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博客精选:我为什么等王石十年(1)



我为什么等王石十年

当你达到某个国际标准的水平,消费者就会指定选用你

文 黄鸣(皇明集团董事长)

十年前我和王石不认识,最近这两年才接触,现在有了比较深的交往,更多的频繁往来是我们两个团队之间互相的来访合作。但是十多年前(1998年),万科的一位蔡经理就曾到我们这儿来考察,希望搞一个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的楼盘,后来我也过去和他们洽谈,他们提出了很多当时我认为很无礼的要求。比如说不能因安装太阳能耽误建筑时间,安装上太阳能楼房成本不能增加太多,出了一切问题都由我们负责,最后的付款是他们卖出最后一栋房子结完帐后才把我们的钱返还……当时我觉得这样的条件对于刚白手起家的我们而言太苛刻,遂断了示好合作的美好心愿。

后来回过头来想想,人家之所以提出那么苛刻的条件,是因为新兴行业中新兴企业的不成熟让人家不放心,让人家不相信你。当一个企业有了安全的检测标准时,即使行业标准没跟上,也会形成这样的效果,你能否达到某个国际标准的水平或者某个牌子的水平?如果能达到,消费者就会指定选用你。

所以我就开始了卧薪尝胆,从那一年起我就开始了加大做标准、做检测的力度,目前我们做的检测中心已发展成18大实验室,拥有从原材料、配件到整机检测的1000余项检测项目。皇明企业标准350多部,皇明股份企业标准是国际标准的7倍多。

而且皇明从2000年开始,使致力于绿色节能建筑的探索,最初以我们员工的宿舍楼为样板,结合太阳能研发技术部门,盖了第一批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楼盘;后在2003年专门尝试建了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的零排放等样板别墅,2005年开始设计日月坛·“微排”大厦,2009年建成一经投入,即赢得“世界太阳能地标性建筑”的美誉;正在建设中的蔚来城,是“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

十年弹指一挥间,万科、皇明又走在了一起,包括我和王石也成为节能环保道路上的亲密战友,去年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我们代表中国企业家在峰会上共同发出了声音,后来又连手做客《波士堂》,《头脑风暴》等节目……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巧合,历史的机遇和共同的责任将我们连在了一起,十年两个公司的各自发展,使我们未来的合作早已突破了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的合作层面,皇明将和万科及其他大房地产商携手,共同开发、推进环保经济。

民工荒有利中国制造

更深培育好中国制造的根基,这不单是一个企业的责任,也是民族的使命

王吉万(亨达董事长)

2003年、2010年两次“工荒”时隔7年,但差别明显,回首2003年的用工荒只是陆续出现在“珠三角”等局部地区,而今年春节后的“用工荒”已经扩展到几乎整个中国沿海地区,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今年珠三角缺口达200万,而沪苏浙闽和广西北部湾等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缺人问题。

有专家称:“用工荒应该预示着中国‘人口红利’正在面临衰退。”我深表赞同。

 总裁博客精选:我为什么等王石十年(1)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是世界制造中心,1955年到1975年,日本平均每年有72.5万人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加入制造业大军。这段期间,“农民工”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64%。以至于后来,日本农村劳动力大量缺乏甚至到城市“招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保留了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等高端市场,而将逐步将其他制造业转向台湾和中国大陆,完成了本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虽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仍然占据着世界制造中心的位置,但随着中国人口的倒梯形结构已经开始呈现,中国劳动力富余供给的情况已经在发生改变。对于中国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未来面临的出路只有三个:一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改变靠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的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的高效、低耗的技术密集型卓越制造转型;二是向资源相对低廉的中国内陆地区及越南、印度、缅甸等国家转移;三就是按照“退出机制”被淘汰。在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0年,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却只有短短的2.9年,淘汰机制已然在加快运行。

当然,中国毕竟是个资源大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缺乏尚不足以对所有粗放型企业产生生死存亡的威胁。但更前瞻的看待这个问题,我相信更多的企业家不是单纯的将企业当做赚钱生意,而是从深层去理解和践行卓越的中国制造,更深的培育好中国制造的根基,这不单是一个企业的责任,也是民族的使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7156.html

更多阅读

推荐:我在金三角卧底十年

我在金三角卧底十年《我在金三角卧底十年》一书最近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作者傅衍鲲祖籍山东,59岁为报亲侄吸毒受害之仇,进入金三角毒窟卧底十余年。先后担任多个毒枭武装的军事顾问,协助我公安禁毒部门摧毁多条贩毒线路。本书详细记录了

宋石男:我为什么离开新浪微博(11.7.14)

诸君,我今日离开新浪微博,不再于此地发言。谢谢各位一年来的关注,也谢谢各位与我24万余次的互动。我从中获益良多,结交良朋佳友,增长认知广度。我仍会保留账号,如有要事,可 @ 我或私信。但我更希望与诸君在网易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

摘自谢宁的回忆录《我在北京大学的三十年》 谢宁微博

此文摘自谢宁的回忆录《我在北京大学的三十年》。作者谢宁,中文系1981级校友,毕业后留校,在校党委办公室工作,曾任党委书记王学珍的秘书。文中记述了他对八十年代以来历任校领导的印象,此处仅截取有关丁石孙的一段。照片来自网络,与谢宁原

《我在北京大学的三十年》十九 作者:谢宁

【转载】@邹恒甫(新浪博客)(又名《污秽的北大和丑陋的北大权贵们》)此文摘自谢宁的回忆录《我在北京大学的三十年》。作者谢宁,中文系1981级校友,毕业后留校,在校党委办公室工作,曾任党委书记王学珍的秘书。文中记述了他对八十年代以来历任

声明:《总裁博客精选:我为什么等王石十年(1)》为网友笑臉逢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