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新科状元”威廉姆森先生将于近期访华,并将在北京、成都、深圳三地进行演讲,他的“企业边界”理论在中国随着其访华日期的临近而逐渐升温。
昨日(6月22日)下午,在北京搜狐网络大厦12层的直播间内,三位嘉宾——《每日经济新闻》副总编孙铭、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梅新育博士、交大EMBA·北京夸克创动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璐阳就威廉姆森理论的本土化路径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企业边界理论
要想探讨威廉姆森的理论对中国的价值,首先就要厘清威廉姆森本人和他的“企业边界”理论。威廉姆森教授生于1932年,作为重新发现科斯定理的人,他的研究使制度经济学成为现代经济学异军突起的一派。
对于“企业边界”理论,梅新育解释为企业在交易中产生交易费用会因企业的横向和纵向扩张大大降低,但与此同时,管理费用也会增加,管理费用超出交易费用的那个点,就是企业发展的临界点。威廉姆森的理论研究,是在探讨这个临界点在哪里。梅新育认为,威廉姆森的“企业边界”理论作为一个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分析工具,推动了企业理论的长足进步。
由于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引,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成长一直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水深水浅都要靠实践者自己摸索,而西方经济学正以其计量分析的长处来为我所用。
“在中国经济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我觉得威廉姆森的理论的意义在于,我们如何在公司治理方面有一个可以度量的,可以不是凭感觉来改进的分析工具,而他的理论目前在中国广泛传播可以说是正逢其时。”孙铭说。
李璐阳则从国内企业急需整合的现实角度,分析了该理论的实用性。李璐阳表示,中国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已经有很多的商业领域出现了需要去整合的机会,需要去通过并购才能实现收益增加。在这方面既有如家快捷酒店等可以通过迅速同质化来进行整合的案例,也有像中移动这样通过行政命令来整合的例子。
在中国是否水土不服
威廉姆森通过“企业边界”理论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企业通过并购和整合能够带来价值的提升,无论是运营的效率,还是企业带来利润总体的增加,但这个结论好像在中国并没有得到证实。李璐阳表示,在中国并购成功的案例非常少。为什么海外并购成功率是比较高的,在中国成功率却这么低?而垄断这个问题在中国也好像是一个伪问题。
“威廉姆森先生的企业边界理论在中国有用吗?”一位与会观众的提问更是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点。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的很多观点一再在中国被证伪,而威廉姆森的经济学理论在中国又价值几何呢?
在专家们看来,经济学的理论应该更多被当作分析工具使用而非生硬地作为具体的结论。
孙铭表示,每一个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都有它存在的假设条件,威廉姆森的理论也一样,他的理论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其为企业提供一个分析问题的框架和思路。
“比如我们企业面临并购的问题,无论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并购,它给我们企业决策者提供一种参考,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我们的交易费用跟我们的收益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这个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企业的行为。”孙铭说。
梅新育表示,从交易费用上讲,不同规模的市场、不同层级的市场都是不一样的,其差别会非常大。中国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内部有高度一体化的国内市场,企业在发展到相当大规模之前,增加的管理费用,与欧洲市场相比,增量更加平缓,因此在一个规模巨大的国家和市场,企业的边界、企业的规模肯定也会是越大的。
“中国在几十年里将西方一百年的发展集中完成了,那么可能在未来五到十年的时间里就可以看到更优秀、更大规模的企业出现。”梅新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