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观鲸之旅 中国商人南非观球记



文/黄 波,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南非湖南商会秘书长

当2004年5月15日,FIFA(国际足联)宣布南非取得2010年世界杯举办权、古老的非洲大地将首次举办这项世界瞩目的体育赛事时,整个南非都沸腾了,德高望重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瑞士苏黎世亲历了这一难忘时刻,时任南非总统的姆贝基曾说:“这是南非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黄金时机”。

六年光阴,弹指即过。2010年6月,世界杯来了。 

罢工穿透世界杯

南非,又称“彩虹之国”,据说是因为南非夏季雷阵雨多,经常可以遇见彩虹的缘故。其实不然,南非“彩虹之国”的真正寓意是指南非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多文化、多语言、多宗教,不同肤色人种在一起和平民主、和谐平等聚居的国度,美丽富饶而多姿多彩。这也是1994年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被取消时,南非共和国以曼德拉为首的新任领导人对新南非的期望和祝愿。但“彩虹之国”也反映出南非社会中历史和现状的多元化、复杂性,而这也增加了南非为世界杯动员协调所有资源的难度和深度。

事实上,南非人对世界杯的态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热情,甚至一些举动令人失望和玩味。

绝大部分南非人非常热爱足球运动、热爱世界杯,但他们毕竟是非洲国家,只是一个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南非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际上一直有着不同的说法,“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比较合适南非),他们缺少雄厚的资金、缺少争先恐后的赞助商、缺少一呼百应的志愿者。

在南非,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都可以自己掏钱买国旗买球衣买喇叭买球票,他们通常把上述东西当作最好的礼物在世界杯期间相互赠送,可以邀上亲朋好友或组织公司员工同事一起去酒吧边喝酒边看球,或在家边烤肉喝酒边看球赛。

但如果认为南非人大公无私,那你就错了。事实上,他们个人无法慷慨地为世界杯添砖加瓦、无偿地尽职尽责,相反,他们为世界杯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需要报酬的,即使像世界杯开幕式这种我们认为无比荣光的活动。

而这最典型的当属持续连绵的罢工举动。

早在几年前世界杯场馆开建、道路开始改造起,南非的建筑工人就开始借世界杯之机罢工了,这种罢工潮后来蔓延到南非各行各业包括警察、海关、交通、运输、保安、环卫等,延续到世界杯结束后还在继续。他们都在借世界杯之机要求政府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满足各种各样的条件,这也导致世界杯场馆建设和很多交通要道以及交通设施改造的竣工时间,都在全世界焦虑怀疑的眼光中一拖再拖,直到世界杯开幕式那天才草草收场。但这种竣工并不是令人满意的,位于约翰内斯堡足球城主赛场(Soccer City)外面,直到世界杯结束还是黄土一片,几乎没有绿化;而约翰内斯堡市区通往国际机场的几个主要交通枢纽中的路面都来不及画标志线,他们只能倚靠一些临时的路桩在导向。

有懈可击的安保

在南非,罢工并不意外。每年都会看到许多大大小小的罢工,各行各业,每次都有组织有纪律,几乎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目的不外乎要求加薪。但我没想到的是,世界杯期间南非的安保人员会当着全世界人的面罢工。6月17日,世界杯已经开打了6天了,主办城市之一的开普敦的罢工游行示威者还和警察发生了小规模的冲突。

而这无疑影响到了世界杯的安保工作。原因是安保人员罢工后抽调没有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匆匆上岗,而被外界认为形同虚设。

6月17日晚在观看法国和墨西哥比赛前进场安检时,我一句“撒宝哪”(当地祖鲁语的问候语,相当于国语的“你好”)之后,黑人安检人员问我:“你是南非人?”我说:“是啊。”他笑嘻嘻地就挥手让我进去了,全然没注意我背上装着相机、电脑、衣物而鼓鼓囊囊的背包。

原来这些安保人员都是临时抽调来的,也许根本就没有经过培训,也不懂安检的项目,甚至不懂球迷、记者、工作人员要走不同的通道。

有认识的记者朋友和我说,他们凭记者证就能随意进出不同的球赛场次和球场。也有看过球赛的老乡、朋友回来和我说,安保形同虚设,拥挤的时候球迷一拥而入根本没检查,连大号的保温钢瓶都带进去了。

于是我想,假如那个大号保温钢瓶是一枚炸弹,怎么办?一旦世界杯期间真发生了大的事件,南非怎么办?国际舆论、国际形象,仅旅游业一项就会让南非的经济大受影响。现在看来,幸亏那只是我的杞人忧天而已。

