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毛女》
这是中国第一部在秧歌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幕歌剧,1945 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同年4月首演于延安。
剧中叙述了1935年河北省某县杨各庄贫农杨白劳被地主黄 世仁逼死,其女喜儿被抢到黄家。黄世仁奸污了喜儿之后准备卖 掉她以灭罪迹,在女仆张二婶的帮助下,喜儿逃进了深山老林,由 于长期与世隔绝,喜儿变成了“白毛女”。1938年,喜儿的未婚夫 王大春率领八路军来到了杨各庄,把喜儿从山洞中救出来,并发动群众清算了黄世仁的罪行。
该剧的音乐根据北方地区民歌及地方戏曲曲调,进行了改编 和再创作。其中《北风吹》、《红头绳》等曲子在我国家喻户晓。
该剧曾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并曾改编为同名故事 片及舞剧。
二.《王贵与李香香》
五幕歌剧。根据李季的同名长诗改编.,作曲梁寒光,创作于 1950年,同年10月在北京首演。
剧中叙述了 1930年发生在陕北地区的一个故事长工王贵常常帮助领居李德瑞家砍柴、挑水,逐渐与李家女儿香香产生爱 情地主崔二爷调戏香香不成,就毒打王贵出气。国民党反攻时, 崔二爷抢走香香并大宴匪军官。此时,游击队又返回村庄,敌人成 了阶下囚王贵与李香香终于幸福结合。
该剧以陕北民歌为素材,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创造了有 民族风格的宣叙调。全剧音乐绚丽多彩,十分动人。剧中“一对对桶儿两头担”、“一杆子红旗”等唱段都很出色。该剧翻译后曾在罗 马尼亚上演。
三.《小二黑结婚》
五场歌剧。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根据赵树理同名小说集体改 编,由田川、杨兰春执笔,马可、乔谷、贤飞、张佩衡作曲,1953年首 演于北京。剧中叙述的故事发生在1942年。在山西某抗日根据 地刘家岭山村,民兵小二黑与同村姑娘小芹相爱却遭双方父母的 反对,历经坎坷,幸得区长及时赶来,逮捕了欺压百姓并陷害小二 黑与小芹的地痞金旺,当众教育了二黑父亲二孔明和小芹母亲三 仙姑,并批准了小二黑和小芹结婚。
该剧音乐吸收了山西民歌和山西梆子的音乐素材,并予以创 新和发展,有鲜明的时代感。其中“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广为流传,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四.《刘胡兰》
两幕歌剧。 1948年由战斗剧社集体创作(魏风、刘莲池等执 笔)并首演。1954年中央实验歌剧院重新创作演出,由陈紫、茅 源、葛光锐等作曲,于村、海啸、卢肃等编剧。
剧中叙述1946年冬,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青年共产党员刘胡 兰积极带领群众做支前工作,不幸被反动地主组织的复仇队逮捕, 刘胡兰虽遭拷打却坚强不屈,最后被敌人杀害。在刑场上,她视死 如归,继续鼓励群众与敌人进行坚决斗争。
该剧以山西民歌为基础,并吸收了山西梆子的音乐特点.成功 地塑造了英雄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艺术形象“一道道水来一 道道山”等唱段旋律优美,为人们所喜爱。
五.《草原之歌》
六幕五场歌剧。任萍编剧,罗宗贤作曲,1955年首演于北京。
剧中叙述了藏族青年阿布和姑娘侬错加相爱。他俩所属部 落因国民党反动派的挑拨,长期相互仇杀。在一次冲突中,阿布扎 和侬错加的父亲相互误伤,致使这对情人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