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督导工作底稿 工作持续力



PART1开篇  我们工作啊,但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们是不是太忙了?工作没完没了,上下关系错综复杂,办公室政治焦心,忙到没时间看父母、生孩子。

“忙”也可以成为好理由,推掉朋友聚会只需一句“我太忙了”,大家就纷纷表示理解、献上同情。改天吧,改天你不忙,他又忙起来了。没办法,忙人意味着成功啊。

忙就忙吧,忙碌能让我们踏实也好。但怎么越忙,我们却越“茫”起来了呢?忙人增多,抱怨也增多。把自己捆在工作的战车上,滚滚向前,间歇的一刻突然想起,这都是图什么啊?!

我们生活在一个喧嚣和躁动的时代,从历史上看,每个时代都有名利的“套中人”,但都不像现在这样,有这么多的自由,却有这么多混乱的价值观,这么多的不安和焦虑。

20 世纪上半叶,当人们为机器、科学、自由欢呼时,已经有另一些人在狂欢中嗅出了危险的信号。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更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

我们的工作重点变成了获取信息,这让人几乎可以无止境地工作下去。我们的信仰被分解,给我们自由去找寻人生的意义又实在辛苦。更大的问题是,我们最大的梦想似乎就是“成功”了,成功催促人们去竞争、去算计,却把人和人之间互助和认可的力量轻视了,把“他人”——这个最大的精神源泉和信息源泉轻视了。况且,成功又是什么呢?

让人在虚无和疲惫中工作是残忍的,这无异于规劝一个怀着必死之心的人为他人生存下去。时代不可逆转,我们只能向前。现在正是怀疑的时刻,是剥开自己、细细考量的时刻。

在这个炎炎夏日,我们为你奉上一些曾在“意义”这个蚕茧中苦苦折磨自己,又最终破茧而出的人写就的清凉小品。其实大问题并不一定是泥沼,它是每个人都可以直面的。

我们的工作到底为了什么?有什么值得我们去辛苦劳作?怎样看待自己的压力和欲望?办公室政治是不是只能耗损我们的能量?幸福又能不能设计?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人气社会观察者姜尚中对转折点社会的解读

如果你也被烦恼所困

“我们生活在充满自由、独立、自我的当代社会,将不得不付出忍受寂寞的代价。”

——夏目漱石

当代社会信息丰富、信仰多元,似乎给了年轻人极大的空间和自由,给了个体最大的选择权。但为什么我们还觉得这样苦恼和焦虑?为什么我们很难建立起与他人互信的关系?

姜尚中把这个时代称为“工作的冰河期”,他希望从历史和哲学中为当代年轻人的烦恼寻找注解。

文/姜尚中

“湛蓝的夜空星罗棋布,而人生的烦恼恰似那星汉无数”,这就是我妈妈当年含泪吟唱的《阿里郎》中的一段歌词。妈妈的一生充满坎坷,烦恼无时不在。享年80 岁的妈妈可说是饱尝了人间的艰辛,晚年往往是在回顾其昔日的苦涩生涯中入睡的。

如今回想起来,妈妈当年所面对的烦恼,真可说是苦海无边。也许妈妈活出了其人生价值,因为在我看来,妈妈虽然终生烦恼缠身,她却始终没有认为生命是乏味的。

但如今却很难再看到这样的传统和信念的余韵了。不仅是烦恼重重,似乎星星也不再闪耀了。烦恼或曰苦恼,除了“灾难”以外没有任何意义,也与价值毫无关系。

当代社会的特点是“自由”的扩展与全球化齐头并进。如今谁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众多的信息,也可自由地参加这样那样的组织,或得到这样那样的享受。因此,乍一看自由好像无处不在。但是自由并没有让我们产生与此相应的幸福感、满足感和安心感,相反,从容似乎离人们越来越远了。原先人与人的关系恰如一个美好的共同体,而市场经济却使得这一关系不复存在。人与人的关系也绷得越来越紧,彼此都像乌眼鸡似的。

到底为何会这样呢?又如何面对孤独、信仰、价值观等终极问题?

