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里 名人故里开发中的文化之殇



  目前正愈演愈烈的争夺名人故里、名人旅游产业开发热潮,从一个方面折射出当今中国人的精神状况和社会状况。那种烦嚣的争夺乱象、失去廉耻观的名人制造热、在GDP政绩掩盖下的权贵利益集团利益分肥、对历史文化原生环境的空前绝后的大铲除,实则都是当代中国“社会溃败”最有声有色的缩影。俯仰当今中华大地,在开发名人故里文化产业的幌子下,到处都是一种“妖为鬼蜮必成灾”的乱象。对这种乱象的真相和实质的认识恐怕还有待深入,因为许多地方上的权贵利益集团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驱动需要有扎实的个案研究才能真正揭示出来。

  在这里,特别需要的还不是专家学者,而是来自权贵利益集团内部的“吹口哨者”,只有他(她)们才知道内幕、只有他(她)们的勇敢揭发才能使利益驱动的真相彻底呈现出来。这样的思路似乎有一种偏激的倾向,但是,正如已去世的漫画家廖冰兄所讲,中国社会的现实早已超过漫画家的想象;难道我们还自以为已经看清了所有的现实真相吗?

   

  原生态文化与灵魂之殇

  以政绩和GDP为最高宗旨的旅游产业发展观导致历史文化的原生态被急剧破坏,这是最令人痛惜的中华文化之殇。回首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在意识形态的名义下被铲除的民族文化遗产多如恒河沙数,在略为减少了意识形态摧残的今天,更以旅游文化的名义从根本上对整个历史文化环境进行拆除、造假,其规划者与实施者对中华文化所负的罪孽之深重,夫复何言!

  从根本上缺乏文化观念中的敬畏之心,这是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通病,而在争夺名人故里、肆无忌惮地破坏文化原生态的旅游产业中暴露得更为突出。由于没有敬畏之心,权贵集团从全能政治的宰制急速地滑向金钱宰制,大河上下顿失的是向上升华的信仰和情操,在名人故里到处都是唯利是图的泥淖。正是在这里,名人的文化灵魂被淹没和被窒息,中华民族心灵之惨痛夫复何言!

  从大的社会发展背景来看,争夺名人故里热潮与近10年来在全国各地迅速升温的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有着相通的现实背景。很明显,许多地方政府热衷于申遗,是因为可以带来投资项目、国家财政支持等利益。在申遗中普遍存在的状况是把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切成碎片,以迎合大众商业文化口味的包装重新组合、打包上市,实际上是等于把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根本上破坏掉。对于申遗中的种种乱象,原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说得很形象:“我们正在一锹一锹埋葬自己的文化。”有专家更说出残酷的真相:这是在打着保护的旗帜进行最后一次彻底的文化破坏!

  在许多名人故里的“文化发展规划”思路中,少不了要修建各式各样所谓的“融文化、商业、休闲于一体”的广场,因此必有对名人故居周边建筑的大拆迁。有人以这些周边建筑并没文物价值为理由,其实即便只有几十年的建筑,它们与被保护的名人故居历史建筑已形成一种新的历史环境。如果对这些周边环境进行大规模拆除,代之以当下的“广场美学”,就是对原来残存的最后一个历史阶段的环境生态的彻底摧毁,是很令人感叹的历史环境之殇。

  历史上原来自然形成的名人故居周边空间关系,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名人故居及周边环境都是宜藏不宜露、宜清雅不宜商业喧哗。而在“广场美学”的直接指引下,贪图宏大场面、突出标志性形象、四通八达的连结系统,这些很常见的名人广场景观,完全与历史文化环境的历史语境和审美原则相背离,倒是与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宏大叙事十分吻合。

  名人故里旅游开发热潮导致的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之殇,也是中国正在生成中的当代文化之殇。在这股热潮中,当代文化的生成远离当代社会中的人的本质、人的社会环境和人的文化价值追求等属人的根本性问题,而被片面地引向以GDP为宗旨的旅游产业一途。本来在全球化时代中最具多元可能的地方文化经验与独特生活图景的名人故里文化,被片面地、强制地纳入当代文化发展中无可避免的物质性质、商业策略、技术指标等维度。文化名人的精神资源中原来可资当代借鉴的经典文化属性被急剧剥离,文化经典内含的价值判断迅速消失,导致当代文化的生成失去精神性的内涵。

 不仅如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手段以及实际后果,如从原生经典文化转向大众商业文化,从经典文本的价值判断转换为大众日常生活文化的细碎化考量;又比如从以文字阅读为主的文化转向以图像阅读为主的视觉文化,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代文化的生成。当名人故里文化产业被视作GDP摇钱树的时候,这种当代转向的负面性被急剧放大,当代文化发展中难得的地方性传统被彻底破坏,所有应该关注的当代文化成长场域,如种族、民族性、性别差异、城乡的阶级差异性、悠闲文化的生活美学等等丰富的当代文化面向基本上难以存在。

