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魅力与光辉并不仅仅来源于她神奇的疗效和独特的理论体系,更来源于历代中医大家们身上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医德!医德的发展是与医术一起发展,传承至今的。让我们一同浅析并继承中医大家身上体现出的医德内涵。
扁鹊
扁鹊
扁鹊(前407―前310),汉族,姬姓,秦氏,名越人(秦越人),又号卢医,渤海莫(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扁鹊善于运用四诊:问闻望切。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被尊为医祖。
张仲景
张仲景
张仲景(约150~219年),名机,东汉末年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一说涅阳故城在今南阳市与邓县之间的稂东镇,地属邓县)人。其事迹始见于唐代甘伯宗《名医录》:“张仲景,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李时珍
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自1565年起,三易其稿,李时珍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该书集唐、宋诸家本草之精萃,益金、元、明各家药藉之不足、继承我国本草研究的传统,独辟蹊径,把本草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华佗
华佗
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他专志于医药学和养生保健术,行医四方,足迹与声誉遍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后因不愿做曹操侍医而被酷地杀害了。
葛洪
葛洪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约生于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363年)。
曾拜精于医药和炼丹技术的南海太守鲍靓为师,鲍靓并把精于灸术的女儿鲍姑(古代名女中医)嫁给了他。
皇甫谧
皇甫谧
皇甫谧,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一作灵台)人,后随其叔父移居至河南新安(今河南绳池县附近)。《晋书・皇甫谧传》说他“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
钱乙
钱乙
钱乙,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约生于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朱震亨
朱震亨
朱震亨,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所出最晚。他先习儒学,后改医道,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访求名医,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第子罗知悌,成为融诸家之长为一体的一代名医。朱震亨以为三家所论,于泻火、攻邪、补中益气诸法之外,尚嫌未备滋阴大法。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故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誉之为“朱一贴”,弟子众多,方书广传,是元代最著名的医学家。朱震亨,字彦修(1281――1358年),享年78岁。
叶天士
叶天士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又号上律老人。江苏吴县人,约生于清代康熙五年(公元一六六六年),卒于乾隆十年(公元一七四五年),叶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不管什么人,只要比自己有本事的,他都希望拜之为师。这样,他的老师有长辈,有同行,有病人,甚至有端中的和尚。当他打听到某人善治某病,就欣然前往,学成后才离去。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仅仅六年,他除继家学外,先后踵门求教过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叶天士的虚心求教,“师门深广”,确实令人肃然起敬。
孙思邈
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约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五八一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六八二年),活了一百零二岁(有的考证活了一百四十一岁),人们把他当做“神仙”,尊称为“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