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福布斯》杂志新一期富豪榜的世界首富、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拒绝响应美国巨富号召,不愿为慈善事业捐出半数财产。 美国40名亿万富翁先前公开承诺,响应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股神"沃伦·巴菲特号召,捐出至少一半身家用于慈善事业。 墨西哥《每日报》6日报道,正在波多黎各参加会议的斯利姆接受采访时说,捐出半数财产是"荒谬"行为。"这些钱必须用于向重要的社会工程放贷,必须由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人支配,"斯利姆说,"没人能肯定这些钱会被合理使用。" 《福布斯》公布的数据显示,斯利姆身家535亿美元,位居富豪榜首位。盖茨和巴菲特分列第二和第三。 传记作家何塞·马丁内斯在《外界所不知的卡洛斯·斯利姆》一书中,向世人展示这名大富豪节俭朴素的一面。与一般富豪不同,斯利姆没有私人飞机,不喜欢奢侈品,生活日常开销全部从自己2.4万美元月薪中支出。
个人非常同意这个墨西哥佬的说法。以前,准确地说一两年前,我还曾有打算在去世前把多数财产捐献,不过这两年的一些事情,让我感觉中国的很多事情,包括捐款,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大不相同。盲目捐款是非常愚蠢和悲哀的。
中国的不少富人是有原罪的,但不能一棒子把所有的富人都打死。另外有些富人的一些不法行为,并非完全的本意。比如有些人原来是一些国有企业的厂长,并没有将厂子据为己有的打算,但是有关官员要求这些人收购这些工厂,把一些老员工买断工龄,把包袱甩给国家社保系统,于是这些人富了。另外有些富人的行贿,并不是自己下贱一定要行贿,是有官员在索贿。中国大量的有原则的富人,因为不想同流合污,结果进了监狱。比如河北的孙大午。
不管中国的富人有百分之几十几的人有原罪,却培养了仇富的环境。于是一旦有人想捐出巨款,就会有人象碎嘴婆一样(我不是特指叶檀),质问这些钱是从哪来的,捐款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动机。让一些没有捐一分钱的富人心里觉得非常好笑。这就是中国的环境。
不可否认,中国还有一个“逼捐”的环境。很多单位的捐款,其实就是被逼的,是在潜规则下捐款。甚至到了这样的地步:一把手捐1000,二把手捐800,普通员工最少,似乎成为职位高低的象征。王石在2008年关于地震捐款说了一句实话,就搞了个灰头土脸。(这是当时就此事我写的《王石与窦娥谁更冤?》 )其实中国人是不捐款的。美国人把年收入的3%用于捐献。中国人达到这个水平的,应该不到万分之一。我也没达到,也根本没有这个习惯。
不能埋怨不愿捐款的中国人。捐款自愿,这是前提,不能指责任何不愿捐款或捐款少的人。更何况,中国的一些捐款,还不知被用到什么地方去了。四川地震中没有倒掉的刘汉希望小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只有亲自监督善款的去向,才能保证落实到捐款人希望的地方。就算给希望工程的捐款落实到位了,又怎么样?近十年来,大量的希望小学被废弃,因为中国的人口拐点到了,从1987-2004年,中国每年的新生人口降了1000万。当年有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再说这个希望工程,曾看到一个文章,说国家审计署对其进行过审计,结果没敢公布审计结果。说到这里,想起去年的一个事情。我找到春蕾计划(专门捐助女童上学的一个慈善项目)的网站,通过在线支付捐了500元,要求给我寄一个回执,结果根本没有寄过来。再在网上搜索一下捐献人,根本搜不到我的名字。我甚至怀疑是不是这个网站是假冒的。
就很多捐款而言,其实本身就是中国的悲哀。以希望工程为例,为什么那么多人模狗样的人公款出国旅游、买进口高极轿车,却没有钱搞教育?这是我几年前写的一个关于中国希望工程的文章:
《希望工程是中国的一大耻辱》
有一个很愚蠢的说法:留下大量钱财死去是可耻的。也不知是哪个满脑只有豆浆的人杜撰的这句话。如果这样的说法有道理,那么欠下大量债务而死去的人就是光荣的。
以下转贴一个叫丛飞的人的故事。他是辽宁人,捐款近300万以上,给100多个贫困学生上学,最后得胃癌而死。这是部分接受捐助人的表现:
受助者李某:被人知道会没面子
