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气象节 国际气象节相关知识2015

爱华阅读配图

   国际气象节的发起人是法国人,在1991年的2月10日,在法国巴黎附近的一个叫依西.雷莫里诺(Issy-Les-Moulineaux)的地方举办了第一个国际气象节,当时有16个国家的25个电视台参加,来自世界各地的气象专家,会从参加气象节的电视台中,评出优秀的气象节目、气象小姐和气象先生。到了2000年时,已经有65个国家的130个电视台参加国际气象节了。

  我国最早的气象台是1872年建成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不过,当时的天气预报只有“全国风向不定、天气多变、可能有雨”等既模糊又简单的内容。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播报了我国第一次的电视天气预报。现在大家看到的天气预报已经运用了卫星、雷达等高科技手段,不仅有一两天的短期预测,还有跨季度、跨年度的长期气候预测,和实时系统预报。

  中国最早的气象台站:

  北京地磁气象台:由俄国教会建立于1849年*

  上海徐家汇观象台:由法国教会建立于1872年

  香港天文台:由英国政府建立于1883年

国际气象节 国际气象节相关知识2015

  台北测候所:由日本中央气象台建立于1896年

  青岛观象台:由德国海军建立于1898年

  哈尔滨测候所:由俄国“中东铁路建设局”建立于1898年

  北京中央观象台:由民国政府教育部建立于1912年

  延安气象台:由中国共产党建立于1945年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都要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宣传,以提高世界各地的公众对自己密切相关的气象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每一个主题都集中反映了人类关注的与气象有关的问题。历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如下:

  国际气象节主题——国际气象节历届主题

  1961年 气象

  1962年 气象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贡献

  1963年 交通和气象(特别是气象应用于航空)

  1964年 气象--经济发展的因素

  1965年 国际气象合作

  1966年 世界天气监测网

  1967年 天气和水

  1968年 气象与农业

  1969年 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

  1970年 气象教育和训练

  1971年 气象与人类环境

  1972年 气象与人类环境

  1973年 国际气象合作100年

  1974年 气象与旅游

  1975年 气象与电讯

  1976年 天气与粮食

  1977年 天气与水

  1978年 未来气象与研究

  1979年 气象与能源

  1980年 人与气候变迁

  1981年 世界天气监测网

  1982年 空间气象观测

  1983年 气象观测员

  1984年 气象增加粮食生产

  1985年 气象与公众安全

  1986年 气候变迁,干旱和沙漠化

  1987年 气象--国际合作的典范

  1988年 气象与宣传媒介

  1989年 气象为航空服务

  1990年 气象和水文部门为减少自然灾害服务

  1991年 地球大气

  1992年 天气和气候为稳定发展服务

  1993年 气象与技术转让

  1994年 观测天气与气候

  1995年 公众与天气服务

  1996年 气象与体育服务

  1997年 天气与城市水问题

  1998年 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

  1999年 天气、气候与健康

  2000年 气象服务五十年

  2001年 天气、气候和水的志愿者

  2002年 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

  2003年 关注我们未来的气候

  2004年 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

  2005年 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

  2006年 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

  2007年 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

  2008年 观测我们的星球,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2009年 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

  2010年 世界气象组织——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

  2011年 人与气象

  2012年 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

  2013年——气候变化,监视天气,保护生命和财产 - 庆祝世界天气监视网50周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87371/604142198.html

更多阅读

芦笙节 芦笙节 芦笙节-?简介,芦笙节-相关传说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主要活动的节日。芦笙节一般以坡会的名称命名的多(如十三坡、古龙坡)。各地芦笙节的时间不尽相同,原因是有的来源于古理古规的吉日,有的来源于庆丰收,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

声明:《国际气象节 国际气象节相关知识2015》为网友帅帅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