简单实惠的背包客

世界杯期间,约翰内斯堡的机场无疑是最繁忙的,据说吞吐量是平时的5倍。海关和领取行李处全是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记者、球迷,满眼都是各式各样的球衣、五花八门的帽子。机场内的走道由南非国旗颜色铺成,墙上多了许多巨幅世界杯宣传海报,每一幅都透露着浓郁的非洲特色。让我惊讶的是就在取行李处不远的地方竟然还设了一个世界杯特许商品销售处,就一个流动的小摊摆放着T恤、帽子、喇叭、手环、各国旗子等,吸引很多人在选购。南非人真是想得周到,下了飞机就能买到自己中意的纪念品,出了机场就能使劲地做球迷了。机场的各种工作人员也都出奇的热情,手续也办得很快,说实话,这是以往很难遇到的。

出了机场,通常蓝天白云阳光灿烂,大巴车通往市区的R24号路,道路两旁密密麻麻林立的各国旗帜、各种欢迎的标语立刻映入眼帘,5月底才种上的小树都裹上了橘红色的布,在R24号路和N12号路的交界处的空地上还出现了一巨幅的南非国旗,20天前还在施工的各处道路虽然还有些凌乱的痕迹但都已通车……

世界杯期间,我开车所到之处,见到的都是喜气洋洋兴奋不已的南非人,随时可以听到吹喇叭的声音,人们都在排着队购物,电视、广播电台、报纸全都是关于世界杯的报道,车顶、屋顶四处飘扬的旗帜让南非已经变成一个旗帜的海洋……这些场景不用描述都能想象到,毕竟这是4年一次的世界杯。

酒店的涨价在外界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比平时贵了几倍,10平方米,基本上“进了房间就得上床”的小房间,住一天多少钱?在开普敦,一晚的价格竟是1200兰特(1元人民币=1.1兰特)!在世界杯期间,就算这样的房间,能通过网络订到已属不易。

酒店涨价也不能完全怪老板太黑心,原因是,按照FIFA(国际足联)的规定,世界杯举办地的酒店必须加入一个协定――FIFA保证酒店65%以上的入住率,而酒店则必须把收入的35%交纳给FIFA。当然,要给FIFA分成的不仅仅是酒店,哪怕饭店、摊贩同样都要缴纳这笔费用,这必然导致全城物价飞涨。也就是说,南非物价暴涨是国际足联造成的。

但物价的飞涨并不能阻止球迷看球的热情。

世界杯之前我曾回国一次,在回南非的飞机上,我就曾邂逅了几个澳大利亚球迷。他们都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收入不高积蓄也并不多,是第一次来非洲。但他们已经通过网络和朋友预订了最经济的来回机票和澳大利亚队南非世界杯小组赛的三场球票,还有他们南非境内行程的所有巴士票。他们的行程是:在约翰内斯堡坦博国际机场下了飞机之后就转乘巴士到世界杯澳大利亚第一场比赛地德班,接下来就会随澳大利亚转战勒斯滕堡和内尔斯普瑞特,每到一地他们都是住已预订好的自助露营区,然后再看比赛、在当地游玩几天,等澳大利亚小组赛结束,他们就会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然后回家,简单实惠,且经济节约。 

风光的“呜呜祖拉”和遗憾的华商

尽管南非世界杯从一开场就有些无序和喧闹,但南非足球迷最喜爱的助威工具喇叭(“呜呜祖拉”),在此次世界杯上大放异彩而被世人记住。很多人说在电视转播里听到的声音就如成千上万只苍蝇在飞。其实很多没去过现场的人不知道,在现场看球,如果你自己不吹你也会被后排伸在你两只耳朵旁的喇叭吹晕,所以别无选择,大家只有一起吹!

“呜呜祖拉”是南非当地祖鲁语“vhuvhuzela”的译音,这种在中国普通工厂也就几块钱成本的塑料喇叭在南非卖到几十上百兰特,一个普通的荷兰裔白人发明了这种球场上的超级助威工具,而他本人仅在此次世界杯开始前就已成功销售了八十万支。很多当地华商也一而再再而三地从国内补货,甚至空运,可见利润空间之大。这东西小又不占地方,在暴利的驱使下有的华商竟然以手提行李携带的方式8天来回中国义乌和南非约翰内斯堡三次,除掉机票竟然还大赚了一笔。这样的机会恐怕也是千载难逢了。