孤独的烦恼,“自我”的代价

现在有很多“自我”的年轻人啊,觉得孤独和四处碰壁。其实每个人在年轻时,面对来自命运不可抗拒的力量,认识到自己和他人不同后,都会思考“我是谁”的问题,这就是“自我意识”。

然而“自我”稍不注意就会变化成“自我中心主义”,两者截然不同,后者是指根本不顾他人的心情和感受,始终只考虑自己的事。

我也曾经历这样的阶段,看上去是个很青涩的小伙子,实际上却一步也不愿走出自己的“小天地”,总是坐井观天,怀疑一切,只是热衷于自己的事情。

所谓自我也可说就是自尊心,是自私,即始终突出自己,处处保护自己,或者是不愿被别人否定。别人同样也有自我的问题,也要突出自己,保护自己,也不希望被别人否定。如大家都这么考虑问题的话,那就根本无法交往了。那么,在自我膨胀后,该如何止住它呢?精神病理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的卡尔·雅斯贝斯曾这样说:“构建‘自己的小天地’,必然走向幻灭。”

谁都会认为只有将自己的小天地构建得结实一些,把墙垒得高一些,自己才能站立,才能保护好自己,或曰使自己变得强大一些。然而,这是误解,因为即使构建了“自己的小天地”,自己也是站立不起来的。

说到底,这一思维方式就是自我仅存在于和别人的关系之中。也就是说,“我”仅存在于同他人的关系之中。唯一的办法是“相互认可”,只有与他人相互认可,才能使自我成立。

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认可,自己就必须有为他人豁出去的思想准备。

要想与他人建立联系,不是你告诉对方自己想建立联系就可以做到的,那该怎么做呢?夏目漱石在《心》这部小说中,告诉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那就是“认真”二字。

如今“认真”这个词似乎不是被作为褒义词使用的。“你很认真哦”,往往带有不屑的语感。不过,我很喜欢这个词,在什么都只是做表面文章的当今社会,“认真”显然与众不同。

 持续督导工作底稿 工作持续力

认真地烦恼,真诚地与他人交往,这么坚持下去也许能取得某些突破。总之,对自己的烦恼要寻根究底,不断探寻下去,终将会曲径通幽,找到与他人相会的场所。

做事不能马马虎虎,更不能将“自我”与“自我中心主义”混为一谈,没完没了地强调“我”。

虚无的烦恼,我该如何选择

如今已是数码和科技万能的时代,所有非科学的东西似乎都失去了存在价值,而稀奇古怪的东西到处泛滥。什么前世、来世、通灵、临死体验、超自然现象……只要稍稍注意我们的周围,包括新宗教在内,被称为“精神寄托”之类的东西几乎层出不穷。

沉湎于这类精神寄托的人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尽管每个人的沉湎程度不一样,但至少说明如今人们的精神世界已处于一筹莫展的境地。

过去一直说“心诚则灵”。但究竟信仰什么才好?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对生活在当今世界的我们来说,之所以产生如此之多的精神层面的问题,不就是因为我们什么都不信了吗?

信仰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与“对什么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这一现代才产生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现代以前,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宗教”都非常流行。宗教就是一切,宗教的英语是religion,来源于拉丁语的religion,其原意是制度化的宗教。也就是说,宗教并非是供个人信仰的,而是供个人所属的社会所信仰的。

当时社会共同体的生存方式,决定了那时的人们不可能对宗教发出疑虑,这样也就不会产生“我应该信仰什么才好”的问题。应该说,那是很幸运的。因为这样人就不必对其一生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发出疑问,自己来探索其意义了。例如,我为什么会生在这个世界上?我为什么那么不幸?我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要尊敬他人?为什么必须劳作?死意味着什么……对这类问题,答案早就准备好了,一切都被自然地赋予了意义。恰如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会自动吸收营养一样。

如今人们已不再像过去的人们那样,如饥似渴地探索人生的意义了。只要有吃有喝就满足了,就这样了此一生。

现在我们会说那时的人们都生活在迷信中;或是认为那时的人们没有自由,非常不幸。其实这是马后炮。因为当时的人们并非那么不幸。

反过来也可以说,在现代以前,人们信仰什么、如何了解事物的意义这些问题,都被“信仰”所掩盖了。进入现代以后,信仰被颠覆了,一切都需要“个人”做出判断,难以解决的苦恼便接踵而来了。

不再笃信宗教,思考自己所做的一切和将要做的一切的意义,这是非常苛刻的要求。不论我们要做出什么选择,都会有一个如何面对自我的问题,即要让自己的无知、愚蠢、丑陋、狡黠和怯懦充分曝光。关于这一问题,人们常听到的说法是不对的,即不是“现在的人没有精神世界”,而是,过去的人精神世界所剩无几——这或许有些自相矛盾。

