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人明明不如我,为什么他高升了我却还原地不动呢?”入公司两年的李先生在公司中做销售工作,业绩非常出色。然而在他从工作的激情中醒悟过来时,发现和自己同期进公司的同事都已纷纷升迁,而自己却仍旧在做基层工作时,发出了这样的疑惑。
职场的迷局总是那么扑朔迷离,而相同的疑惑也总是层出不穷。职场管理中有句话叫:宁用庸才,不用人才。或许这句话能够解答李先生的疑惑。
旗帜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杨守斌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宁用庸才,不用人才”这个观点应该放在具体环境下来探讨。但是不管在哪种环境之下,这种观点的应用都会给员工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杨守斌表示,“宁用庸才,不用人才”的观点,最早应该是出自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个产业之中,员工从事的是大量的重复工作,个体的主观性需要降到最低才能更好地进行管理。而用人的特点也是要求令行禁止以及服从组织安排。但是之后被一些企业管理者当作了管理企业避免变动的良方,这句话的内涵就改变了。此外,就具体环境,本报记者还存在疑惑,在采访某县级城市的一些事业单位的过程中,其中一位李姓出纳表示这句话可信,而且非常属实。
北京猎奇人力的罗兵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则说的比较直接,“一方面有些招聘企业的老总是不喜欢太过于精明的人才。因为他们认为这种人才不踏实,不好驾驭。另一方面或许企业在用人问题上受过伤害,可能辛苦培养的人才转眼跳了槽。于是就不想再用人才,只培养听话的人。”然而在快节奏的大城市,特别是一些跨国外企,这种现象并不普遍。有人从心理学角度上认为,要么管理者对自己有绝对信心,处于绝对领导地位,要么管理者时时处在防范状态。
同时,杨守斌也表示,虽然这种观点在大部分的企业管理层中存在,但是这种用人观念的影响仍有好坏两面性。当然,最直接的影响会导致形成人才流失,也会使公司发展受到不良影响。因为畏惧人才流动而“弃才用庸”会导致恶性循环。
杨守斌说,“企业的‘企’就是因人而成,如果没有人才,那么就变成了‘止’,企业的发展也会停止不前。现在的企业不再是简单劳动的重复,而更是创意的爆炸。没有好的人才,企业必定会被市场淘汰。”
罗兵也认同这一人才应该是懂得与管理者相处的人才。他认为未来的企业比拼的就是人才,而且是充满激情、活力与创意的人才。如果单纯是为了巩固自身地位、维护管理秩序而扼杀这些有个性的人才、采用庸才的话,只能得不偿失,让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硬伤。
杨守斌最后对企业管理提出了几项建议,他认为企业间人才流动是很正常的,除去人才本身追求自身价值的体现之外,企业也要找下自身的原因为何不能留住人才。“只有建立完整的人力资源‘选’‘育’‘留’‘用’的机制,才能将企业发展壮大。以‘庸’代‘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