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稍微热闹一点的红绿灯路口就有三两小贩在兜售一些小的物品,平时也就是些水果、饮料、散装香烟、充电器之类的。但世界杯开始之前几个月,路口的小贩在急剧增加,小贩手上的物品就慢慢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各国国旗、球衣、“呜呜祖拉”喇叭、足球、帽子围巾等和世界杯有关的商品,但多数都是仿冒的,质量虽然有几分相似但价格只有正规特许商品的几分之一甚至只有一个零头,所以还是很受欢迎。

有一种戴在汽车左右后视镜上的国旗套和插在车窗玻璃上的国旗卖得最好,据说国旗套也是此次南非世界杯的一大创意,想想要是我们聪明的同胞早发明这种国旗套,让2008年奥运会中国的车都戴上那将是何等壮观、那将是多大的商机?

我工作的地方正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两处世界杯赛场之间,都是近在咫尺的距离,而我也是个忠实的足球迷,但我只选择看了很少场次的现场比赛。不是舍不得花钱买球票,而是现场看球实在太花时间,比赛才短短90分钟,但开车去赛场、进场离场、开车回家的时间加起来起码要6—7个小时,对于一个身处世界杯的商人来说这时间不是轻易消耗得起的。

像我这样经营中南双边贸易的华商在南非有二十几万,批发商主要集中在约翰内斯堡市西面的几个大型华人批发商城,而零售商则遍布南非大大小小的城市和小镇。世界杯的商机和世界杯有关的商品每个华商都曾憧憬过,但最终担心侵权而让大部分华商选择了放弃。本届世界杯上,中国元素可谓大放异彩,从呜呜祖拉、普天同庆足球到座椅等,但几十万华商居然没有一个人代理销售世界杯的特许销售产品,这也成为了本届世界杯上华商心中永远的遗憾。

虽然华商在特许经营商品上“无所作为”,但常规商品火爆的销售场面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和计划。几乎每个华商都随着世界杯发了一笔横财,这也是我们无法找时间去现场看球的一个主要原因。

东道主出局“后遗症”

南非人对自己球队的支持和希望出线的愿望接近疯狂,南非世界杯A组小组赛最后一场是南非对阵法国,夸张点说那场比赛正在进行时南非是万人空巷,很多人放下手头的工作、停下在驾驶的汽车,就近在能看到电视直播的地方看比赛,路边、商场、餐厅和其他各个公共场所的电视机前到处穿着黄绿南非队队服的当地人。不过,南非最后还是因为净胜球少而被淘汰了。

后来每当和当地人聊起南非队,他们毫不掩饰心中的沮丧失落,但他们都会骄傲地说:这是一届公平的世界杯,即使是东道主,技不如人也只能充当看客,没有幕后操纵、没有裁判照顾、也没有谩骂和抱怨。

但没有了东道主,世界杯的“后遗症”很快就显现了出来。当地人对世界杯的热情、对世界杯的关注度很快就趋于冷淡,世界杯特许商品的销售,当地餐厅、酒吧、零售业的业绩都出现了大幅下滑,各行各业的服务跟着出了些问题。

我见到的最明显的两件事就是南非国旗在南非队被淘汰前卖疯了,南非队被淘汰后商场、华人商城、街道小贩手上的南非国旗几乎都卖不动了,几个销售国旗的朋友愁眉苦脸地对我说,以为南非至少会进入16强,但没想到南非这么不争气,所以不光是仓库的南非国旗没卖完,路上还有,这生意亏大了,之前是抢购断货,现在送人都可能没人要了;再就是南非队BAFANA的黄绿T恤衫,世界杯开始前仿冒的都要200兰特一件,随着南非队战绩不佳的影响,T恤衫价格从200兰特每件一路下跌至南非队出局的50兰特了,听说最后30兰特都没人要了,正规商场里特许授权的最后也都是半价在销售。很多看好南非队的商人据说都还囤积着大量此类服装和其他南非队的球队用品,估计要猴年马月才能卖完。

见证史上最牛的球迷

世界杯上,球迷别出心裁的奇装异服和五花八门助威工具的表演秀,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6月17日晚我在南非林波波省的省会城市波罗瓜尼观看墨西哥对阵法国的比赛,零距离见识了墨西哥球迷的疯狂。