上述那种说法对有些人会形成沉重的负担,有的人甚至会不堪承受其压力。因此,作为精神寄托,人还是需要某种宗教的。

在韦伯和夏目漱石的著作中,“个人”问题比比皆是。此后,这一问题不断发酵,几乎已到了极限状态。在媒体中,“个人”也成为关键词,诸如“个人时代”、“个人自由”和“个人信息”等,满眼皆是个人。

与此相应,人的精神层面也显得相当脆弱。完全碎片化的个人被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和庞大的媒体中,人们根本不知道该相信什么好,也没有什么可相信的,显得很无助。

正由于这一原因,为了消除虚无感,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会对诸如神灵这类疑似宗教很着迷。实际上,如今的人们并没有单纯到会乐此不疲、全身心投入的程度。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如此喜欢诸如Walkman 或iPod之类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组合的“迷你宗教”。再重复我在一开始就说过的话:信不信是完全自由的。总而言之,所谓的“相信”并非指相信其他什么,而是“相信自己”。

简单地说,就是“一人一教”,“自己就是教祖”。

人的一生,实际上就是不断选择自己该干什么的一个过程。为了顺利走完人生之路,人们总要信仰什么,以便从中找到答案。正因为人是有血有肉的,所以往往会感到困惑和畏缩。比如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双方应建立怎样的关系?当不了解对方的想法时,又该如何是好?该不该生孩子?遇到困难时,该怎样克服?当疾病缠身时,又该如何面对死亡?

不论是否意识到,人都是从自己所信仰的角度来理解世界的。如果不能准确把握意义,人就很难生存下去。

对此有几个方法:信奉疑似宗教当然是一个方法;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让自己的心灵得以慰藉,渡过危机。总而言之,只要采用可以接受的方式,能够过得下去就行了;或者一开始什么也不想,只要能过下去不惜降低要求,这也不失为一个方法。

如果上述种种方法均不奏效,什么也靠不住的话,那就只有像夏目漱石和韦伯那样,相信自己的理智,硬是与自己过不去。这样生存下去,是很痛苦的。说得极端一点,那就等于头上悬着一柄剑,不知什么时候会扎在自己头上;弄得不好也许会发疯。

我对夏目漱石和韦伯尤感敬佩,就是因为这一缘故。他们都是独自一人,不断地挑战“自我”和“信什么好”这类近代以来就存在的难题,对自己的理性坚信不疑。

我唠叨了这么多,自己又怎样呢?也只能相信自己。既然是“一人一教”,那就相信自己的理性吧。所谓“心诚则灵”,说到底就是这个意思,并非是祈求超自然力量之类的外在力量吧。

“信息碎片”的烦恼,我该信什么?

有一档电视节目名叫《自以为知道》。每每看到这一说法,我就会感到,如今社会上所说的“知识”似乎全都是这一类,也就是“我以为”、“我觉得”。

与此相关联,如今人们对“知道”和“不知道”变得敏感起来,这是很奇怪的。当被问及“你知道××吗”时,如回答“不知道”似乎是很难为情的事。如果直截了当地说“不知道”,对方就会惊讶:“连这都不知道?”这显然是将了解大量信息与掌握知识混为一谈了。我想,不希望因为不知道什么而被人产生看法的,应该不只是我一个人。

当然,“无所不知的博学家”固然很好,但我认为,“博闻多识”、“信息通”与“知识”并不画等号。在英语中,know 与think 并不是一回事,而information 与intelligence 也不是同义词。

假设有一个对操作电脑十分在行的小学生,代其不擅长电脑的父亲制订了一份旅行计划。孩子转眼间便收集了交通方式、住宿和目的地的相关信息,并打印出来。我们显然不能说这个孩子的知识水平高于其父亲。事情就是如此。

擅长信息处理技术是否意味着掌握了知识呢?我并不觉得电脑玩得转的年轻人中,有些人会给人印象过于少年老成。他们或许是因为缺乏探索的热情,或许是因为没有强烈的好奇心,抑或是因为在开始时就预见了结果而半途中止了。我觉得,这是因为他们将事物因果关系的几种模式作为“信息”存储了起来。

人的理性,除了学识和教养这些因素以外,本来还应包括人际关系和伦理观,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可是,后来这些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了,而这又与科技的发达密切相关。被分解后,某些部分不断膨胀,从而出现了今天这样的状况。

