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京津冀“第三极”



 “北跨”核心战略的实施,为石家庄实现京津冀“第三极”梦想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也为石家庄城市提升和拓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尹训宁|文 韩英钊|摄

  “我实在想不起10年前石家庄是什么模样了,现在的石家庄变化太快。”当记者乘坐出租车穿梭在石家庄时,一位出租车司机对记者如是表示,“经过三年大变样,石家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确实如此,这个曾经被戏称为“天下第一庄”的城市,也曾因石家庄名字是否太土而引起了改名的大讨论,但这些毕竟都改变不了石家庄留给世人落后与保守的形象。而如今,石家庄通过“三年大变样”工程的实施,找到了真正适合石家庄发展的道路。

  2007年,河北省以及石家庄市计划实施“三年大变样”工程,决定把石家庄城市整体形象重新打造,提升城市的竞争力。“三年大变样”工程计划三年内投资1400亿元进行城市的重新规划、改造、升级,通过老城区的改造、新城区的建设、完善城市基础服务设施以及城市的生态环保等项目的具体执行,争取把石家庄打造成为京津冀“第三极”。

  正如很多城市的发展一样,石家庄通过“北跨、南优、西控、东延”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最终形成“一城(中心城)三区(老城区、滹沱新区和高新区)三组团”(鹿泉、栾城和藁城)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全面迎接京津冀一体化,对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发展新形势,以期成为扼京津之咽喉、锁华北之门户的战略城市,最终完全实现石家庄京津冀“第三极”的城市理想。

  被铁路催熟的城市

 石家庄:京津冀“第三极”
  说起石家庄,也难怪很多人有“天下第一庄”的感觉。据史料记载,石家庄在明朝时期就是个军屯和官庄,直到康熙年间,石家庄才真正成为一个小村庄。20世纪初的石家庄,面积也不足0.1平方公里,仅有200户人家,600余口人。

  应该说,石家庄之所以能够成为今天的石家庄市,最应该感谢的就是铁路的发展。1902年修建的京汉(北京—汉口)铁路正好经过石家庄,并在此设立车站,而1903年修建的石太(石家庄—太原)铁路,为了减少费用,避免在石家庄北面的滹沱河上架桥,起点恰恰又是石家庄。

  一夜之间,石家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成为两条重要铁路运输的枢纽。看似非常偶然,其实也能够看出石家庄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当初修建铁路的人可能没想到,一个偶然的决定,由此带来了一个新兴城市在世纪之初的重大变故,进而崛起了一座区域中心城市。

  当时两条最重要的铁路交汇点,特别是随后建设的石德(石家庄—德州)铁路,把京汉与津浦(京沪铁路的前身)两条大动脉相连。一时间,石家庄成为了控燕京南门、扼晋冀咽喉、连齐鲁中原的华北重镇。

  铁路促使石家庄的经济快速发展,纺织等行业一度领先全国,甚至在1988年成为华北地区第一个工业总产值超过百亿元的省辖城市。但是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国家整个发展战略和重心转移到沿海地区,石家庄的经济发展逐步减缓了脚步,GDP总量甚至要比同省的兄弟城市唐山少了800多亿元。

  被低估的石家庄

  自从有了铁路,石家庄便是商家云集必争之地,年成交额超过10亿元的大型市场就有10个,南三条、新华集贸中心连续多年跻身于全国10大集贸市场。自从国家政策的导向等因素,石家庄的作用和地位被很多人忽视,陷入了发展的低潮阶段。

  事实上,石家庄的地位一直被低估的。

  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建设,特别是国务院出台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8+2”城市模式的发展规划奠定了石家庄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地位。特别是随着高铁的建设,北京一小时交通圈的成功打造,石家庄作为距离北京、天津最近的省会级城市的地位非常显著,完全有理由和有条件做京津的后花园。而石家庄的发展战略核心也是“北跨”,正是基于对接环渤海和京津冀都市圈的建设。

  石家庄的区位优势明显。石家庄是全国铁路运输的主要枢纽,全国特等站之一,也是全国三大货车编组站之一。京广、石太、石德、朔黄四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其中京广线是连接中外交流的大动脉,石太线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除此之外,石家庄还有京石、石太、石黄、石安高速公路和107、207、307、308国道,以及两条省道、42条县道纵横交错。