  历史渊源中的心灵之殇

  这种对于文化的态度实际上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到“文革”结束,在对待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的基本原则引领下,精神文化的独立价值被迅速抛弃,政治上的“封建糟粕”和文化上的“食古不化”这两项对称的罪名使人们在文化价值观念上产生了断裂和扭曲。最普遍的结果是,在对考古文物的阐释中都必定要加入意识形态的成分,以表明“古为今用”的胜利。

  这种观念发展到登峰造极,便是“文革”时期的“破四旧”运动和文化大破坏。中国大地上的文物遗产在“文革”时期遭到极大的破坏,这是不容否定的历史事实。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篇题为《“文革”期间被破坏的部分文物名单》的帖子吸引了许多网民,从历史事实的角度来看,这份“名单”无疑既不全面、也有不少讹误之处,但是从各种跟帖中却能发现“文革”在国民历史记忆中留下的伤痕之深。与“文革”对文物的直接毁坏相比,更严重的还是造成了一代人心灵中更深的反智、反文化伤痕。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在欢呼文化劫难的结束之时,很少人会意识到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将变得更复杂、更困难。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物开始在国际市场热起来,文物盗掘、贩卖和走私的狂潮席卷中国大地。据不完全统计,仅近几年发生在全国各地的盗挖古墓案就有10多万起,被毁古墓20余万座。不用说,这种破坏的程度已经不是“文革”的“破四旧”所能相比的。造成文物劫难的另一种狂潮是,大规模的城乡开发工程中无数有历史文物价值的老建筑、原生态文化环境的急剧消失,有专家认为这种因建设而付出的破坏代价更是远远超过了“文革”的破坏。

  在这种历史渊源影响下,眼下的争夺名人故里及其旅游开发热潮,是以一种更为宏大的口号(如城市发展战略、经济文化发展规划等等)来实施,其所动员的公共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是前所未有的,而在建设的名义下实现的原生态文化破坏更是前所未有的。由于在发展观念上的迷失,中国人心灵中的反文化、反智倾向实际上变得更为激烈,但是由于“文化发展”的包装而使人不自知。这种深入心灵的伤害表现为对文化的遥深旨趣的无知、对前所未有的文化摧残行为的麻木和对权贵集团利益分肥的分一杯羹心态。 

  呼唤文化遗产的守护者

  只有真正的浪漫主义者才能深深地懂得名人故里的精神价值,他(她)们所产生的名人眷恋之情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内心感受的眷恋。如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说的所有那些“房子”、“井”、“塔尖”甚至一件衣服和一件长袍都有无穷的意味,都有丰盛的人性蕴涵。里尔克的“最后一瞥之恋”,是在最简单的与往昔相联系的物事中重温人性的一切。这是认识名人故里文化真正魅力的首要精神路径。

  用理性的思路看,往昔的魅力和守护者的最后一瞥的核心就是文化价值观问题。真正在人类历史上产生巨大文化感召力的名人,其精神遗产首先是使人们认识人类的命运与文化价值观的紧密关系,使人类不断从文化价值观中吸取养分,提升自己。美国著名的城市文化史家刘易斯8226;芒福德说:最初城市是神灵的家园,后来城市成为了改造人类自身的场所;人类以城市作为阶梯,一步步地提升自己、丰富自己;人类的城市要化力为形、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物为鲜活的艺术形象、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新。我认为这段话也是对名人故里文化价值的最好概括,关键的相通之处是敬畏、升华和爱。

  在今天,谁是名人故里文化遗产的守护人?显然不可能是怀有强烈利益驱动的官员、商人、建筑设计师、学者等等,也难以是那些居于社会最底层、被每日生计压迫着的劳苦人。从近年来中国社会悄然兴起的公益维权运动来看,新一代的知识人、媒体人、网友等等应该是守护精神家园的核心群体。他(她)们必须从内到外地拥有对文化遗产的感情和信仰,才能真正走上看护人之路。

  真正的看护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一个真实的悖论:哪里有破坏的力量,哪里就会产生保护的力量。每一次拆迁、每一次对文化的破坏,都催生出新的保护者,产生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的守护人,这是近几年城市拆迁中的文化景观。这些年轻人并不需要说出多少理由来证明自己,也不一定总是为了保护一砖一瓦而挺身而出、到处疲于奔命;他(她)们只是把自己的心灵变成无边的容器,无处不在地去吸纳有关历史文化的记忆。

 名人故里 名人故里开发中的文化之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9173.html

更多阅读

后宫戏中的巅峰之作《后宫·甄嬛传》 后宫甄嬛传小游戏

后宫戏中的巅峰之作《后宫·甄嬛传》文/凌云子利用“五一”假期,我终于一口气看完了电视剧《后宫·甄嬛传》。这是由流潋紫原创的网络小说《后宫·甄嬛传》改编而成的,由著名导演郑晓龙执导。前段时间后宫戏火爆银屏,像《宫心计》

国学中的管理之道 2016国学素养答案

之前,看的有关管理的书基本都是外国人写的,给人感觉行动力很强,但文化底蕴不足,让人有时无法适从,跟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思维有很大不同,看了翟教授的《国学中的管理之道》才对中国古代智慧有了一点点的了解,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特别

声明:《名人故里 名人故里开发中的文化之殇》为网友好小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