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合格投资者 投资者“垂涎”中药市场](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040878771283.jpeg)
在上海中药制药一厂(Shanghai No. 1 TCM factory),引人注目的不是压力控制室里在身着白大褂的技师监督下、从锃亮的机器里生产出的棕色小药丸,而是药品的成份。
和所有西方制药企业一样,联合投资方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SHPL)生产包装精美的高质量盒装药品,上面附有全息图以防假冒。而药品的成份包括麝香、橘皮和牛黄。
SHPL是和记黄埔有限公司(Hutchison Whampoa)旗下的业务,和黄是香港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SHPL正在利用市场对传统中药需求猛增的机会,传统中药正吸引着国内外的企业和投资者。
和黄药业总经理周俊杰表示,与中国迅速壮大的西药市场一样,传统中药市场也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今年上半年,和黄药业的销售额增长了三分之一,至1800万美元。
本地制药业分析师称,估算市场规模不太容易,因为这既包括没有处方而开出的“自制”药品,也包括相同药品的现代丸剂。
医疗咨询机构IMS称,过去10年,传统中药在中国医药市场的份额已从1%上升到11%,如今年销售额逾25亿美元。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The Chines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表示,传统中药占总体药品市场的36%。
就其本质而言,传统中药难以投入大规模生产。患者需要与医生进行单独会诊,医生会开出针对病情的草药方子。医生自己采摘并配制这些药物。
中国科学院(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上海药物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研究所副所长叶阳向记者比划医生近期给他开的这样一方药:满满的一页纸上,写着几十种草药。这些药装在一个袋子里,他需要把它们熬制成深色的苦味汤剂饮用。
他讲一口流利的英文,并熟谙西方科学方法,但他辩称,传统中药在疾病防治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不仅是在中国。他表示:“如果一种药物是中国人的,它也可以是全世界人民的”。他指出,虽然西药可能对急性病有较好的疗效,但传统中药更适宜于慢性病的治疗,几千年的使用证明了它的安全性。
然而,通常要进行严格的临床试验、分别检测每一个新分子的西方监管要求,阻碍了含有数百种成份的天然药品的审批。
这有助于解释同济堂药业(Tongjitang Chinese Medicines)等企业在国际扩张方面为何行动缓慢。同济堂于2007年在纽约证交所(NYSE)上市,但目前计划回购其表现不佳的股票,该公司拟向美国监管机构提出的基于传统中药的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申请已被拖延。
而在中国,传统中药正大行其道。从业者能够克服对于批量生产的疑虑,并且认识到,不是为病人量身定制的标准化药剂量可能会有疗效。
为了提高中药质量和成份的一致性、防止对濒危草药的“乱挖乱采”,中国政府也出台了更加严格的监管标准。以SHPL与国有的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Shanghai Pharmaceuticals)合资拥有的药厂为例,销量最好的心绞痛药物麝香保心丸,已将其成分中的天然麝香换成了人造麝香。
传统中药的增长背后,有着强有力的经济原因。随着中国变得更加富裕,对各类药品的需求也更大。尽管并非所有草药都价格低廉,但是普通中药产品还是比西药更便宜。而中药需要长期服用,这(给制药厂商)带来了可持续的销售前景。
周俊杰表示,中国政府支持使用传统中药,以此作为一种降低医疗成本的方式。在中国近期发布的基本药物目录中,传统药物占到了三分之一,确保大量报销符合每年的限额。
但Monitor Group的医疗专家乔治8226;巴德(George Baeder)警告称,对待中药和西药,中国不是采取一种“两者皆可”的态度。
“政府认为传统中药在某些情况下更有效”,他指出。
叶阳表示,有关部门已经与欧洲和亚洲监管机构进行了一些探讨,探求在其本地市场批准更多传统中药的可能性。
和黄的另一家子公司正在香港、法国、英国通过高端市场品牌Sen和门店销售传统中药。
传统中药似乎遵循着古老的医疗准则:不损害病人健康。对于其投资人来说,这也在创造着越来越多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