在19 世纪末,马克斯·韦伯就竭尽全力探索人的理性加速支离破碎的过程。他将文明片面地促进人的理性化归纳为理智化,人们不再指望获取综合的、和谐的知识,这是唯理的理性化的必然“归宿”。

在《以学术< 科学> 为业》一文中,韦伯如此写道:

“我们都认为,自己比蒙昧社会要进步得多,对自己生活的了解要远远超过美国的土著居民。可是,这一想法是错误的。我们都知道怎么乘坐电车,上车时也不会犹豫,径直向目的地驶去。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车辆是按照怎样的机制运行的。可是,在蒙昧社会,人们对应如何使用自己的工具比我们要清楚得多。因此,理智化和理性化并未增加我们与自己生活有关的知识。

而且,就高度发达的医学而言,也是如此。

医生均是竭尽全力为病人治病,延长其生命。即便是病人希望放弃治疗从而终止痛苦,病人的家属也这样考虑,或者病人因为穷而根本无力支付医疗费,医生都照救不误。也就是说,科学对这种行为的终极的、本来的意义是不会有什么答案的。”

广义的人类知识应该包括真善美这三个部分。直到18 世纪的康德时期,还有着包括上述三个内容的理想的“完整人格的知识”。

康德先后推出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著作。在这些著作中,涉及了“应该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和“应该喜欢什么”这些问题。康德是从一个和谐的整体论述这些问题的。但随着科学与理性化的进展,这些都相继成为碎片。

人类在科学中发现了客观世界,并通过其因果关系来认识社会。过去还很有意义的传统和风俗、宗教和形而上学等“非科学”部分,就陆续被剔除出去了。

仅认可科学的因果关系的世界,显然与康德所思考的世界不是同一回事。在康德看来,天顶在人们的头上,天体当然有其运行规律。与此相应的是,在至高无上的人类社会,人的内心世界同样也有其规律。前者是自然界的规律,而后者则是人类社会的道德法则。

然而,时代毁坏了这样的关系。科学告诉人们的,与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些层面的内容毫无关系。

韦伯所预测的,可以说就是“唯脑论社会”。这是日本解剖学家养老孟司所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不仅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就是语言、意识等人的所有行为都与脑器官的构造相对应,即所有问题都与脑有关。而目前,越来越成为一个毫无节制的、以人为主的、无厘头的信息泛滥成灾的社会。它与自然界的规律毫无关系,为所欲为的人通过其大脑,可以随意组合世界。

这不就是今天我们身边的社会吗?例如在自己家里,通过电脑,可以了解到外国正在发生的事件现场情况,这就使得距离和国界不再有意义。全天24 小时都可以从取款机上取钱购物,那昼夜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通过呼吸机等设施可以无限延长人的生命的话,那死亡的意义也不复存在了。唯脑论社会正在成为现实。

在这样的社会中,我们该信奉怎样的知识,或者说该如何选择呢?

实际上,每每虑及此事,我就会想起妈妈。她是一个恪守古老的宗教传统和习惯的人。从一年四季的耕作稼穑、生活起居,到各种红白喜事,所有这一切她都按老黄历行事。令人惊讶的是,这一切居然均与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是完全合拍的。我从中深受启迪。

例如,什么时候捕捞的蛤蜊含沙少而肥壮,什么时候采的草药容易见效。这些来自于生活的知识正在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

当今这个社会,原先的各种边界正在逐步淡出,各种信息如洪水般泛滥。确实,人的大脑潜能是无法估量的,随着其能量的不断开发,我们就会任意创造出一个没有国界的世界。

但是,人的肉体和精神是有极限的。因此,正确的做法也许不是无限加以扩展,而是予以适当限制。当然,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世界仍不是封闭的,而是继续开放,并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其范围。对这个大千世界的种种奥秘,人类已多有了解。

这既非“反科学”,也不是某种意义上的“不科学”。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人们应该知道什么这一问题,与人们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是密切相关的。也许我们应重新审视这样的问题:我们应具备怎样的知识?我们应建立怎样的社会?

