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新官甫一上任,打击就随之而来。1996、1997年,獐子岛渔业公司连续两年亏损5000万元,如果继续下去,整个公司甚至整个产业都很可能全部亏掉!
重创獐子岛的,是外部环境的剧变。在过去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国家对渔业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对渔民们实施统一的收购价。市场经济骤然打开了流通环节,一些二道贩子来到獐子岛上,开出高价,驱使渔民们开始私下将渔业产品贩卖给他们。这就直接导致集体制的獐子岛渔业产量下滑、严重亏损。
吴厚刚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集体制企业已经没有活路,粗放式的资源掠夺更是岌岌可危。随即他当机立断,开始推行产权制度改革,把捕捞船全部民营化。
渔民们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公司管理成本也大幅减少。一个细节是:过去渔船一回来,船长就跑回岸上玩了,现在渔船回来,船长的父亲或媳妇都会在船上看船,防止渔船被盗或被其他进港的渔船碰坏。
在流通环节,吴厚刚将渔民们捕捞的产品集约起来,统一跟二道贩子谈价格。如此一来,比起以前偷偷摸摸的各自为阵,集约化獐子岛渔业牢牢掌握了话语权,把价格提高了,渔民们的收入也比以前大幅增加。
“渔民们一开始反对改革,但没有想到机制一变,效果竟然如此显著。”吴厚刚轻描淡写地回忆了这一变革过程。然而,据当时的镇委书记说,那时他们一天要接到无数个渔民们打来的反对电话,要接待数十起渔民们的上访,苦口婆心的解释使得一天下来嘴角尽是唾沫茧子。
仅仅一年后,獐子岛渔业就扭亏为盈,营业收入3000多万元,船队规模也从23队迅速扩大为100队。
海岛偏远、艰苦的环境,不仅仅磨砺了獐子岛人的意志精神,更可贵的是,赋予了他们开阔、长远的眼光。
苍茫大海,天高水远。站在产业链最上端,顺势远望,吴厚刚看到了更壮阔的风景……
更壮阔的风景
一个人究竟要转多少次舵、换多少次帆,才能穿越命运的激流,看到人生中无比开阔的风景?
2002年的6月3日,38岁的吴厚刚终于刺破了内心的挣扎,他拨通了县委书记的电话,语气坚决地说:我决定了,下海!
要知道,为这一决定,吴厚刚损失的机会成本是,前程似锦的仕途。
事情源于2000年,薄熙来到獐子岛视察时,除了称赞獐子岛为“海底银行”,他还提出,獐子岛要想实现更大的发展,就要到资本市场借力。一句“上市”,从此成为獐子岛在新世纪的奋斗主线。
为了达到上市公司的规范,獐子岛渔业必须再次改革——实施政企分离与股份制改造。谁来执掌变革后的獐子岛渔业?时任獐子岛镇书记兼镇长的吴厚刚,对公司经营的各个层面简直了如指掌,县委领导和岛民们都认为他是最佳人选。
县委领导对吴厚刚说:可以保留公务员职位。吴厚刚断然拒绝:我必须背水一战!随后,县委领导要求吴厚刚戴上一副金手铐——县里奖励一部分、自己再出一部分以持股10%。其余90%则属于全体岛民,由镇政府代管。
吴厚刚东拼西凑,将押上全部身家的500万元投入公司股本,出任獐子岛渔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时至今日,吴厚刚向记者回忆起这段时,坦言道:“那时我还不知道有多大的风险,到今天我才明白风险是很大的,市场竞争是很残酷的。这也算初生之犊不怕虎吧!”
然而,若非本人,谁都无法了解吴厚刚内心挣扎的程度。在吴家父辈看来,几代渔民就出了他一位镇官,而且论功绩,过不了几时就会当上县官,岂能半途而废?做出决定之时,他未敢与父母商量,挣扎的重压之下,他嘴角竟然长出一个大水泡。
在这个人生的重要节点上,吴厚刚强烈地感觉到心间发生了变化,那种变化是剧烈的、澎湃的、更是充满力量的,但他却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变化,将把他与小岛的命运带向何处。不过,他又是充满信心的,只因为相同感觉,以前就发生过。而那一次,他很成功——海底银行的美誉就是发轫于此。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大多数沿海地区实行人工的、低效的浮筏养殖。1980年,辽宁省水产研究院的专家,带着一种从日本引进的品种“虾夷扇贝”和名为“底播养殖”的技术来到獐子岛做实验。
所谓底播养殖,就是选择品种良好的扇贝、海参、鲍鱼等海产品的幼苗,将其撒播到适合自然生长的海域,无需人工饲养,经过自然生长之后进行捕捞。
然而,对于獐子岛渔民们来说,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养殖技术。“像种地一样,将苗子撒进海里,这怎么行?大风大浪来了,还能活吗?台风一来,不就全都卷走了吗?”这种“活不见贝,死不见壳”的养殖方式,在渔民们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
与渔民不同的是,吴厚刚与镇领导班子看了专家的科学数据,他们对这种新技术深信不疑,“一旦成功,就是獐子岛的核心竞争力!”他率领公司顶住压力,开始投入资金实验,从最初的10多万元,到上百万元,后来到上千万元……
与此同时,父老乡亲们的反对声不绝于耳。渔民们说:几千万元的钱,往海里撒,这不是败家子吗?一些老前辈打来电话说:如此下去,几十年的努力,一夜就回到解放前了!
钱投入了茫茫大海,大家的心里尽是失落与叹息。吴厚刚和镇领导班子却背着骂名、耐心地等待实验数据:投入产出比从最初的二比一,逐渐升至二比一点几,两年后终于达到一比三!
整整两年等待,当虾夷扇贝被捞起时,渔民们发现每三枚贝苗就会产出一颗扇贝,存活率达到了标准,而且这种新品种扇贝,在市场上比普通浮筏养殖的扇贝价格贵两倍以上!
渔民们终于相信这个决定是对的,用最大程度的信任与拥戴,迎回了他们的英雄。1996年獐子岛渔业划海10万亩,开始大规模上马底播养殖,以逐渐取代以前落后的浮筏养殖。
不知那一年,站在海岛上远望大海的吴厚刚,是否看见了如今的壮阔风景——由于全部采用了底播养殖技术,獐子岛的虾夷扇贝投入产出比高达一比五,占据了国内市场80%的份额,海参、鲍鱼等产品在高端市场也稳居霸主地位。
产业链的征程
弃官下海,背水一战。獐子岛的儿子,究竟要把故乡小岛的命运,引向何方?
其实,吴厚刚心里早已盘算好了一条清晰有序的产业链征程:在产业链上端,放开獐子岛渔业40多年积累起来的资源势能,在产业链上游实施资源整合,进而图谋产业链中游的加工环节,以及下游的流通渠道,最终逐鹿产业链的零售终端。
这一征程在公司内部,被称作“三抢战略”——抢海域、抢市场和抢机遇。
就为一个“抢”字,自2000年以来,吴厚刚每年都会率领高层团队从大连出发,经山东、福建和广东,最后到海南,浩浩荡荡地沿着中国的海岸线走一遍。
一位高管告诉记者:每次出差考察,吴总白天率领大家陆海空地赶路、参观,晚上召集大家开会交流、讨论,直至凌晨一两点,几乎天天如此,不知疲倦。
机遇很快垂青于这个不辞辛劳的獐子岛之子。
2003年,吴厚刚率队行至山东,拜会一名业内友人。夜宴席间,这位友人神秘地说:我这儿可有核武器。吴厚刚一听,眼前顿时一亮,连忙举杯向这位友人敬酒,进而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