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汉克时代是外包吗 后危机时代的服务外包(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04364974900.jpeg)
美国东部时间7月7日上午9点30分,海辉软件执行董事长孙振耀及其高层管理团队、大连市政府相关领导以及包括GE、GGV在内的主要投资商悉数站在了纳斯达克新股开盘敲钟仪式现场。
这是继2007年底文思创新在纽交所主板上市后,近三年来第一家成功实现海外上市的中国服务外包企业。两次钟声之间,以金融危机为间隔,仿佛跨越了两个世纪。海辉软件上市,只是近两年来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走向海外资本市场一个开始。7月20日,柯莱特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交易,融资1.47亿美元。
海辉和柯莱特的上市,只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快速增长的一个缩影。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并没有像人们担心的那样成为中国的服务外包企业的灭顶之灾,相反由于国内市场的需求增长及政府支持等因素,金融危机不但没有阻碍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反而有了更多的机会。有机构分析,2009年中国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到236亿美元,同比增长21%,中国服务外包市场将保持23%的年复合增长率,2012年将达到433亿美元。
业务增长在国内
连日来,细心的人们注意到,久未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方正集团以两条制作精良的形象广告出现在了很多媒体上。这两条广告分别是《医疗篇》和《地铁篇》,广告主推的方正地铁售检票系统和方正医疗信息管理系统都是方正国际的行业解决方案。这是今年3月,方正国际将总部从日本东京回迁到了苏州后,第一次展示其核心产品。
方正国际可以说是中国服务外包企业中的另类。上世纪90年代,方正出版系统已经占领了海内外绝大部分中文报业和印刷出版市场,但北大方正集团的创始人王选认为,只有开发出非中文出版系统,打入发达国家市场,才算真正走向了国际市场。1996年3月,受王选教授之托,管祥红来到日本创立日本方正,开拓日文印刷出版市场,这就是方正国际的前身。
目前,方正国际除了在出版、传统印刷媒体行业的优势外,还依托王选教授主持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及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一步步进军东南亚、日本及北美市场。管祥红说,现在日本的各大报社、出版社基本上都是方正国际的客户。在其营收中,60%的收入得益于这套系统。正是在此基础上,方正国际开拓了医疗、金融、交通、教育等行业,成为一家提供整体行业解决方案及完善的产品解决方案的ITO、BPO服务供应商。
十几年之后,方正国际在苏州设立国内总部,管祥红认为关键原因是我国软件市场的长期成长性。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深入与提速,国内软件产业呈现平稳增长态势,2009年实现业务收入9513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软件技术服务增势突出,全年完成软件技术服务收入2126.3亿元,同比增长31.4%。
如此快速增长的市场不仅仅是方正国际位置动心,也吸引了全球眼球。比如,去年IBM就将企业咨询服务部的保险行业的整个团队从美国总部搬到了中国,以中国为主战场服务全球市场。据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 Re) 的预测显示,中国在2025年将成为全球仅次于英美之后的第三大保险市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发展最快的新兴保险市场,虽然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对中国的保险行业产生直接冲击,但很多负面的因素已经显示了未来更加严峻的局势,保险企业业务发展侧重点已从增加收入转移到成本控制,同时研究潜在的并购机会,在新的业务领域内重新考虑业务流程外包,这对服务外包企业来讲意味着巨大的机会。
软通动力银行保险金融事业群副总裁赵捷表示过去一年中中国本土企业的业务量增长最大,金融危机对他们来说更多是机会。一些中国的国内银行陆续将他们的亚太区软件、信息平台测试业务外包出来,这消弭了日韩市场因为汇率等问题带来的业务萎缩。有研究报告认为“平均来说,中国外包提供商约47%的收入来自国内买家。仅21%的收入来自日本和韩国,29%来自美国和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