  不仅如此,最近《石家庄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出台,计划修建6条轨道线,总长244.7公里。如此一来,石家庄的主城区通过这六条线,不同程度地延伸到正定和三个组团,即藁城、栾城和鹿泉,极大拓展了石家庄的发展空间,自然也将成为石家庄未来产业发展的优势之一。

  除了交通优势,石家庄在产业方面的优势也有其他城市不具备的特点。作为中国的“药都”,石家庄在生物医药方面的投资机会可以说得天独厚。特别是最近,石药集团决定在高新区投资50亿元建设新型药物制剂产业化项目,把石家庄生物医药方面的投资拉向了新的高度。事实上,石家庄是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拥有石药集团、华北制药集团等大型企业,在维生素、抗生素方面全国领先,并且带动了一大批中小制药厂的生产和研发。

  石家庄自身拥有很多优势,又赶上外部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关键是石家庄是否准备好迎接城市发展的大好时机。

  石家庄造城

  为了解决城市定位不清晰、发展方向不明确、城市功能不完善、主城区职能混杂等突出问题,石家庄明确了“河北省会,京津冀第三极和文化生态宜居城市”的城市发展定位。制定出城市“北跨、南优、西控、东延”的发展战略,最终形成“一城三区三组团”的发展格局,其中“北跨”是核心战略。

  石家庄地处内陆,之所以“北跨”,是由于原来老城区面积仅有400多平方公里,远远不能支撑未来的石家庄发展;另一方面,石家庄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没有新区的省会级城市,这对老城区的升级改造非常不利,同时对城市的新兴产业发展和定位都有着相当大的制约。

  此外,石家庄西部是太行山系,用地受到限制,“西控”则是把西部打造成为石家庄的“绿色之肺”,也为石家庄城市的发展涵养水源;“南优”则是为解决南部的重工业区,有利于工业区的低碳改造,南部同时处于下风口,对城市环境的污染能够降到最低;“东延”则是想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引领整个石家庄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

  其实,石家庄向北发展的背后也暗合了以下逻辑:北面拥有机场、高速公路、高铁等完善的交通设施,这为石家庄新区发展服务业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向北更主要的是想对接京津的一些产业转移,发展临空港经济带,更快地融入到整个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范畴;北部有滹沱河,城市围绕河流做文章,也是符合世界上大城市发展的规律,比如伦敦有泰晤士河、巴黎有塞纳河、柏林有莱茵河等,这对于石家庄未来的城市景观建设等各方面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向北发展还有一个更大的“双核”发展战略,作为内陆城市,石家庄是不幸的,但是相比较于其他内陆城市,石家庄又是幸运的——毕竟河北省还拥有漫长的海岸线,环渤海的重要港口之一黄骅港就距离石家庄不到300公里,这对于石家庄来说弥足珍贵,完全可以打通出海口,与港口进行无缝隙的对接。

  石家庄市规划设计院规划二室主任工程师、滹沱新区主要的规划者江中秒在接受《商业价值》采访时表示,“‘北跨’战略是经过多方面的思考和考察的,是综合了经济发展、文化底蕴以及依靠滹沱河资源等优势,做出的重大发展战略,最终形成石家庄的“一城三区三组团”的新格局。

  “药都”石家庄

  目前,石家庄是中国最大的原料药基地,青霉素、土霉素、头孢菌素系列、维生素C等产品产量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名列前茅,拥有华北制药、石药集团、神威药业等一大批在全国知名的企业。

  不可否认,石家庄在生物医药方面有着十分深厚的底蕴和优势。众所周知,医药行业横跨三个产业,产业链不仅较长而且比较复杂。而石家庄的优势可以说得天独厚。众所周知,原料药生产离不开粮食,石家庄仅青霉素一项,每年至少消耗玉米近百万吨,相当于两三百万亩土地的产量,而这里恰恰是我国玉米的一个主产区。此外,在距离石家庄百公里之遥的安国市,早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就已经成为全国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药材集散地,这为石家庄发展中医药产业提供了非常丰厚的自然资源。

