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不会改变 “保时捷不会改变源于赛道的DNA”



 □ 记者 吴丽

  自2007年10月出任豪华车厂商保时捷中国区掌门人以来,柏涵慕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方面,要拯救危机四伏的中国市场,力保销量的同时甩开竞争对手;另一方面,要在前任卓著的战绩下写下继往开来的篇章。

  “来中国之前我已经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在我离开中国时,中国要成为保时捷的第二大单一海外市场。”他对《商务周刊》说。

  现在来看,这个目标已经不再遥远了。

  2009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9%,全年销量达9090辆,创下历史新高,与保时捷在全球市场的萎靡形成鲜明对比。“今年中国将成为保时捷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柏涵慕将自己原定于2012年完成的任务,提前到今年完成。他预测,保时捷今年在中国销量将轻松突破1万辆。

  柏涵慕很少待在办公室里,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出差视察全国各地的经销店。54岁的他在国际汽车行业拥有超过26年的工作经验,精通德语、英语和法语,喜欢微笑,和大多数典型的新锐德国经理人一样,言谈谦和而严谨。

  《商务周刊》:汽车业现在的商业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保时捷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是如何适应变化的?

  柏涵慕:首先,保时捷是一个非常尊重客户的公司,顾客的需要永远摆在第一位。保时捷在这么善变的商业环境下生存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时时关注所有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发展变化。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全球,保时捷都是一个很小的公司。在全球,我们大概只有12000多名员工,这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是一个很少的数字。不过小的团队有小的好处,大的公司很难进行一些变化,而我们可以根据商业环境的变化随时做出自身的改变。

  《商务周刊》:截止到4月30日的9个月内,保时捷连续9个月亏损,原因是否和大众联姻后成本增加有关?

  柏涵慕:需要澄清一下,是保时捷的母公司保时捷股份有限公司遭受了亏损,这个的确和大众联姻有关。但是从保时捷德国来说,目前仍然是汽车制造商中利润率最高的公司。和大众的合作,我们觉得是非常成功的,因为我们用到大众很多的后台资源,尤其是研发团队,毕竟大众单是研发团队来讲就已经超过了保时捷德国所有的员工数字。

  《商务周刊》:相比于其他豪华车厂商,保时捷的差异化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哪里?

  柏涵慕:保时捷首先源于赛道,赛车运动是保时捷的精神所在。它的每一款车型,既可以做赛车,也可以在公路上行驶。将赛车和公路车型的结合,是我们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把制造赛车的技术运用到量产车上,并经常测试我们的技术,然后再服务于所有的车型。

  在经济危机爆发后,很多厂商都宣布退出赛车运动,比如本田曾退出了F1赛事,铃木和斯巴鲁退出2009年度世界拉力锦标赛,三菱退出达喀尔拉力赛等等。但是保时捷不会迫于严峻的经济形势,放弃对赛车运动的赞助。

  《商务周刊》:您如何看待中国豪华车的前景?

  柏涵慕:中国民用车的增长非常的快,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一。所以今后民用车的市场,中国肯定是稳居头把交易。而作为豪华车这个细分市场,整个增长率是否会像民用车一样高,这是不确定的,不过依然会呈现增长的趋势。我们很幸运可以参与到这个越做越大的蛋糕中去,而且对未来我们也充满信心。相当多的一部分民用车的客户正在不断升级,所以保时捷在中国的明天是很美好的。

  在中国市场,今年我们的重点是新旧Cayenne(卡宴)的交替,推出新的Cayenne。从目前客户的反映来看,新一代已经超过上一代。2009年,中国保时捷Cayenne的销量占保时捷总销量的80%以上,远超德国本土同车型的销售数字,跃居为全球第一大卡宴市场。2010年,Cayenne在华销售计划达到9000辆。

  《商务周刊》:现在各大豪华车品牌开始更多考虑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这方面保时捷有哪些独到之处?

