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具备的基本素养 中国消费模式转型的条件已基本具备(1)
(一)居民消费已进入一个较高层次,具备较强的购买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居民经过不断的勤劳致富、勤俭节约,财富不断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且随着消费观念的逐渐改变和消费能力的提高,结余购买力有了巨大提升,且已逐步进入释放期。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消费水平将得到一定提升。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开始步入消费的加速转型期,消费市场的总体空间进一步扩大。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和财富的不断积累,东方人特有的量入为出的节俭习性,积累了相当丰厚的物质财富,为当前扩大消费需求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和巨大的潜在购买力。加之绝大多数消费者习惯靠收入和储蓄进行消费,而非透支明天的钱来支撑今天的消费,居民有足够的能力或实力支付日常消费需求,应付不时之需。 (二)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消费需求已进入活跃和稳定增长期。改革开放后,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消费水平的大幅提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2008年为8181元,比1978年提高8倍,年均实际增长7.6%。居民消费结构也改善明显。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57年的58.4%下降到37.9%,农村居民家庭由1954年的68.6%下降到43.7%。从耐用消费品看,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话等在城镇地区逐步普及,汽车、家用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2008年,城镇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达到132.9台,家用电脑拥有量59.3台。农村居民彩色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摩托车等普及率也不断提高。2008年,农村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达到99.2台,家用电脑拥有量5.4台。电话普及率由1990年末的1.1部/百人提高到2008年末的74.3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迅速上升,达到48.5部/百人。我国家电商品的消费只用了近10年的时间就赶上了一些发达国家几十年走过的路程。 居民消费已有一定的优化空间和需求潜力 (一)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与消费总量的比重仍不相称。据测算,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1/4,但消费总量却只占世界的4%。主要原因一是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导致消费不平衡;二是消费者后顾之忧还未完全消除,存钱多,花钱少,同时也意味着消费潜力大。居民存在银行里的个人账户总额达2万多亿美元,如拿出1/10来消费,就有2000多亿美元,将对消费产生一定的上拉作用。 (二)消费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据联合国统计,2006年美国每百人汽车拥有量78.8辆,固定和移动电话拥有量134.6部;日本分别为57.9辆和122.3部,韩国分别为31.2辆和139.8部,印尼分别为4.3辆和34.9部,俄罗斯分别为20.9辆和111.6部,而我国分别为2.4辆和62.6部。数据表明,我国一些耐用消费品如汽车、通讯产品等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存在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三)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存在优化空间。与城市相比,农村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偏低。2008年底,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彩电99.2台,是城镇居民的74.6%;拥有洗衣机49.1台,拥有移动电话96.1部,二者均占为城镇居民的一半左右;拥有家用电脑4.1台、家用汽车1.9辆,分别低于城镇居民59.3台和8.8辆。与城市相比,农村耐用品消费市场、住房、衣着等消费空间更大。 城市家电市场也有较大发展空间。尽管目前城市大部分耐用消费品已趋饱和,但新的增长点如正常更新、购房带动、新婚添置、升级换代等仍会不断涌现,尤其是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将会大大拓展城镇家电市场。 消费结构升级不断加快为消费模式转型拓展空间 近年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居民增加了商品的消费量,也加快了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并从以下三方面助推消费需求的增长: 一是购买量的增加。老一代家电产品开始进入大规模的更新换代期和新兴产品的不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新的消费热点。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购买商品的数量比以前大大增加。如由以往的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彩电、空调等家电商品由原来的一户一机到目前的一室一机,汽车也逐渐由一户一车到高收入的一人一车。居民几次消费升级持续的时间变短,转换速度明显加快。 如家电更新换代主要取决于居民购买力增强和消费升级加快。从升级的购买力强弱看,每一次升级所实现的购买力水平均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从几十元、千元和万元级消费,向十万元甚至百万元级消费转变。其中购房和买车等十万元级以上消费由高收入阶层逐渐进入中等收入家庭,消费结构也由衣、食消费在向住、行消费转移,并步入快速转型期。 二是需求档次的上升。按照国际经验,我国已进入消费加速转型期,居民消费由原来简单的数量增长演变为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行,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如家电商品中彩电、音像设备、电脑、通讯产品、食品等消费档次明显提高,衣着消费的时尚化等,这些产品的价值量比以前大大增加,相应地增加了零售额。近年来,拉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快速增长的商品,也就是消费需求扩张最快的一些新兴领域,主要集中在: 1.以私人汽车为代表的相关消费。 2.以移动通讯和信息为代表的信息消费。
3.与住房相关的连带消费。 4.以教育、旅游为代表的服务消费。 三是购买频率的提高。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时尚文化的流行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用期限逐渐缩短,也相应使得商品消费数量增加(通讯工具、电视机、小家电和自行车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例证)。另外,人们在服务方面支出的增多,也带动了相当种类和数量商品的购买。 以上三方面表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有利于扩大消费 按照国际惯例,城镇化水平在30%~70%之间,属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据测算,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已步入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城镇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8年的45.7%,农村人口由82.1%下降到54.3%。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消费逐渐占据了消费主导地位,自2000年以来,城市消费已经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市消费占总体消费比重达70%左右,这种地位逐渐得到稳固和加强。
更多阅读
如何看懂时序图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序(1)
First Things First(首先),在当今社会,除非你的生活能够远离金钱,否则不管你喜不喜欢,人人都需要关注财经新闻,不仅要关注国内的,更要关注国际的。因为这些年来地球越来越小,全球经济已一体化,真可谓我们生活在一个村——地球村里,任
教师具备的基本素养 中国消费模式转型的条件已基本具备(2)
2006~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年均净增加近1000万。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万~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2.7~3倍,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如果按年消费需求的60%用于商品性
思考本质不如消费形状 金融危机下的消费思考(1)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消费模式不仅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还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尽,影响犹在,正对不同消费模式的国家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尤其对过度超前消费的美国模式
CFPA:走中国的小额信贷之路(1)
摸石头过河:趟出一条为贫困农户贷款的新路 2006年,一个叫穆罕默德·尤努斯的孟加拉国“穷人的银行家”,因其致力于“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从而获得了该年度诺贝尔和平奖。他让世界震惊:一贯嫌贫爱富的银行也可以做到为
2016直销行业的趋势 2010,中国直销行业四大趋势分析及企业对策(1)
这篇分析本来早就要写,一是所涉内容当以新年伊始公布为佳,过了大半年再来分析趋势难免受人遗笑;二是去年年末就坚请《全国商情分销时代》杂志执行主编罗婷女士帮我整理2009年度的系列文章结集出版,当时约好以该篇分析做序,以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