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你该爱的那个人 裘瑞康 买期酒换酒喝的那个人(1)



 文  严葭淇 

  裘瑞康是个香港人,这倒让本次采访有了些额外的新意。

  作为中粮集团洋酒部的负责人,可以想见裘瑞康和酒的渊源一定不浅,但当记者听说他的葡萄酒生涯长达20多年时,还是对他的外貌有了惊异之感:应该年过40的他,看上去却像个80后。我想这其中葡萄酒功不可没,因为有“红葡萄酒灵魂”美誉的单宁的抗氧化作用是众所周知的,要不红葡萄酒也不会名列美国《时代》周刊2001年评出的“现代人10大健康食品”之一。

   曾是香港著名的品酒师

  上世纪80年代,年轻的裘瑞康在香港几大著名酒店的餐厅工作,明华、半岛、君悦、香格里拉,从最初的服务生到后来的餐厅经理,14个冬夏顺延而过。

  裘瑞康最初和葡萄酒的亲密接触,却是在1988年。那时他在香港一家顶级法餐厅。法餐厅为让员工服务更出色,开始对他们进行最初的葡萄酒培训,一个重要的节目就是餐厅主管每天都会把客人没喝完的葡萄酒拿来给大家品尝。裘瑞康说,虽然当时喝的都是很好的葡萄酒,但刚开始他对葡萄酒却并没有太多感觉。然而量的积累终于带来质的飞跃,现在颇为海量的裘瑞康,“在喝了很多很贵的酒后,对葡萄酒产生了很大兴趣。”香港较内地更早地开始了对葡萄酒文化的追逐和体验,这让身在高端餐饮业的裘瑞康,敏感地意识到“应该学更多一点”。

  关于晋升为一名葡萄酒专业人士所必须跨越的门槛,国内著名葡萄酒专栏写手同时也是葡萄酒专家的Frankie的表述几乎让人绝望:“你必须知道有关葡萄酒的全部:既要会品尝葡萄酒,描述它们的味道和香气,又须对葡萄种植与酿造了然于胸;全世界各个地区有什么样的葡萄酒当然需要知道,最好能够再知道几个各地名酒的名字;最终还得了解葡萄酒如何走向市场,如何进行销售。如果什么人自诩对所有这些都了然于胸,那么他可以挑战一下英国葡萄酒教育机构WineandSpiritEducationTrust(WSET)的4级考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凭”。WSET特有一套体系构架,所定义的1—4级认证难度并非是线性提升,而更接近几何级数关系。之前,笔者仅仅考过3级,这一次,为备考4级,我花了两年时间做痛苦的准备。”

  裘瑞康从1991年正式开始学习葡萄酒。那时,即便是在时尚圣殿的香港,学的人也不是太多,但法国葡萄酒协会开办的课程却比比皆是,裘瑞康便和一拨对葡萄酒有兴趣的服务生同事一起报名参加了。他很轻描淡写地描述了他的这段学习生活,“当时香港有许多著名的品酒师,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东西,也因为我在大酒店的餐厅工作,有机会品尝到许多很好很珍贵的葡萄酒,所以我是一边学一边喝一边看书,在香港也考了许多证书。”

  裘瑞康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品酒师,并在后来跻身为香港品酒师协会5大核心成员。“我在香港品酒还是很有名的,代表他们去西班牙参加过品酒活动。”在成为品酒师很长一段时间后,裘瑞康被提升为餐厅经理,这期间他的品酒师身份依旧保持着。

  当《我的1997》唱遍华语乐坛,裘瑞康也从香港飞到了北京。1998年,香格里拉酒店把他送到了北京的中国大饭店,成为一直以浪漫优雅新派西餐而闻名的阿里雅(Aria)餐厅的经理,“那是我第一次当经理,阿里雅也是我搭班建设的”。

  但是,在阿里雅的华丽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裘瑞康依然惦念着芬芳而缤纷的葡萄酒世界。之后,他去了香港在北京的一家葡萄酒公司。后来又跳槽到轩尼诗,帮公司打理香槟和葡萄酒业务。2007年,裘瑞康进入中粮集团,从事包括葡萄酒在内的洋酒的进口和销售,继续自己的葡萄酒旅程。

 老外并不更懂葡萄酒

  “葡萄酒是个很人性化的东西,从葡萄的种植到葡萄酒的酿造,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酒庄,都不一样。”裘瑞康每年都会参加很多和葡萄酒有关的活动,记者让他讲一两个难忘的故事,他说,其实活动都差不多,有的可能节目丰富些而已。在这些活动中,让他最难忘的不是那些主办方预设的节目,而是那些毫无预料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由葡萄酒引领的真性情。“有次一个朋友喝完酒,当面骂他老板,把平时积压的怨气都发泄出来了。他的老板也不跟他计较,一笑了之,大家都处于一种很放松的状态。”