“墨西哥人浪”和墨西哥宽边草帽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这场比赛我又见识了墨西哥球迷使用的一种新的助威工具“响板”。“响板”是全木制的,一个装满弹片的木盒套在一个带齿轮的木柄上,当抓住手柄甩动木盒转动时,每片弹片就会单击齿轮而发出声响,越大的“响板”发出的声音越大。这种“7”字形助威工具显然不便携带,小的居多,但也有体形巨大的,一个墨西哥壮汉用尽全身力气也甩不了多久,所以使用这种助威工具需要接二连三的接力赛。

进场前在赛场外就已见到一个墨西哥球迷在场外表演骑马戏团才有的直径约有两米的独轮车,他的一群好友边和其他国家球迷合影边游说大家支持墨西哥。真不知道这些庞然大物他们是如何带到南非的。

虽然那天天气很冷,但比赛开始后,墨西哥球迷就开始有组织有秩序地根据不同的时机和情况或唱歌或打手势或统一使用工具,有时也会加几个墨西哥人浪,几万人的体育场竟然被他们统治得如此井井有条,连“呜呜祖拉”的声音在这场比赛中都无法称霸,着实让我们这些其他国家的球迷也大受感染、大开眼界,由衷佩服着墨西哥球迷文化的深厚,不由自主地就跟着他们一起热血沸腾、又唱又跳。

我再想说说敖,一个来自深圳的成功老板,被我誉为是深圳最牛的球迷。

在约翰内斯堡见到来自深圳的、斯斯文文的敖的时候,我真不知道他的一点故事,纯粹是我的一个同学、也是他的合作伙伴的介绍,让我在约堡协助一下他的看球活动。

其实和他见面的时候,他已只剩了两天鸡肋似地时间在南非漫无目的地随意看看了,他根本不需要我的协助。和他一起的还有他的妻子和一个朋友,我们在一个西餐厅边吃边聊。

我之所以说他是深圳最牛的球迷是因为他已经追随世界杯的脚步3届,韩日、德国、南非。

每到世界杯他就会给自己休假时间,然后不做任何准备,买张机票就到了世界杯,然后在当地开始以挑战自我的方式、在签证到期的时间内花最少的钱、尽可能多地观看世界杯的比赛,空余时间当地游玩。这就是他观看每届世界杯的方式和理念。

他们到约翰内斯堡下了飞机后并没有停留,先是乘搭出租车到一个当地人家里取了一台他朋友存放了一年多的老本田车,他说那车居然还能打着。之后他们买了一本南非地图就开始了他们的南非世界杯之旅。

他们先是直奔1400多公里以外的开普敦,在绿点球场蹲守几个小时后在“黄牛”手上成功买到票看了第一场比赛;之后他们就驱车900公里到了伊丽莎白港的纳尔逊8226;曼德拉海湾球场,又在那里以同样的方式看了第二场比赛;再从伊丽莎白港驱车900公里到了南非的港口城市德班;在德班大球场看了一场比赛之后再驱车600公里回到约翰内斯堡,在约翰内斯堡看了两场比赛后才和我联系的。

短短一周时间他们三人轮流开车,驱车近4000公里,成功观球五场,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五场比赛中有两场他们是熬到比赛开始了,“黄牛”手上的票眼看就要作废了,他们以票面半价的价格买下来进入球场的。

我们坐着聊天的时候,实际上他们已经准备结束南非之行了,除了兴奋,我已丝毫看不出他的疲惫。对于三个第一次来到南非的深圳人来说,完成这样一次观球旅程简直是个奇迹,说实话我当时肃然起敬。

唐人街的临时出租车司机

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唐人街”,其实只是一条几百米长的毫不起眼的小街,街名西罗町。因为在这附近居住、生活的华人越来越多,慢慢就形成了所谓的“唐人街”,也集中了很多华人经营的餐厅、国货超市、旅馆、网吧、理发店、旅行社、侨团办公点等等。

大部分因世界杯来南非的华人都因支付了于平时几倍的住宿费、导游费而住进了当地高档的酒店和旅馆,但也有一部分来了以后才知道即使花了高价也被旅行社忽悠了,最后只能被安排到唐人街一些华人旅馆甚至华人家中临时居住。不光是没车出入不方便,甚至有苛刻的同胞房东连洗衣机都不让客人用,更不用说自助做饭了。再加上住在其他地方但吃不惯西餐的同胞总也要隔三差五地来西罗町吃顿中餐,所以世界杯期间西罗町唐人街呼啦啦就这样被突如其来的大群华人给挤满了。

