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12美人图动态 《雍正十二美人图》赏析


雍正

  《十二美人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由清初宫廷画家创作的工笔重彩人物画。每幅尺寸相同,均纵184厘米,横98厘米,绘在品质精美的绢底上。作品以单幅绘单人的形式,分别描绘12位身着汉服的宫苑女子品茶、观书、沉吟、赏蝶等闲适生活情景,同时还以写实的手法逼真地再现了清宫女子冠服、发型、首饰等当时宫中女子最为流行的妆饰。

  清人所画《雍正十二美人图》,据传画中人物的原型是雍正的皇后乌拉那拉氏。


裘装对镜

  裘装对镜。仕女身着裘装,腰系玉佩,一手搭于暖炉御寒,一手持铜镜,神情专注地对镜自赏,“但惜流光暗烛房”的无奈之情溢于眉间。


持表对菊

  持表对菊。仕女手持精美的珐琅表坐于书案旁。桌上瓶中插有菊花,点明了时值八月时节。菊花清高典雅,是秋季重要的观赏花卉,被赋予坚贞、益寿等含义,同时又以其素净优雅的自然美而成为女性的头饰或居室的点缀品。


倚榻观雀

  倚榻观雀。室内仕女斜倚榻上,把玩着合璧连环,室外喜鹊鸣叫喳喳,女子目视喜鹊,不觉入神。画家意在表现冬去春来,女子观赏喜鹊时的愉悦心境,但却不自觉地将宫中女子精神空虚、孤寂压抑的心情溢于画面。


捻珠观猫

  捻珠观猫。仕女于圆窗前端坐,轻倚桌案,一手闲雅地捻着念珠,正观赏两只嬉戏顽皮的猫咪。窗下钟声滴答,近处猫咪玩闹,时光便在这似有似无中悄悄流逝。


烘炉观雪

  烘炉观雪。仕女临窗而坐,轻掀帐帷,观雪赏梅。户外翠竹披霜带雪,遇寒不凋,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白色腊梅则以“万花敢向雪中击,一树独行天下春”的风韵尽情绽放。


倚门观竹

  倚门观竹。庭院中花草竹石满目,并摆放着香兰、月季等各色盆景,争奇斗艳,以婀娜的姿态点缀出俏丽的景致。仕女倚门观望着满园春色,举止间似乎流露着淡淡的叹春情怀。


立持如意

  立持如意。仕女手持如意,立于庭院内赏花。竹篱处繁花似锦,花团锦簇。画家着重突出了紫、粉、白、红等各色牡丹。牡丹以雍容华丽、香味浓郁而被称作“百花之王”,并成为吉祥富贵、繁荣昌盛的象征,结合女子手中所持的竹雕灵芝如意,蕴含了“富贵如意”的美好愿望。


桐荫品茶

  桐荫品茶。仕女手持薄纱纨扇,坐于茂密的梧桐树下静心品茶。茶饮原是一种日常饮食行为,由于品茶论道的盛行,而成为历朝文人士大夫中的风雅之事,逐渐提高了茶的境界。


观书沉吟

  观书沉吟。女子持半展书页,沉吟瞬间。背景以设色山水小景、横幅墨笔摹写的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米元章的诗为装饰。


消夏赏蝶

  消夏赏蝶。户外湖石玲珑,彩蝶起舞,萱草含芳。室内仕女手持葫芦倚案静思。


烛下缝衣

  烛下缝衣。清风徐徐,红烛摇曳,仕女勤于女红,在烛光下行针走线。女红包括纺织、刺绣、缝纫等,古代隶属于衡量女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功、妇容)”中的“妇功”,是评价女子品行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博古幽思

  博古幽思。仕女坐于斑竹椅上垂目沉思。身侧环绕着陈设各种器物的多宝格。多宝格上摆放的各种瓷器,如“仿汝窑”瓷洗、“郎窑红釉”僧帽壶,以及青铜觚、玉插屏等,均为康熙至雍正时期最盛行的陈设器物,具有典型的皇家的富贵气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42001/1111.html

更多阅读

五代画家黄筌之《写生珍禽图》赏析 五代画家

五代画家黄筌之《写生珍禽图》赏析黄筌(公元十世纪)字要叔,成都人,任西蜀画院“翰林侍诏”,并主持画院。花鸟、山水、人物俱精,尤以花鸟为最。他师习光胤、孙位等,转益多师而自成一家。画史传说他画六鹤于殿壁,竟引来真鹤与之为伍。这个故

影评 一部拙劣的电影《第十九层空间》 盗梦空间影评

看完电影回到家,脑子中闪过两个字:拙劣。我看的是黎妙雪导演的恐怖片《第十九层空间》,港版叫《地狱第十九层》,显然后者好,唉……万恶的广电总局。话说这个黎妙雪在当年来青岛拍《恋之风景》的时候我还跟她有点接触,可这次她的《第十九层

高清动态:人体十二经脉行运图!

馆友“三个大学生”:您好!您的馆藏文章“高清动态:人体十二经脉行运图!”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4年9月18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健康/养生”下“经穴治病”类别的精华区。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360d

《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第一》说解 阴阳九针图解

一点说明:三年前我曾在本坛《岐黄密室》版块发过一个类似的帖子,当时的感觉还是蛮不错的,然而三年过来,认识难免又有所提高,现在发现其中许多的错误之处,读来令人羞愧。本想用编辑功能修改,然而时间太长了,编辑已不能使用,故而另贴发表。希望

声明:《雍正12美人图动态 《雍正十二美人图》赏析》为网友追逐白月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