链基础上的强有力的风险管理文化,以实现风险与回报的均衡及价值链的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