世界杯期间,西罗町附近有的路上随时可以看到背着包三五成群结伴走路的华人,基本上都是临时住在唐人街附近的记者和游客,对于治安不好的南非来说,世界杯以外的时间是几乎没有华人敢这么走路的。唐人街的餐馆和小吃店也是从早餐到中餐再到晚餐宵夜一直是忙的,有时要是遇到大群好奇的外国球迷来到西罗町的中餐馆品尝中国菜购买中国食品[5.96 0.51%],餐厅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很多老板都是经常一边数钱一边和旁人抱怨没球看,这倒是事实,要么认真赚钱要么好好看球。

南非华人很少用出租车,因为南非的出租车很少还很贵,用之前需要提前很久预约。这次世界杯开始后,很多从国内来的没有做过“功课”的记者和球迷下了飞机,都傻眼了,怎么办呢?尤其是记者,需要到现场采访、到驻地采访、到训练场地采访、个人还有吃喝拉撒的事要办,在南非没车就等于没脚啊,按当地习惯预约不是我们华人办事的风格,再说等那慢腾腾的黑人出租车来了,黄花菜都凉了。

这个时候,一些车空闲人也空闲的当地华人就临时客串起了出租车司机的角色,双方一拍即合,价格也灵活,大约是三十公里以内跑一趟200兰特,包车一天是1000—1200兰特。对于记者和球迷来说,司机兼向导都有了,几个人租一台车,既没有语言障碍又不担心安全问题,而且相对专业的旅行社安排的昂贵的专业导游钱也省了一半左右。世界杯客串一下出租车司机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也是华人社区临时的产物的一种,合不合法也许就不得而知。

我认识的一个真正专门在西罗町唐人街华人圈里跑出租的司机,早就幸运地被中央电视台报道组聘请去给他们开车了,40天的报酬不用说了,相当丰厚,最让我羡慕的是他也办了个工作证,和央视报道组一起看了十几场现场比赛。

 南非观鲸之旅 中国商人南非观球记
不知去向的球票

世界杯期间不少朋友问过我同一个问题:世界杯的球票好买吗?多少钱一张?其实说来惭愧,我的球票都是我弟弟帮我准备的,也都是他2009年就已在网上订好的,票面价格分别是800兰特和1400兰特,中等位置。等到我觉得可以确定时间和场次去看的时候、等到身边和国内的朋友需要我去买票的时候,南非世界杯组委会指定的几个地方都只剩下一些约翰内斯堡以外、场次和座次都不好的票了,再犹豫几天,剩下的那些票也都没有了,也就是说正常渠道能买的票都没了。

但世界杯有很多比赛都还有空的座位,其实还是有很多票浪费了。据我所知,组委会把一些位置好的票放在海外销售,当这部分球票无法全部销售出去时,他们会返回到南非本地市场,但短促的时间和高昂的票价不是当地人随意能接受的。

运气好的话可以在一些旅行社包括华人旅行社买到一些退票,也可以在每场球赛开始前在体育场的临时售票点去看看有没有剩下的票,而有的重要比赛的票则是连球场外的“黄牛党”手上都没有的,即便有也是天价:据说一张普通的决赛票最后被炒到了4000多美金。

中国元素

在球场内,有一个南非朋友问我:“英利是做什么的?”实在地说,我也不清楚。这位南非朋友把英利当成了一个超级大企业,他惊讶地说,为什么你连自己国家这样的企业都不知道?

世界杯赛场外中国的痕迹是无处不在。从本次世界杯场馆的建筑材料、座椅板凳、电视音响,到开幕式上的烟花、到场上的球员球衣、名曰“普天同庆”的比赛用球、裁判的哨子旗子,再到球迷手中的国旗、“呜呜祖拉”(球迷吹的塑料喇叭)、帽子围巾……哪一样不是“中国制造”?再加上两家中国赞助商贯穿比赛现场一个月的广告,中国俨然已成为此次世界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也成为几大赢家之一。

而南非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也大多来自于中国。在南非做生意多年,我也深知南非的冬季生意是要靠天气吃饭的,天气不冷,当地人不会买货,天气冷则会抢购。

世界杯,给南非带来了无限商机的同时也刺激了南非的消费,而天气,竟然也配合得如此地贴切。世界杯期间约翰内斯堡夜晚的温度最冷曾经到了零下5℃,水都结冰了。很多人措手不及,不要说国旗、喇叭、贴纸和其它球迷用品,就是毛毯、围巾、帽子、手套这些起码的御寒用品都卖疯了,这些大多数都来自中国,通常可见街头小贩和球迷在中国批发商城里挨家挨户问有没有货卖。一种既可御寒又可以抵挡“呜呜祖拉”声音的普通耳罩在中国的工厂就一两元钱,但在球场已卖到几十南特,并且还还一抢而空。

