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耗:组织的隐性杀手



 文/ 杨舟毅

  最近,新版的《三国》可以说是闹的沸沸腾腾。看

    的人很多,看的角度也很多。我也跟着大家一起看了,现在将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下。《三国》里面有很多经典的人物,但是我要说的不是曹操、不是刘备、不是孙权、更不是袁绍,我要说的是袁绍手下的几个军师。

  在《三国》中,袁绍最开始有三个军师,分别是许攸、田丰和郭维。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在《官渡之战》中,当袁绍决定起兵讨伐曹操的时候,田丰因为谏言太多已经被关,就剩下许攸和郭维了。表面上曹操与袁绍还在喝茶谈论,其实曹操使用的是缓兵计策,尽量拖延时间,而让自己的其他兵力能有更多的时间从袁绍的后背进行包抄。此时许攸已经看出有问题了,建议袁绍的三个公子马上起兵开始攻打曹操,但是郭维的看法是先不要动,并举例说曹操与袁绍谈判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袁绍正占上风,最后由于两位军师意见的不统一使袁绍错过了攻打曹操的大好机会,为袁绍的大败奠定了基础。

  当袁绍大败后回到营地时,许攸带兵去查看了曹操的营地,发现了曹操的弱点─—粮草不足了。当许攸准备给袁绍汇报时,郭维却对袁绍说,许攸自己储备了一些粮草,并说许攸以前是曹操的老乡,这使袁绍对许攸产生了很大的不满。而此时郭维又举例说在讨伐之前,田丰就多次告诉袁绍攻打曹操的一些注意事项,因为袁绍没有听取而导致袁绍出现了失败,并建议释放田丰并委以重任,而此时许攸的看法是此人不能久留,袁绍在许攸和郭维的左右中最后选择了将田丰杀害。

  当田丰知道自己肯定是死定了,在自杀之前给袁绍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说肯定是许攸在袁绍的面前说自己有问题而导致袁绍要杀他,并说许攸和曹操是老乡,且在一段时间中和曹操进行过信息的传递,有反叛之心。而此信却是由郭维当着许攸和袁绍的面念出来的。在袁绍大败的时候,念此信使袁绍对许攸失去了任何的信任,最后许攸选择离开了袁绍并投奔了曹操,在后来的战役中因为许攸提供的信息使袁绍大败。

  从以上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许攸、田丰和郭维其实是在进行窝里斗,并且为了自己能够被信任,不惜牺牲大局。而这些,我们现在把他们叫做“内耗”,这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经常看见的现象,往往很多时候同一级别的人为了使领导相信自己,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笔者总结了一下,企业里面的“内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很多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很多喜欢内耗的人往往使用的是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二、相互猜疑,互相拆台

  看见一件事情没有在自己的手上完成就开始互相拆台。

  三、人人相轻

  内耗者使用的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策略。

  四、疑心大,不诚信

  内耗者往往散布谣言,使办理事情的人遭受打击,并损害他人的信誉等。

  五、蔑视制度,并打制度的檫边球

  内耗者研究制度中的问题,并在制度没有规定死的地方来做文章。

  六、敏感度太高

  看见某一项事情将要发生的时候,就敏感的认为此事情一旦成功对自己带来的影响。

  七、推卸责任

  看见某一项事情将要成功的时候,不是帮忙,而是告诉别人此时有那些问题,需要小心,并在提供建议的时候说明白此时不关我的事情,我就适当的帮你看看,出了问题我不承担任何责任。

 内耗:组织的隐性杀手
  以上是“内耗”者常见的行为,那么如何来治理组织的“内耗”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从时间上控制内耗进程

  忙起来就没有时间说三道四,在压力,下工作任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手段。每天事情忙不过来,您可以看看国外的IT公司员工上班时紧张的状况,时常忙得连上洗手间都在小跑,他们就没有时间去搞内耗。

  2、从范围上限制内耗的扩散

  既然在时间上可以限制,当然在空间上也可以隔离。限制其领导的部门的权利扩展,限制其活动范围,这也是防止内耗的隔离办法。

  3、从利益机制上让内耗者失望

  喜欢内耗的人一定有自己的利益期望值,如果他插手别人的事情没有利益,如果他搬弄是非的结果是适得其反,他自己就不得不偃旗息鼓。

  4、持之以恒是解决内耗的惯性力量

  不要以为一次性地制定很多制度就可以根除内耗土壤。今天解决了问题,明天情况发生变化,如果不能及时完善相关制度,就又有人出来“钻空子”,怕吃亏而争先恐后的内耗心理每时每刻都有可能被引燃。因此,要意识到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经常调查研究,修补相关政策的漏洞,要听取那些自认为吃亏了的人的意见,分析他们的说法是否有道理,同时再听听反对方的意见,这样就找到了时时刻刻、长久遏止内耗的办法。

  5、合理的分工从岗位设计上解决内耗

  将对某一项事情有特殊能力的人放在相对应的岗位上去,这样减少其咨询和寻求帮助的环节,这样可以比较好的控制和解决内耗问题。

  6、领导在布置工作的时候充分考虑问题点

  很多领导在布置一项工作的时候会事先考虑跟自己时间较长的人,因为他比较信任,但是其实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并没有充分的考虑执行者是否是此方面的能手,然后后面来一句,某某全力的协助,就这个“协办”就出问题了,协办的人其实才是真正能做成此事的,而主办的人就起一个组织能力,如果主办者不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的话,协办的就开始出问题了,这样内耗也就出现了。

  7、领导发现有内耗现象及时沟通并处理。

  很多领导看见了内耗也不说,并美其名曰的说是要看看到底谁能表现出更高的能力,但是请领导记住,这些内耗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它是要牺牲企业利益的,同时也会牺牲部门信誉度的,更会给企业带来很不好的习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9662.html

更多阅读

何新共济会:全球资本主义世界性结盟组织的核心

何新 共济会:全球资本主义世界性结盟组织的核心(1)本书披露了一个全球性资本主义核心领导组织——共济会的秘密。本书提供的国际资料可以证明,资产阶级不是一个抽象名词,也不是分散的商业性经济人。发达国家最富有的资产阶级上层精英

盘点:FEMEN女权组织的2013图

盘点:FEMEN的2013(图)乌克兰女权组织“FEMEN”由奥克萨娜·莎蔲、安娜·荷索尔和萨莎·舍甫琴科三名女孩在2008年创立,这个如今已拥有300多位年轻女性成员(组织内部也有少部分男性成员)的组织目标是“培养乌克兰年轻女性的领导能力、智慧

解析《高层饭局》1:组织内外的人脉图谱

还记得我们刚刚步入职场的时候,前辈们语重心长地说:“不要只顾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后来我们才发现,抬着头才能拉车,低下头才能看得见路。在我们身处的职场环境中,有着千条万条隐藏着的线,你能画出自己所在组织的人脉图谱吗?今起,将陆续

民营企业管理: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斯蒂芬·P·罗宾斯博士《组织行为学》一书第五篇第十八章“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的“推行有计划的变革”一节中说:“对于多数企业变革来说,高层管理者越来越求助于临时的外部管理咨询公司,他们具有严格的理论与方法的专业知识

互联网创业:动态虚拟组织的管理

黄亮新: 又到了我们周日互联网沙龙分享时间,现在有请BFIC的创始人潘新给各位分享互联网创业:动态虚拟组织的管理。潘新对于互联网创业和管理有很多独到的见解,给我很多启发。 潘新: 谢谢黄亮新,谢谢各位互联网创业者,谢谢cctv, mtv,谢谢

声明:《内耗:组织的隐性杀手》为网友用奋斗去征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