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林则徐还是个穷书生的时候,他曾经在县衙门担任过管理书信的工作。有一天,县令突然接到自己的上司——福建巡抚张师诚的命令,要他拿办林则徐解送省里。县太爷明知林则徐是规矩人,但巡抚的命令又不敢违抗,便和林则徐商量,给他行资,让他潜逃。林则徐知道自己并没做不法之事,坚持听凭押解上省,他说:“苟有罪,不逃刑,无则可大白于世,不能以含糊了事!”就这样被押解省里。巡抚见到他,拿出几封他代县令写的公函,问是不是他经手,林则徐点头称是。巡抚忙起身趋前携手,说:“我早就知道是你的本事,想请你来做书记官,特地试试你的胆量,你不怪我吧?”(高拜石《古春风楼琐记》,下同)这是一试。
林则徐在省里做书记官,有一年过年前,为巡抚大人写一封拜表贺岁,本来是例行公事,谁知道送张师诚过目时,张忽然在拜表上改了无关紧要的几个字,并要他即时再抄正。林则徐赶着回家过年,虽感费解,但还是认真抄正了,等到天亮张师诚回来,看了一遍拜表,就向林则徐“作一长揖”,说:“从前看你的书法,越到临尾,越有精神,我心里就很佩服了,现在更加相信。我看人不少,都凭这点占卜别人的功名富贵,多数应验。你将来功名一定胜过我,我愿把我的子孙都托付给你。”这是二试。
后来的发展,果然没让张师诚看走眼,林则徐一生为官30年,历官14省,先后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两次任命钦差大臣,成为千古流芳的禁毒先驱,民族英雄,并且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张师诚可谓有先见之明。
后来,林则徐也学会了张师诚的识人之法。他的外甥沈葆桢本是林则徐幕中一个小书记,一年除夕,众宾客都回家过年了,独沈氏未走,照样办公,林则徐偶尔出来看见,问沈氏:“今日除夕,幕宾均宁家,汝奚事留此?”沈氏说:“治事未竟,故独后。”林则徐注视沈氏许久说:“事有奏章,今夕须缮发,汝留此,大佳。” 于是,交给他一份长逾千言的疏稿,命他誊写,沈氏写完时已三更了。看了一遍,并未写错字或漏写,乃到林则徐面前报命,并说打算就回家去。哪知林则徐忽然说:“字太荒率,宜重录。”沈氏遂连忙重誊一遍,誊好,天已将晓。随即又送进去,林则徐看过,笑说:“此差可。”一会儿,拜年的都来了,林则徐含笑对众人说:“今日贺正,并当贺我得佳婿。”众人都很惊异。林则徐乃把沈氏介绍给众人说:“此我婿也。”(《陶元珍文集》)
原来,林则徐见沈氏除夕还在办事,且重誊过的文件,一点也不躁怨,知道他是大器,所以看中他。后来沈氏果然科名连捷,著立功绩,为清代中兴名臣。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无论古今中外,识人用人都是大事,识人又是用人的前提。识人可从大处来察看,也可从小节入手,可以听谈吐,也可以看办事。有大才具、大志向、大前程者,总有端倪可现,一点一滴,便有过人之处,细枝末节,也可见闪光之点。
张师诚二试林则徐,林则徐一试沈葆桢,都是从细节识人,点滴入手,不仅慧眼识珠,发现英杰,也留下一段千古佳话,不仅可供后人品味,更可资后人借鉴。(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