  柏涵慕:首先,我们非常尊重中国的法律法规,比如中国对汽油排放有明确的规定,于是我们就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了反应。我们将会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新款Cayenne入门级车型,其中就针对中国市场设计了一款Cayenne 3.0排放的车型。这个特殊的例子也只有中国才有。

  另外,我们的研发团体有一部分人常驻中国,在研发的过程中将会参考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对客户要求也是非常开放的,如果说有相当多的客户提出某种要求的话,我们会对设计部门甚至研发部门提出相应的要求。比如一些客户会提出他们需要更豪华的内饰,于是我们内饰方面做了调整,还有客户提出空间能否更大一些,于是我们整个轴距也增加了,前后还可以移动。消费者有两个渠道来反馈,一个是通过保时捷的经销商反馈意见;另外我们会定期做市场调查,看一下市场对我们的希望和想法如何,然后保时捷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我们发觉在中国,很多汽车厂商给到顾客手中的都是一个固定的配置,保时捷不是这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确定颜色、配选不同的配置等,这就是我们的个性化服务。

  《商务周刊》:您刚提到保时捷在排放上也在适应市场的需求,不过有种观点认为大排量跑车和节能环保很矛盾,低碳环保的大趋势似乎正在成为制约跑车企业发展的阻力。

  柏涵慕:其实并不矛盾,关键是要找到一条自我解困的道路。新能源方面,我们有混合动力的研究,目前有三款代表的车型。第一款是我们的Cayenne S Hybrid,它是保时捷目前唯一投入量产,今年年底有望在中国上市的一款混合动力车型。第二款是911 GT3 R Hybrid,这款混合动力车刚参加完纽博格林赛道上的测试,也有望在今年被带入中国。另外一款是代表未来技术的918 Spyder,我们也希望这款车可以尽快量产。

  大家都知道保时捷是以运动跑车著名的,让保时捷气质和节能环保两者兼备,确实是一个挑战,尤其是技术上。不过保时捷会一直探索下去,与此同时,保时捷的DNA——源于赛道的这种精神是不会改变的。所以,我们会寻求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一个完美的结合点。而这也是我们保时捷的明天。

 我爱你不会改变 “保时捷不会改变源于赛道的DNA”
  《商务周刊》:在产品布阵方面,中国市场与欧美等市场有何区别?保时捷在中国销售网络的布局有何新的计划?

  柏涵慕:从产品供应层面来讲,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从销售的分割来看,Cayenne在中国明显比欧美卖的好,911在欧美市场卖的要比中国好。这和当地的文化传统有关系,毕竟911进入美国的时间更早。

  我们也在试着改变中国市场对跑车的看法,跑车危险性很高,还会给大家带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中国现在跑车市场也是刚刚起步,很多客户都是从入门级的跑车开始选择。在选择这些入门级的车型后,大家会对跑车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到跑车真正的驾驶乐趣之后,当要升级车的级别时,我想不容忽视的车型就是我们的911。在中国,我们有很多的经销商来组织一些试驾活动,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你要真正的体验保时捷就必须坐在它的驾驶座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它的动力。

  目前在中国我们有29家“保时捷中心”,另外还有1家在试营业,就是上海浦东保时捷中心。我们必须把售后服务带到客户身边,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在二、三线城市开“保时捷中心”的原因。

  《商务周刊》:之前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保时捷正在被中国的“富二代”所抛弃。对此,您怎么看?

  柏涵慕:这真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评论。根据您的说法,我想可能大家觉得现在中国市场上Cayenne太多了,富二代应该选择911,所以误以为我们被富二代抛弃了。其实富二代还是占据911很高的比例。目前我们主要的购买群体是一些私营企业家和年轻的富二代。

  我们可以从年龄段上来看中国和欧美市场的消费群体。中国的客户年龄要比欧美年轻10-15岁,尤其表现在911上,欧美911的购买者主要是45-55岁男性客户,他们已经有很成功的经历,想给自己一个奖励,所以会选择911,这也是一个地位的彰显。而在中国年龄相对要年轻很多,这就包括相当一部分的富二代,不过这个群体目前还是在一个尝试新事物的阶段,他们可能会选择保时捷,也可能选择其他的跑车等,但我想最后还是会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8341.html

更多阅读

卖迪,我爱你不是两三天_learn 梁静茹爱你不是两三天

有一个故事: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吵架了,男孩再也不对女孩说:"我爱你"。当然女孩也不再说:"我也是"。他们谈到了分手的事,背对背睡下了。半夜,天上打雷了。第一声雷响时,他醒了,下意识地猛地用双手去捂她的耳朵,才发现不知何时他又拥著她。雷

《来不及说我爱你》——再见,慕容沣! 慕容沣的原型

关于此剧有太多哇迷为之疯狂,而关于此剧的经典评论更是铺天盖地。因哇的精彩演出甘心为之疯狂,甘心为之扮HC,真不知再用什么言语来形容对此剧的痴狂,(开始原本不打算再写此剧的评论,因为过程太虐人,可每当看到这张四少在静园孤单落寞的身

声明:《我爱你不会改变 “保时捷不会改变源于赛道的DNA”》为网友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