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换欧元 欧元的底在哪里?](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033135883319.jpeg)
每当市场有大幅波动的时候,“信誓旦旦”的预测就会层出不穷。但理性的投资者,还是应该做冷静的分析,问自己几个涉及根本的问题。
外汇市场对很多投资者而言,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原因有二:1、市场规模大,国际清算银行(BIS)3年一次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日均外汇交易量3.081万亿美元,没有哪个“庄家”(个人、机构)可以操纵市场;2、24小时交易,每天随着太阳出现在太平洋上空,亚太区(惠灵顿、悉尼、东京等)开始运转,午后,欧洲接过接力棒,当夜幕降临,纽约市场才刚刚开盘。只要愿意,随时可以进行一笔交易,不用如2007年的股民,呼吁开夜市,真的是“相当幸福”。
外汇投资还可以“暴富”,索罗斯击败英格兰银行的人,为人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1992年9月15日,索罗斯大量做空英镑。英镑对德国马克的比率,从1英镑兑2.95马克,一路下跌至2.80,英国政府动用26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也未能使英镑的汇率维持在承诺的2.778的底线上。最终,曾经的“全球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无力维持英镑汇率、退出欧洲汇率机制。而索罗斯在此次英镑狙击战中,获得高达20亿美元的利润。
抄底还是换汇?
然而,阳光之下总有阴影。国际评级巨头惠誉,2009年12月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为“BBB+”,2010年4月再次下调评级,从“BBB+”下调至“BBB-”,通俗地说,就是垃圾级。与之相应的是,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从1.5137的高位,一路狂泻,最低至1.1877。此轮跌幅超过20%,持有欧元的投资人苦不堪言。投资欧元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也是心有戚戚焉,平均年收益率不及同期限定期存款,更有到期的一款欧元理财产品,年化收益为0.1%,几近为零。
欧元的底在哪里?是应该抄底还是应该换汇?换成指数不断走强的美元?在连续加息6次后,年利率已达4.5%的澳元?还是持有“升值预期强烈”的人民币更保险?每当市场有大幅波动的时候,“信誓旦旦”的预测就会层出不穷。但理性的投资者,还是应该做冷静的分析,问自己几个涉及根本的问题。
看待同样一件事,如果将时间拉长,往往能豁然开朗。“欧元之父”,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最适货币区”概念。1999年1月1日,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开始正式使用一种新的货币—欧元。图1是11年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走势图(月K线)。
当“波澜壮阔”的日K线,显示1.5137的波峰、1.1877波谷时,11年的月K线告诉我们更高在1.6035,更低在0.8230。其他货币同样如此,美元对日元,1998年8月为147.62,2009年11月为84.83;英镑对美元,2007年11月为2.1159,2009年1 月为1.3503;澳元对美元,2001年4月为0.4473,2008年7月为0.9848。底在哪里、顶在哪里?这个问题只能引用沃伦·巴菲特的话来回答:那是巫婆做的事。
竞逐零和游戏
作为财富管理(理财)的组成部分,外汇投资与其他投资没有本质的不同,参与者有3类:投资者、投机者、赌博者。决定投资结果的问题有3个:财富创造从哪里来?有哪些人在玩?我的优势是什么?
就外汇市场而言,本身是不创造财富的,所有的盈亏仅仅是财富在发生转移。这样一个“零和游戏”,决定了绝大多数人是亏损者。参与其中的投资主体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做市商、银行客户(个人、非银行机构等)。要取得投资的优势,专业性(人才)、巨大的资金量、投入的时间与精力等,是获得加分的方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优势:比尔·李普斯查茨,在日交易量规模不及今天三分之一的货币市场中,动用几十亿美元进行交易。在所罗门兄弟公司服务8年中,获利数亿美元。其办公室、厨房、房间,甚至是厕所,都安装有市场监视器。
如此说来,是否只能“无为”,“治”不“治”只能由天?这要看投资人的具体需求。如果是因为短期(3年以内)有外汇使用需求,可根据资金使用量、期限,换成相应外汇的分批、分期存款,不要因为汇率的涨而喜,也不要因为跌而忧;如果是觉得外汇投资有机会,最终还是要将资金转回人民币资产,那么现在就转成人民币好了,当前“全球最好的投资机会在中国”;而如果是为分散风险,在全球进行资产配置,那么全球高净值人士的资产组合是良好的参考:权益资产(普通股、优先股)、固定收益(债券、信托)占比50%多,不动产、房地产投资信托、现金存款占比40%多,其他(包含外汇、衍生品等,大多借助对冲基金进行投资)占比不到10%。
外汇理财,从外汇的角度看理财,极可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理财外汇,从理财的角度看外汇,应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