后记 

怎样去定义和评价南非世界杯呢?或许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哪怕是不同国家的球迷和记者也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但世界杯超过320万人次的现场观众人数排名世界杯历史第三就已说明南非是个很受欢迎的国家。

国内对南非最直观的认识可能就是南非钻石、南非鲍鱼、南非的克鲁格国家公园、开普敦的好望角、太阳城黄金城的赌场,殊不知南非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去认识去探知的好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南非世界杯促进了这个国家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与世界的交流。我看到的最明显的就是很多原来只喜欢橄榄球和板球的南非白人,在这次世界杯后也改变了偏见,转而爱上了足球。

平心而论,虽然这次世界杯说不上精彩和完美,但随着冠亚军决赛结束、各种奖项颁发、92岁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出席闭幕式后已圆满成功了。尽管准备工作看似不充分、组织工作不尽如人意,开闭幕式有些简单、裁判争议非常大、电视转播有些粗糙,但请记住:这是世界杯第一次在非洲大陆举办,这是世界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而南非是一个自由的国度,有着不同的体制,不同的观念,不同的种族、不一样的人民。南非人就是这样自由清闲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单纯得不会相信世界杯会有什么人来捣乱。这就是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区别,我们不要用衡量发达国家、衡量中国的眼光来看待南非,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像中国一样倾国力来举办一届奥运会、一届世博会,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把世界级的活动举办得如此奢华绚丽,也不是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能把国家荣誉上升到不计一切个人利益的高度。南非没有打肿自己的脸来充胖子,他们只是办了一届他们心目当中的世界杯。所以希望那些对南非世界杯怀有成见的人多一些宽容,毕竟体育本身无国界,体育精神最基本的一点就是:重在参与。

多一些理解 多一些宽容

链接:

◆中国英利

参与形式:世界杯赞助商

投入费用:赞助2亿元人民币,部分款项由场馆和训练场地建设的太阳能工程冲抵

◆哈尔滨啤酒

参与形式:世界杯赞助商

投入费用:约为1亿美元 (系百威啤酒旗下品牌,被纳入其整体推广中)

◆浙江大丰

参与形式:场馆座椅供应商

主要痕迹:在南非纳尔逊8226;曼德拉湾球场,整整5万个座椅上都打着“中国大丰”的LOGO。

承包了此次世界杯部分训练场、新闻中心的座椅制造,总合同金额超过1700万元。”

◆其他 

浙江宁海西店盈吉塑料文具厂和广东广达玩具厂生产的“呜呜祖拉”

江苏富士迈半导体精密有限公司出租的50个大屏幕

格力电器[14.27 -3.45%]提供的球场暖气

浙江杭州陌上花电脑针织有限公司生产的围巾

亚旭塑胶生产的普天同庆足球

广西桂林乳胶厂为南非卫生部提供了6000万个安全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8092.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古代商人秘而不宣的经商之道 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

中国古代商人秘而不宣的经商十诀中国人经商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商业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商业活动中逐渐培育出中国商人"秘而不宣"的经营谋略,归纳起来为"经商十诀"。一、知地取胜,择地生财兵法云:"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

冒险漫推荐--牙之旅商人 牙之旅商人 漫画下载

《牙之旅商人》几百年前,高度发达的文明世界灭亡了,剩下的人类苟延残喘的活着。他们不仅要面对恶劣的环境,还有其他一些灾难,比如神出鬼没的吃人怪物,会吞噬人类村庄的黑森林......还有人为的灾难,强盗、土匪、战争,不断地吞噬剩下人的生命

BBC 发现中国:美食之旅视频专辑

59:023.BBC发现中国:美食之旅云南篇发布时间:2013-2-17仅搜优酷结果59:064.BBC发现中国:美食之旅广东篇发布时间:2013-2-17仅搜优酷结果58:56BBC发现中国:美食之旅【成都篇】!发布时间:2012-10-19仅

2014夏至日,中国最北漠河追寻极光之旅 漠河北极光

【驴友召集令】2014夏至日,中国最北漠河追寻极光之旅20孙慧萍2014-05-25 16:41分享楼主“北极很远,漠河很近”,2014夏至日,中国最北漠河追寻北极光标签:中国最北、北极光、大兴安岭、白桦林、黑龙江、胭脂沟、龙江第一湾、乌苏里浅滩、中

声明:《南非观鲸之旅 中国商人南非观球记》为网友知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