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致逵 因为工作原因,我结识了在某钢厂任常务副总的职业经理人柳子诚,交往数月,因同有媒体工作的经历,子诚与我成为挚友。于是,作为职业经理人的酸甜苦辣,他便一股脑儿地倒给了我。 “凡是与政府打交道的事儿,老板一概交给我去办,但不给你处置权。”这是老柳作为职业经理人最感头疼的事情。 老柳在家乡做过乡长、书记,有着丰富的与地方职能部门打交道的经验;后到当地报社做评论部主任,看问题由表及里,抓问题切中要害;再后来任政府办副主任兼副秘书长,官居副县职,也学会了如何揣摸上级领导心理,如何让下级部门心存感激地为自己工作。钢厂老板正是看中了他的这些才能,这才高薪将他从政府部门挖出来,聘为常务副总经理。 前两天税务局来查帐,诺大个钢厂,平均每天进出款项一百多万,难免有差错出现,税务局认为要补税200万,老板嫌多,让老柳第二天去税务局再谈。老板交代说:你谈多少,就是多少。这让老柳颇感头疼,对我说:“我不是要权,谈少了我是应该的,谈多了责任都是我的。最起码要给我一个底线吧”。抱怨归抱怨,第二天,老柳还是硬着头皮去谈了。 “我这个常务副总经理,实际上是个常务救火大队长。开会时一大桌子人,到干活就剩我一人了。”老柳深感在民营企业工作,压力往往在职业经理人的身上。 柳子诚这个常务副总经理,在分工上既不管生产安全,也不管人事营销,然而一天晚上我们正在宾馆研究项目上的事情,老柳突然接到电话,说厂里出工伤了,老柳问报信人:值班副总呢?(老板的兄弟,画家)对方答曰:不在。老柳再问:向生产副总汇报没有?(老板的远亲,体校毕业的)答曰:电话没人接。 老柳没再问,冲出宾馆,驾车而去,一晚再没见人。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提高民营企业的素质,尤其是要提高民营企业领导层的素质,对于民营企业走出发展瓶颈,是至关重要的。”老柳觉得这是他的目标。 定置管理,安全生产,这是两个在钢铁企业里最普通、或者可以说是最基础的管理。在一些民营钢厂,却推行的不好。老柳在厂子里是逢会必讲,大呼小吁,然而不但得不到呼应不说,还招来阵阵讥讽:弄点油漆,划两条线,就不出工伤事故了?!老柳啊,别弄那些形式主义的好不好?!柳子诚愕然。但他仍然逢会必讲,“猴子不上树,多打两遍锣。”老柳对我说。“人命关天啊”,老柳自言自语。 老柳作为职业经理人性质的常务副总,虽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掣肘颇多。别人不管的,他都得管,别人管不了的,他也得管,别人管了但没管好的,他还得接着管。有时一天,城里厂里要折腾几个来回(35公里一个来回),常常是人家没上班,他已到办公室,人家下班了,他还在厂里忙。

老柳眯眼躺在我房间的沙发上,“真累啊”!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