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当世界银行(World Bank)首次在华发行人民币债券时,大部分人认为,那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象征性行为,所谓的“熊猫债券”(Panda bonds)若要流行还需要花上很多年。
他们是正确的。即便上周麦当劳(McDonald‘s)的人民币债券发行,也没有改变这一点。
自2005年以来,世界银行(通过其资本投资部门国际金融公司IFC)、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以及一两家国际银行已经、或即将在中国发行少量人民币债券。
在香港,情况略微更令人兴奋些。汇丰(HSBC)、渣打(Standard Chartered)等银行,以及中国高速公路基建公司合和实业(Hopewell)都已发行过人民币债券。
不过,自从2007年以来,香港年轻的人民币债券市场仅有过14次发行,发行总额小于400亿元人民币。并且,大部分发行机构都是中国国有企业,如中国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和中国进出口银行(Export-Import Bank of China),甚至是中国财政部。
因此,上周四,当麦当劳成为第一家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跨国公司时,还是吸引了相当多的关注。
麦当劳在中国有超过1100家餐厅,6万员工。此次,该公司向机构和专业投资者发行了价值2亿元人民币(合2900万美元)的3年期债券。
该债券将为投资者带来的年利率仅为3%。
相比之下,麦当劳上月末发行的另一笔价值7.5亿美元的债券年利率为3.5%。而有分析师称,3%的年利率已经是任何美国公司在过去15年来支付的最低利率。
尽管利率较低,但本次香港发行的撮合机构表示,投资者的需求仍然非常庞大,这主要是因为对于外国投资者而言,几乎没有任何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可供选择,而3%的利率仍然要比把手中的人民币存在银行的收益高很多。
那么,为什么跨国公司不纷纷涌向新兴的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甚至是大陆的人民币债券市场(那里的利率也相对较低),来满足自己的融资需求呢?
首先,中国的货币不可自由兑换。人民币存款额尚不及香港银行存款总额的2%,大概为850亿元人民币左右。
其次,通过发债筹集到的人民币只能在中国境内使用。而且,只有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在个案基础上批准所有的人民币流入后,一家公司才能在人民币债券市场上筹资。
在中国大陆,要得到政府的许可更难。想在大陆市场发行债券的公司,不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必须跨越许多行政障碍。
当被问及麦当劳为何在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上筹资规模甚至不到3000万美元时,一位知情人士承认,此次发行主要是为了取悦中国政府,提升这家汉堡连锁店在本地区的知名度。
只要北京继续牢牢控制资本账户,同时小心限制境外人民币债券发行所得的流入,一个繁荣的熊猫债券市场就依然是一场难以触及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