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富士康跳楼事件成为接二连三的新闻头条,当中国南方的“民工荒”愈演愈烈避无可避时,劳动力管理话题就已不再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无奈和焦灼。人口红利时代正在渐渐地淡去,“劳动力成本上升”将波及中国这个世界级“制造工厂”的未来。 “中国的剩余劳动力已经从2007 年的1.2 亿下降到今天的2500 万;到2015 年,中国将不再有剩余劳动力。”克罗诺思(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Kronos)大中国区代理总经理麦大伟十分关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今天,所有沿海地区都存在劳动力短缺现象。摩根士丹利预言,制造业工资制未来五年将翻番。”作为全球劳动力管理的领导厂商,世界500 强企业中约370 家企业都在使用Kronos 的产品。 “去年广东就有数万个工厂倒闭,很大程度上因为工资上升已经侵蚀掉企业原本可获得的微薄利润”。员工流失率同样是让老板头疼的问题。“在中国,员工的流失率还是非常高的,基本上每年员工平均流失率在5% ~ 20%,像富士康这样的企业,每个月需要补充2000 名员工才能应付它的流失率。”麦大伟引用经济学家的分析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剩余劳动力消失,催生工资上涨、消费和通货膨胀)。 降低劳动力成本就要缩减员工薪水吗?Kronos 给出的答案是“通过智能信息化手段提高劳动力生产率来平衡成本上升压力”。
![克罗诺思:劳动力管理的调度员](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014697673670.jpeg)
对于企业来说,提高生产力的途径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到人的效能提升上。Kronos 系统可以通过智能化终端采集到劳动者的时间,为每位员工设置精细化的“时间帐户”,按照业务需求波动来优化排班,提高员工利用率,还可以通过实时查看员工可用性、绩效和质量三方面的互相影响,深入分析和发现提高劳动力生产率、控制人工成本的每一个机会。 在谈到平衡员工工作和生活需要时,麦大伟先生分享了两个方面的建议。首先,企业应该建立更加人性化和双向沟通信息平台,借助Kronos 软件平台,可以将员工的个人时间偏好、生活需要以及岗位时间限制等信息记录在系统中。当经理们排班时,可以随时查看到员工的个人资料;其次,Kronos 独有的终端机很像一个ATM 机式的自助服务机,员工可以通过该设备实时查看自己的休假余额、班次安排、工时累计甚至工资,并且可以自助提交班次变更申请。 据第三方机构IDC 的数据统计,企业使用Kronos 系统平均节省薪资2.5%。“因为它把你手工管理的方式变成了一个自动化的流程。”麦大伟举例说,新加坡一家连锁美食店,以前每天需要20 个人计算员工的工作时间,但自从采用了Kronos 管理系统后,只需一个人就可完成过去20 个人的工作量,并且将员工工时精确计算到实时。 借助劳动力信息化系统,可以更好地优化排班和管理班次,避免不必要的加班,提升员工满意度,同时也可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延长工时带来的健康损害和安全事故率上升。对于企业HR 管理者来说,还能将手工方式下复杂的综合工时计算完全自动化,提高运营效率,管理者也因此能够更加关注战略服务而非行政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