 

工作者时间轴

现代工作者的许多压力是从变成“知识工作者”开始的,用知识而非体力工作,需要知识工作者投入更多额外劳动、工作时间更长,还需要不断得到外界的新鲜刺激。德鲁克发现“知识工作者”这个概念已经有50 年了,但工作环境和价值观却似乎越来越不适宜他们的成长了……

1901-1910 年 体力劳动者

1870年到1900年,美国工人的周工资30年几乎没有变化。职业分工不分贵贱、荣辱与共。不过,这10年间,产业社会发生巨变,大型钢铁、汽车、飞机生产企业相继建成,与此伴生,1905年“世界工人产业组织”成立。

1911-1920年 人力成本

1910年成立的福特公司郑重准备把劳动者和“人”剥离开,让工人仅仅成为一种“成本”。亨利·福特曾说:“本来只想雇一双手,每次来的都是一个人。”流水线被创造性地广泛使用,严格的成本控制下,工人开始产生机械带来的痛苦。

1921-1930年 组织中的员工

企业开始用真正的“组织”和“管理”解决员工被机械使用的负面效应。生物学家、管理学家都开始研究如何将企业设计成一个有机系统,避免人类在组织中出现失调。

1931-1940年 作为“人”的员工

劳动分工开始复杂化,1931 年,美国《财富》杂志的一篇文章提到:“4200万美国人中,只有不超过1000万工人的工作时间与机器紧密联系,其中只有500万人是机器的奴隶;还有500万人则是手艺工人和工厂辅助人员。”

1941-1950年 战后员工

1946年,人们的战争创伤引发战后罢工席卷世界。如何让人们愉悦地重返工作岗位成为话题。1950年,德鲁克成为纽约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他后来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这一职称并教授这一课程的人。”

1951-1960年 被激励的员工

这10年,人性化管理成了主旋律。谈话节目出现,《花花公子》面世,妇女就业率达到最高水平,马斯洛用《激励和人性》探讨人们的深层次需求。这一时期,IBM 的企业歌曲成了:“我们充满自豪地歌唱,歌唱我们对T.J. 沃森的尊敬。他一直鼓舞着我们,我们的歌声嘹亮地回荡在他的身旁。”

1961-1970年 知识工作者

德鲁克在1966 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里,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知识工作者”的概念。员工对“压力”的抱怨和对弹性工作制的期待开始出现。

1971-1980年 管理型员工

终身型组织开始崩溃,员工除了技能,必要的管理知识成了基本功。“ 既然社会需要数以百计的白领工人,那他们也是可以被告之牺牲的。当管理专家提出另一种方式精简工作、增加一台机器或降低管理费用时,清闲而报酬优厚的终身职位很快就消失了。”

1981-1990年 多元化员工

计算机带来了产业全面变革,日本的组织效率成为企业的学习榜样。员工的需求和能力趋向多元,员工开始迷茫自己该做些什么。

1991-2000年 全球化员工

企业业务、信息的国际化,员工的视野和雄心也要与全球化相匹配。员工开始关注自己地域之外的他国工作文化,同时,员工的视角扩大,信息获取的压力和自身提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2001-2010年“ 问题”员工

现在的年轻劳动者跟以往的最大的不同是:个体认知的明确。从而也表现在需求多元、压力承受不够以及价值评价标准的多元上。职业倦怠开始泛滥,如何实现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如何维持员工的积极性,是企业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9794.html

更多阅读

论打造科技创新型 企业之创新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创新案例

浙江绿海制盐有限责任公司傅建民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永葆生机的源泉。当今时代,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发展持续力和恒久性,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今年是“十二五”发展

责任区督学2014年上半年个人工作总结 责任区督学培训总结

根据颍州区教育督导委员会的分工,本人负责督导西湖镇汤庄小学、路庄小学、五里小学和中心幼儿园四个单位。本学期里,我认真研读颍州区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编撰的《颍州区教育督导工作政策法规》,明确了督导政策,熟悉了教育政策法规,提

高职院校督导工作总结 高职院校安全保卫工作

     新时期高职院校安全保卫工作,就是指高职院校内部的安全保卫组织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和属地公安机关的指导下,为维护学院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保障学院和师生员工的生命和公、私财产安全不受非法侵害而进行的一项专门

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如何提升烟草营销服务工作质量与水平

强服务、树品牌是今年营销工作的主题之一,营销服务要与零售终端建设和窗口建设相结合,践行客户至上、服务为本的经营理念。强服务的根本是要平等互利,核心是要关注客户利益,关键是要密切客我关系,目标是提升客户满意。基层营销部应立足

声明:《持续督导工作底稿 工作持续力》为网友神般神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