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电器零售和房地产的企业是“国美系”经营获利的实体,而从事资本运作的公司本身并不是获取利润的主体,但它具有放大经营实体财富效应的强大威力。资本市场的增值是惊人的,获利是超常的。在黄光裕尝到了资本运作的甜头后,资本运作在整个“国美系”的理念不断强化。2005年黄光裕改变了以往多由个人直接持股的股权模式,重新搭建“国美系”公司之间层层控股的框架结构,“鹏润投资”和“鹏泰投资”成为黄光裕联系各公司股权的中间层,新成立的“国美置业”和“鹏润电器”两公司充分体现资本运作的经营理念,都有着未来上市的发展计划。
2004年“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在资本运作全过程中,黄光裕共获取到27.14亿港元现金,这相当于“北京国美”2001年4月30日累计未分配利润0.92亿元的31倍, 相当于“国美电器” 2004年2.4亿港元净利润的11倍,相当于“鹏润房地产”2002年1.06亿元税后利润的27倍。而“国美电器”2004年净利润是“国美系”电器零售业务经过18年发展达到的历史最高水平,“鹏润房地产”2002年税后利润也是经过6年积累才达到的规模。
“国美电器”上市后的2005年,黄光裕重整了旗下公司的架构,改变了以往多由个人直接持股的股权模式,搭建了公司之间层层持股的新模式(附图)。2005年“鹏润投资”、“鹏泰投资”、“鹏润房地产”的股权结构发生变化。2005年2月,“鹏润投资”的股东黄燕虹将其持有的全部17.41%股权完全转让给“鹏泰投资”,“鹏润投资”的股东成为黄光裕(持有82.59%股权)和“鹏泰投资”(持有17.41%股权)。2005年3月,“鹏泰投资”的股东李器陶将4000万出资额(80%股权)全部转让给“鹏润投资”,股东张劲松将1000万出资额(20%股权)全部转让给“北京国美”,“鹏泰投资”的股东成为“鹏润投资”(持有80%股权)和“北京国美”(持有20%股权)。2005年5月,“鹏润房地产”的股东黄光裕75%股权、张志铭5%股权转让给“鹏润投资”,股东黄燕虹20%股权转让给“鹏泰投资”,“鹏润房地产”的股东成为“鹏润投资”(持有80%股权)和“鹏泰投资”(持有20%股权)。
“国美置业”成立于2005年1月4日,注册资本5000万,其中:“鹏润房地产”货币出资4000万元,持有80%股权;“鹏润投资”出资1000万元,持有20%股权。黄光裕聘请禹晋永出任总经理。 “国美置业”的内部组织与其他地产公司不同,并非以工程、销售、成本为基本结构,而是分为“投资一部”、“投资二部”。“国美置业”的很多人才都是资本市场的精英,是有投行经验的。对于“国美置业”的运作模式,禹晋永透露说:“我们是开发和资本结合。资产权益化—资本化—市场化,最后增加了资产。对项目的不断投资,对市场增加权益。我们和国际金融对接,受益反作用于资产。‘国美置业’是一家资本运营商,它所要求的回报不仅仅是买房子,更期望在资本市场上成倍增值后的交易。”
禹晋永还曾向媒体透露,公司的投行部正在积极运作上市事宜,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新加坡、美国纳斯达克方面接触,商谈明年上市的事情,最大的可能是选择三地同时上市。此外,公司在香港方面正筹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计划用资本市场来融资。
但仅仅几个月后,即2005年9月15日,禹晋永辞职。据媒体报道,黄光裕免去禹晋永的原因是他对外泄露了公司的上市发展计划。不过在2005年5月18日, “国美置业”“科技总部新区核心商务区项目”的新闻发布会现场,黄光裕也表示过:“国美系”的地产业务“努力争取”在明年上市。但并未透露具体哪部分地产业务。在禹晋永辞职后,黄光裕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集团将地产业务打包上市的思路不会变,只是没有确切的时间表。
与“国美置业”一样,“鹏润电器”也是2005年黄光裕新成立的公司。据北京市工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鹏润电器”成立于2005年4月13日,法人代表黄光裕,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国美电器有限公司”货币出资8000万元,持有80%股权;天津国美物流有限公司货币出资2000万元,持有20%股权。据媒体报道,国美内部高层透露,“鹏润电器”业态与“国美电器”一样,也为家电连锁,而首家“鹏润电器”很有可能在沈阳成立。该高层表示,黄光裕成立“鹏润电器”的目的,是希望未来将“鹏润电器”在美国上市。从电器零售经营的角度看,“国美电器”扩张的空间很大,“鹏润电器”成立的必要性不大,但这个公司的成立可以带来美国上市的资本运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