  裘瑞康每年都会抽时间去拜会世界各国的葡萄园和酒庄,他笑称他所有的旅游都是葡萄酒之旅,在裘瑞康拜会的葡萄园和酒庄中,最多是法国的,意大利、西班牙的也不少,但印象最深刻的却是阿根廷的。“阿根廷的空气非常好,人也很好,环境也非常好。”人烟稀少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让裘瑞康印象不佳,理由是在那儿几乎没有夜生活,“现在中国一般城市晚上十一二点都是很热闹的,在他们那里九点就很晚了,当然像墨尔本、悉尼这样的大城市是没问题的,但葡萄园一般都在比较偏僻的地方,晚上9点后就很安静了,想要喝酒聊天吃夜宵,在那儿是找不到地方的。”

  葡萄酒在某种意义上是文化的代偿品,每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不一样,葡萄酒的风格品种迥异。“就历史来说,法国的那些古堡酒庄至少有200年,感觉也很不一样。但在法国波尔多地区,我喜欢右岸更多一点,右岸的酒口感更柔和一点,它的Merlot更多,左岸则酒质更丰富一点。”裘瑞康说,左岸的好几个酒庄都让他非常心仪:“白马酒庄、柏翠酒庄,都非常有名,我喝过它们很多不同年份的酒,都物有所值。”

  新世界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也有许多裘瑞康喜欢的酒庄,“西澳大利亚的马各瑞法(音)的一些酒庄口感非常悠远,白酒也很不错。还有智利、新西兰也有许多不错的酒庄。有一款酒叫Cloady Bay,中文名字叫“云湖”,1993年左右进入亚洲市场,价钱不贵,口感很好。现在这款酒很有知名度了,价格也一路攀升,由原来的不到100元卖到300多元了。”

  虽然著名酒庄追捧的人多,但裘瑞康认为,对于酒庄的评价,有时也搀杂着个人的喜好,“其实很多酒庄做酒都非常用心,当然也有许多很商业化的酒,比较大众化。”而具体到喝葡萄酒的个人,喝葡萄酒的经历往往决定了他的追求。

  在葡萄酒文化日渐普及的中国,裘瑞康经常会遇见对葡萄酒有兴趣或想学葡萄酒的人,他们会问同一个问题:到底哪一款葡萄酒适合中国人?裘瑞康说,这几乎是一个没法回答的问题,“比如一个人刚学葡萄酒,就应该介绍给他口感丰富点的葡萄酒;而有一定经历的人,应该介绍给他口味清淡点的。”而且,裘瑞康认为,在向别人推荐一款酒时,了解享用者的背景相当重要,“比如一个南方人,你给他介绍一款口味很重的酒,他肯定不喜欢。所以分析不同背景、不同环境,不同菜肴,才能确定这个人喜欢什么样的葡萄酒,也才更容易去把握和推荐葡萄酒。”

  有一件事让他啼笑皆非,中国人普遍认为外国人很懂葡萄酒,“我和很多朋友聊天,许多人都认为老外肯定很懂酒,因为他们喝得多。我跟他们开玩笑说,老外肯定没有我懂酒,因为我喝得更多。其实老外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懂酒,这就像中国人天天喝茶,但真正懂茶的又有多少呢?老外常喝的葡萄酒就那么几种,呵呵,要说懂也就懂那么几种。”

 我不是你该爱的那个人 裘瑞康 买期酒换酒喝的那个人(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8977.html

更多阅读

冯小刚最后拍不成《我不是潘金莲》 我不是潘金莲电影播放

虽然现在有些媒体已经开始造势,什么“冯小刚下一部片子或拍《我不是潘金莲》”,什么“冯小刚下部作品依旧搭档刘震云要拍潘金莲”,我知道媒体是好意,但我敢赌冯小刚最后还是拍不成潘金莲。其实,《我不是潘金莲》与那个“潘金莲”没有任何

转载 我不是爱情傀儡! 我不是你的爱情傀儡

原文地址:我不是爱情傀儡!作者:性情中人   心里憋的慌,没地方也没人可以说,就在这里胡扯两句吧!当我们面对爱情的降临,,,只能手足无措的去接受的时候!  可当所经历的爱情只不过是别人的一个表演和梦想,我们所剩下的就只有感叹和悲哀!

声明:《我不是你该爱的那个人 裘瑞康 买期酒换酒喝的那个人(1)》为网友丶潶眼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