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十大谣言 甲午战争惨败十大教训

  一、国殇伤在政体,体制落后必然挨打

  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转变,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必然引起新一轮对殖民地更加激烈的争夺。于是,地大物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便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眼中的猎物。而此时,中国大陆战祸连接,内忧外患频仍,国运岌岌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皮表,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建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

  反观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建立新政,充实国力,汲取西方文化之精髓,摒弃不合时宜之思维,提出“开拓万里波涛”的口号,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887年3月,正当中国准备挪用海军购舰专款之际,日皇谕令从皇室内库中提取30万日元(相当皇室经费十分之一)作为购舰用费。谕令即出,全国影从,至当年9月,集资即达100余万日元。两相比较,高下立现,由此可见大清帝国首先败在国体政体上,甲午之战,其实是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甲午之败,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二、战败败在贪腐,腐败不除未战先败

  当时,清廷修缮“三海”工程,有人估计费用在白银300万两以上,可添购多艘“定远”“镇远”这样的主力舰。在黄海海战之前6个月,北洋舰队申请紧急换装部分速射炮并补充弹药,以应紧急之需。而李鸿章竟然以慈禧太后祝寿需要用款为名,予以拒绝。当1894年11月7日,清廷为慈禧太后大庆六十寿辰之日,正是我辽东半岛大连湾陷落敌手之时,此腐朽政权焉能不败!

  三、强国必须强军,军不够强不成强国

  在中日开战之前,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从经济上看,甲午战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但清政府疏于国防建设,有军不强。更有甚者,在甲午战争爆发前的几年时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是世界第八,亚洲第一,此时已被日本赶超。开战前三个月,李鸿章预感到这种危机,拟为北洋海军换装21门新式火炮,但因海军衙门与户部意见相左,而不得仅先为“定远”“镇远”两舰购买12门快炮。此时,日本诸多主力舰均已安装速射炮,这为黄海战败埋下隐患。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赔款白银2.3亿两。要知今日何必当初,若当年早将银两用于购买急需装备,何至开战仓皇至此?

  四、强军必须创新,观念落后满盘皆输

  进入19世纪90年代,“巨舰重炮”之观念已经被“快船快炮”之观念所替代,海上作战的首要目标,由以往之击毁战船转为注重杀伤舰上有生力量。所以,当时新型舰船趋向于减少大口径主炮数量,而以众多中口径速射炮代之。在黄海海战中,日本舰队装备大型速射炮71门,小型速射炮154门;而北洋舰队仅有大型速射炮2门,小型速射炮130门。与敌相比,大型速射炮远逊于敌。若论在10分钟内发射弹药,中日之比是33:185。由此可见,虽然在战舰的总吨位上,北洋舰队并不比日军差,但由于作战理念落后,导致优劣转换,北洋舰队在战力上处于下风。

  五、强军重在军魂,无勇军队散沙一盘

  岳飞云:“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则天下太平矣!”中华民族不乏精忠报国之仁人志士。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有7名管带以身殉职。但在甲午战争中亦有“怕死畏葸”之将领。平壤之战中,大同江南岸、玄武门外、城西南三大战场,只有玄武门陷落,此时对清军来说,战事尚有可为。但清军总指挥叶志超却竖白旗停止抵抗,并下令全军撤退。6天里,清军狂奔500里渡鸭绿江回国,日军占领朝鲜全境。在黄海激战中,“济远”“广甲”“扬威”三舰均是主动逃离战场的。在旅顺附近战斗中,日军分三路向大连湾进攻,清军不战自溃,日军又开始向旅顺进逼。当时旅顺地区清军有七统领,道员龚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42001/1509.html

更多阅读

明州简史一 浙江大学明州医院

春秋公元前494年(周敬王二十六年 越王勾践三年 吴王夫差二年)吴王夫差败越王勾践于夫椒(太湖中的山名),攻入越都,勾践以余部5000人屯会稽山,吴兵围困,勾践向夫差乞和,夫差许其称臣为属国。前491年(周敬王二十九年越王勾践六年吴王夫差五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岂因祸福避趋之什么梗

“2014中国好书”盛典活动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晚在央视一套和科教频道播出,“2014中国好书”推选结果正式揭晓,主题出版类好书和社会科学类好书共11种。颁奖典礼当晚有关出版社分别通知我,与我有关的三本图书榜上有名。一是北京联合

甲午战争失败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甲午战争启示

(转载一)威海军分区司令员:用人腐败是甲午战败症结2014-01-11 09:17 环球网http://mil.huanqiu.com/observation/2014-01/4744963.html甲午海战资料图片 据中国军网1月10日报道,威海军分区司令员丁伟杰撰文探讨中日甲午战争的教

甲午战争十大谣言 甲午战争惨败十大教训

  一、国殇伤在政体,体制落后必然挨打  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转变,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必然引起新一轮对殖民地更加激烈的争夺。于是,地大物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便成为帝国主义列

苏州园区人才新干线 潜力人才新干线

    新干线是日本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系统,于1964年10月1日开始通车营运,是全世界第一条载客营运高速铁路系统。通车多年从未发生过因人为因素导致有人死亡的事故,因此被称为全球最安全的高速铁路之一,也是世界上行驶过程最平稳的列车

声明:《甲午战争十大谣言 甲午战争惨败十大教训》为网友伪心旅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