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每则感悟 论语感悟

  论语感悟

  有一本好书叫《论语》,有一种事业叫“治天下”,于是就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以前读《论语》,是希望语文考试不失分。现在读孔子,是期望生活得更有智慧。

  孔子生存于春秋乱世,他的成长背景是平凡而贫穷的。在一切不利因素的夹击之下,孔子却激发了生命的潜能,乃至成为“圣人”。孔子的言论及行为,并无神秘色彩,人人可以效法,只要持之以恒,也会产生让人满意的效果。

  孔子亲自教导的学生,自然成为《论语》的第一代受益者。学生们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人格的转化与提升可以达到如此高妙的程度,不免心悦诚服,且愿意随从孔子周游列国。甚至到了孔子辞世之后,众多弟子还在他的墓旁筑屋而居,守丧三年,回忆与讲述老师的教导,于是也就有了传世的《论语》。

  孔子每隔十年就有不同的进展。如果人生只是一个平面的过程,由生到死,那样的人生非常无聊且毫无意义,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一切最后都会消逝无踪。人生惟一不会失去的,乃是由内而发的潜能,实现自我的要求。孔子就是由“知”的潜能开始,开拓心灵及视野,让自己的知、情、意得到充分开发,从一个平凡的人演变为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及使命,了解自己在时代中所特有的意义,再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得其乐。

  孔子这样的人并不是神话,而是可以达到的具体表现。人生意义的重点不在于人是快乐的或痛苦的,而要看个人是否能善用机缘所带来的挑战,让自己成长。人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能让自己的人格成长。每个人刚生下来时,情况都差不多,但是到生命结束时,却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因为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不断作出选择。

论语每则感悟 论语感悟

  《论语》有很多切实可行的东西,比如教人如何交友。人的一生中,很多时候是因缘而聚,缘尽即散。聚聚散散,身不由己。所以,交朋友往往是被动的,没有选择的余地,这是很可惜的事实。人生无法选择父母,无法选择生辰八字,无法选择种族、国家、文化传统,无法选择成长的经验。如果连朋友也无法选择,那么这一生剩下能选择的实在很有限了。人的价值在于以某种方式突破限制,突破的程度越高,自主性也就越强。人生有许多无奈,但所有的无奈都比不上与和谐生存相去甚远。交朋友要化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且不要对朋友存有太多的幻想,不要渴望一定要结识到高度合乎理想、心曲完全相通的朋友。朋友少一些不要紧,寻觅不到完美无缺的朋友也不要紧,要紧的是相知投契、和谐相处。

  读《论语》后,不免扪心自问,人的一生的目标是什么?我想,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交代。交代什么呢?那就是我一旦觉悟自己是一个人,可以作出有限的选择之后,我就要去辨明我的选择应该往哪里发展。自我选择来自于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必须考虑人类共同的追求途径——真、善、美,以及个人特别的途径——志向与兴趣。我觉得,应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努力在人的一生里既满足自己的志向和兴趣,又能够接近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

  具体说来,就是努力追求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充分实现,而不是因为自己的存在,让彼此的关系变得更复杂,更混乱。故此,人只要活着,就有一个内在的使命,这使得他在世间任何地方都不会觉得很委屈、很贫困、很失意。其实,外在的世界所借以判断的名利权位,种种所谓得意或失意的价值判断,对于内在自我的实现都没有必然性。人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社会意义上的,这差不多是命定的、必然的、难以选择的。人生在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世界——内心世界。所谓向善,当然不是抽象的虚无的,而要放在人与人的具体社会关系中来衡量。所以,儒家思想还是入世的,关怀人世的,是以人作为中心来思考的。

  读《论语》,批判地领悟儒教思想,也会产生一种使命感,自觉有一种责任,努力想要使自己的存在而惠及身边的人。单单从这个意义上说,《论语》就堪称一本好书,它让我自省自律,让我更好地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立足社会。

        注:更多精彩知识请关注爱华知识栏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278171/118430670.html

更多阅读

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高稿费征稿 青年文摘稿费

今天在资料室借出《读者文摘》,现将该刊栏目及约稿信息公布于后,供撰稿朋友参考。美国《读者文摘》在全世界影响深远,本人所见到的杂志为中文版,小32开,繁体字,竖排,从后朝前看,跟台湾的杂志一样。该刊第1页有如下征稿信息,照录如下:新台币

读《鲁滨逊漂流记》感悟 鲁滨逊漂流记每章感悟

永不放弃的精神---读《鲁滨逊漂流记》感悟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一本书,即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著的《鲁滨逊漂流记》。前不久,我读了这本书。我被鲁滨逊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的

于丹论语感悟 于丹论语感悟视频

于丹论语感悟01:孝敬之道《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去脚下朴素的起点。孝敬之道就是这样朴素的起点。我们今天已经远离了产生孝道的宗法社会。在现代社会中,父子的关系已经不存在跟君臣关

《2小时品牌素养》阅读笔记 2小时品牌素养 下载

《2小时品牌素养》阅读笔记这是一本推销“定位观念”的书,虽然逻辑、表述稍显混乱,但对于品牌战略入门来说,这本书还是可以看一下的。首先,它归纳了品牌战略方法的三次演变:产品时代,代表性理论是劳斯·瑞夫斯的USP(独特销售主张),有三条

汉通餐饮:精准定位与精准营销

汉通餐饮宁波中央花园酒店公司高层认真地研讨了该店的定位与业态。大家认为,该店是汉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酒店,是汉通品牌形象定位的标志,已有清晰一致的定位概念,由此而推及汉通品牌的精准定位与精准营销至关重要。     

声明:《论语每则感悟 论语感悟》为网友丿黔堂丨丶战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