  如果再考虑到石家庄的区位优势,融入京津冀都市圈以后,人才、资金会源源不断地得到注入;交通优势也会得到充分发挥等一系列先决条件,这为石家庄发展生物医药的加工生产、物流服务、医疗保健等又增添了强有力的竞争砝码。

  实际上,石家庄在生物医药方面的优势也一直被投资界所关注。早在2004年,世界500强企业荷兰帝斯曼溢价33%高成本入股华北制药;2007年联想控股有限公司以8.7亿元的价格收购石药集团100%国有股权;日前,国药集团投资1.5亿元,建设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支持“中国药都”建设;2009年冀中能源重组华药等这一系列重大的投资事件,一时间让石家庄医药产业成为资本新热点。

  而石家庄也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今年石家庄谋划实施了30个重大产业链项目,包括以华药、石药为龙头,打造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头孢类抗生素产业链;同时,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研发孵化区、栾城中药现代化产业园、石家庄以岭生物医药产业园、石家庄高端医药产业园等项目的建设,将石家庄的生物医药产业从原来的高耗能、高污染推向价值链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和标准规范高端,促进石家庄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升级换代。

  商家必争之地

  石家庄地处华北腹地,北距北京不过300公里,距离太原不过200公里,东距济南不过300公里,距离黄骅港也不到300公里,南到郑州也就300多公里。如果再考虑到京石、石太、石济、石武四条高铁的建设,这座“火车跑出来的城市”再次站到了铁路发展的机遇期,形成了石家庄一小时经济圈的整体范畴,也使石家庄融入到京津冀都市圈的核心范畴。

  这将极大地挖掘石家庄的投资潜力。首当其冲的便是零售业,而且目前竞争态势已然显现,特别是家乐福最近收购保龙仓、山东银座股份收购石家庄东方城市广场有限公司(简称“东购公司”),沃尔玛、乐购等零售巨头接踵而入。一时间,石家庄成为零售业态战略布局的焦点。

  零售业巨头入驻石家庄,其背后暗合石家庄在物流业所处的重要地位。因此,对于石家庄来说,发展物流业成为其最具潜力的投资项目之一。

  石家庄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将会带动一大批城市建设项目,这包括房地产、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现在很多房地商已经把目光盯住了石家庄地产业的投资潜力。万达集团旗下的万达广场被认为是石家庄城市新地标建筑项目之一,而且随着新城区的开发,这方面的投资将会更加密集。

  更令人吃惊的是,石家庄的滹沱新区将建设成为一个智能化的城市。这个项目与IBM合作建设,极有可能成为全国首座智慧城市,将拉动整个城市相关的投资项目,比如IT产业、加工制造业等。

  此外,随着城市的拓展,石家庄很多隐形资源被充分挖掘和利用,比如西部太行山区的旅游、正定千年古城文化遗址等资源,旅游业也将成为引领石家庄城市发展中的投资亮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8920.html

更多阅读

西藏拍摄 -许巍新歌MV《第三极》先睹为快 许巍新歌灿烂

越野西部 ID:yueyexibu线路定制 活动策划 商务合作QQ:690699519请在WIFI状态下点开下面的视频与许巍一起来一次西藏神游吧。《第三极》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策划并监制,中央电视台和北京五星传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纪录片拍摄长

水产品营养大红袍 谁在抢占营养产品的第三极

 地球有南极和北极,这二极含有丰富的资源,一些国家有意在这二极抢占更有利的位置。营养产品是医药保健行业中份量沉重的一环,即有临床营养和日常保健营养,它也有着第三极。     营养产品的第三极在哪?     在医院的治疗过程

中国最贵的饮料 未来中国饮料的第三极

伴随着地理名称“第三极”和文化上所指的名词“第三极”的出现,利用其原理,饮料行业也可以用“三极观”来进行归纳总结,所谓的”极“是指在某个行业及领域达到了极致,例如在地理上继北极、南极,还有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在文化上指中国文

声明:《石家庄:京津冀“第三极”》为网友傻吖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