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lcbdev 秋季养生宜“养收”

  初秋暑气未消,秋阳余炎,气温仍然较高,加之时有阴雨,湿度偏高,感觉更加闷热,故有“秋老虎”之说。但白露以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人们尤易患病,所以又有“多事之秋”的讲法。因此,秋令养生,都应遵循“养收”的原则,以保养内守之阴气。

  秋季养生宜悦情秋季气候日渐干燥,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易使人情绪产生波动,或烦躁,或伤感,从而引起忧郁、悲伤。故秋季养生要调摄精神,要保持神志安宁,心平气和,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从而使人心情愉快。另外还要收敛神气,多参加户外活动,以有助于心旷神怡、开阔胸襟,使胸中郁积一扫而光,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

爱华阅读配图

秋季养生lcbdev 秋季养生宜“养收”

  秋季养生宜养肺因为干燥是秋天气候的一个基本特点。这时如果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患有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此时症状也往往加重。所以秋天要特别关心肺,因为燥邪首先犯肺,易出现干咳无痰,儿童尤甚,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生梨、甘蔗、荸荠、柚、枇杷等,都有很好的养阴润肺功效,也可选用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粥、雪梨川贝冰糖羹等,它们都具有良好的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秋季养生宜保胃秋凉之后,外则暑阳渐炽,内则微阴初生,昼夜温差变化大,是脾胃病高发季节,特别是有溃疡的患者更易复发,最当调停脾胃。故患有慢性胃炎或者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在秋季一般应少吃多餐,多食熟软开胃易消化之物,勿进油腻食物,不宜过食寒凉之品或生冷、不洁瓜果,否则会引起湿毒滞肠中,致使腹痛、泄泻。

  秋季养生宜养阴秋季天干,常会使人的皮肤和口角干裂、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毛发脱落、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俗称“秋燥症”。秋燥不仅使人感觉不舒服,而且还会诱发许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疖肿、鼻炎等。因此,秋天必须养阴防燥,这时应注意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宜多选甘寒滋润之品。常选用西洋参、燕窝、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其中西洋参性味苦、微甘、凉,入心、肺、肾经,有补气养阴、清虚火、生津液的作用,适用于气阴不足、津少口渴、肺虚咳嗽、虚热烦躁等证。燕窝性味甘平,入肺、胃、肾经,有益虚补损、滋阴润燥、化痰止嗽之功,常用于肺肾不足、虚损痨瘵、咳嗽气急等证。另外,秋季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鲜空气,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63571/515841941.html

更多阅读

夏季养脾 夏季养生宜养脾

  中医认为,夏天人体消耗较大,需要加强脾的“工作”,才能不断地从食物吸收营养。同时,夏天人们大量食冷饮和瓜果,易损伤脾胃,有很多人容易“苦夏”,表现为不思饮食、乏力。而通过健脾益气则往往能达到开胃增食、振作精神的效果。醒脾法

春季养生宜养肝 春季养生的“五宜五忌”

   春季多风,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俗话“春捂秋冻”,说的是春天如何着衣保健;又说“春夏养阳”,则是从饮食方面来强调春天的养生策略了。春天人体阳气生发、气血流畅、肝气舒展、肌肤润泽、腠理开疏,在养生方面也应与这些特点相

春季养生宜养肝 春季养生的五宜五忌

   春季人的肝气很容易过旺,这样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春季又是阳气生发的季节,各种病菌和微生物繁殖、复苏的季节,疾病很容易流行,因此春天一定要做好养生工作。今天给你几个小建议,春季养生一定要牢记五宜五忌。  春季养

秋季养肺 秋季养生怎么养肺

  叩齿养肺安五脏  天凉好个秋!秋,揪血,是个收敛、肃降的过程。《黄帝内经·四季调神大论》中说:人的作息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要与鸡的作息仿佛,心忐要安宁,要收敛神气,顺应肺气的肃降。如果不顺应秋的养收之道,伤了肺,冬季就

声明:《秋季养生lcbdev 秋季养生宜“养收”》为网友喵骚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