受丛飞资助的李某大学毕业已经工作了,毕业后与丛飞没有任何联系,只是有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不小心”说出了受丛飞资助上大学的事实。几天后,他从网上看到记者写的文章中提到了自己的名字,很不高兴,感到没面子,要求丛飞想办法删去文章中他的名字。丛飞的朋友林燕打通了李某的电话“我很平静地问他为什么要删去名字,他说他现在是大学老师,这事让学生知道了会很没面子。我说贫困受助是你一生中的重大机遇,再说贫困又不是罪恶,学生知道了还能怎么想?他说我就是不想让学生知道我过去的状况。我问,受助是耻辱吗?他说,我没说是耻辱,但我希望永远不再提起这段往事。”听到这里,林燕气不打一处来,“当天晚上,我一整夜没有睡着,第二天见到丛飞,他告诉我,他也失眠了一夜。”林燕说:“现在,喜欢上网的李某一定从网上看到了关于丛飞的报道,但至今连一声问候都没有!”说这话的时候,林燕一脸怆然。 受助者小A: 他帮我是另有所图 受助者小A,大学毕业前夕,她还与丛飞保持联系,丛飞一直通过电话对她进行辅导,并在她即将大学毕业时为她找工作,但后来,只是丛飞为她找的-爱华网-学校音乐教师的岗位她不满意,才失去联系。记者得到小A的电话后与小A有一次通话,下面是对话的主要内容: “我只是想问一下你是否记得自己接受过丛飞的资助?”“我是接受过他的资助,当然记得,当时丛飞同意帮助我也是出于一种自愿,他有他的想法,我从来没有强迫过他。” “他资助你时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至于有什么样的想法,我也说不太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任何人做事情都是有所图的,至于他图什么,我不说你也应该能猜到。” “我猜不到,你猜到了吗?”|!---page split---| “我没时间去猜别人的想法。但你作为一名记者今天来给我打电话,核实丛飞是否资助我读了大学,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的想法吗?” “他胃出血了,医生说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可他现在陷入了没钱治病的困境,你想没想过应该向他伸出援手?” “向他伸援手?怎么伸呢?给他治病?可我现在每月不过三四千元钱,还没这个能力。再说,他也从来没向我提过这个要求。” “你无力帮助他,可也应该去看看他,让他知道你还没有忘记他呀。” “我太忙了,没有时间。” 一受助学生家长: 何时病好出来挣钱 丛飞住院后,许多受助学生的爱长打来电话“要钱”,有些没有及时收到学费的家长们对丛飞产生了怀疑,认为他反悔自己先前的承诺了。但在知道丛飞生病住院后,许多家长都非常理解,劝丛飞安心养病,他们再想办法解决孩子的学费,有的甚至希望来深圳看望丛飞,但都被丛飞拒绝。 丛飞住院后,手机放在林燕处,林燕接到这类电话最多,感慨也最多。 有一天,林燕刚打开丛飞的手机,一个催款电话打了进来:“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正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你这不是坑人吗?” 林燕急忙解释:“丛飞病了,已经几个月不能演出了,现在暂时没钱给孩子们交学费,等他身体好了一定想办法寄钱过去。”对方听罢,半信半疑地盘问起来:“他得的是什么病啊?”林燕告诉对方是胃的问题,可能比较严重,对方听了,问:“那你问问他什么时候治aihuau.com好病出来挣钱啊?” 受助者阿珍: 能否帮我买个MD 丛飞过去曾和林燕说起一个叫阿珍的女孩。 1998年,丛飞到山东演出时,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阿珍在演出结束时找到丛飞想拜师。面对这个陌生的女孩,丛飞拒绝说,他不收女学生。阿珍临走时要去了他的电话,说以后有问题时向他请教。但此后很长时间,这个女孩一直没有和他联系过。 两年后的一天,丛飞忽然接到了阿珍的求助电话:“丛老师,听说您是个有爱心的慈善家,资助很多贫困学生读书。现在我也遇到了经济上的困难,搞不好也有失学的危险,您能不能资助我一些生活费?”丛飞二话没说,很快就给她寄去了2000元钱。此后,每学期开学前后,丛飞总是接到阿珍要求帮助的电话,丛飞也总是有求必应。 大学三年级时,阿珍的要求开始升级了,不但要生活费,还要课外补习费以及高档物品。有一次,她这样给丛飞打电话说:“我们班的同学都用上了MD听音乐,对我们的学习有帮助,可我的父母买不起,您能否也给我买一个?”丛飞到天虹商场花2800元买了一台MD,给阿珍邮去。不久,丛飞收到一条短信:“MD已收到。” 大学毕业后,阿珍也当上歌手挣钱了,再也没有与丛飞联系过。不久前,林燕将丛飞住院的情况电话告诉阿珍,阿珍听罢,回答非常流畅:“请转达我的问候,让他安心养病。”从此,丛飞再也没有阿珍的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