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什么时候冬至?
2013年12月22日 冬至 星期日 农历十一月二十
冬至是24节气之一,一般在每年12月22日前后。冬至又称为“短至”和“长至”,因为这一天太阳在经过冬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夜间最长。《礼记·月令》中有这样的记载:“是月也,日短至。”
爱华阅读配图
以阿勒泰地区为例,乾隆21年(1721),清政府派员测定额尔齐斯一带昼夜长短,结果冬至这天昼长三十三刻十三分(8小时28分),夜长六十二刻二分(15小时32分),所以人们将冬至称为“短至”。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开始渐长,故又称“长至”。白昼虽从冬至后一天比一天长起来,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发散的少,气温继续降低,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真正开始。
据资料显示,“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民间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说法,说的是白昼渐长的意思。冬至日虽然太阳高度最低,但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多,日平均气温不断下降。
从冬至开始,气候便进入“数九寒天”了。以后一天比一天冷,直到第二年的“春分”,共计81天,大体相当于12月22日至3月12日前后,这一阶段在节气上又分为9个时段,每段9天,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冬九九”。
秋冬季节里,每次冷空气南下,“暗示”的信号都略有区别,有时候先来一场白茫茫的雾,有时候下一场冷冷的雨,有时候只有一场大风,气温就展现“高台跳水”。在冷空气与当地的暖空气对峙时,不算是最冷的时刻,只有暖空气彻底被寒冷打败离开,天空风平浪静恢复晴朗的时候,那才是最冷的寒冬。
冬至是最久远的节气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里最早制定出来的一个,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节气了。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在每年冬至前后,正是强冷空气南下的时候,此时往往会造成骤然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