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钓鱼的技巧记鱼饵配方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垂钓的第一个黄金季节但却并非是每一个时段(早春、仲春、暮春)的鱼都能轻易上钩。经过多年的垂钓实践与调查,笔者发现,暮春垂纶,比早春、仲春钓鱼都困难,渔获率都不如早、仲春高,尤其是在大水域,如水库、湖泊垂钓,每次出征,剃了光头者或渔获量少者(仅二、三尾鲫鱼或餐鲦)占 7%左右。为什么近几年来暮春钓鱼会比较困难呢?
爱华阅读配图
探究暮春为何鱼难钓
探究暮春鱼难钓的诸多因素,笔者查阅了近12年的钓鱼笔记,分析出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因素:
一、电打网捕,垂钓队伍逐年扩军,鱼的密度减少。水库、湖泊管理行承包责任制后,承包者为追逐利润,都是用网眼很小的渔网捕鱼;现又根据鱼类有趋光性的特点,已发展到用电光捕鱼。今天打捞这条沟,明日网捕那条汊,惊吓得鱼类四处逃窜躲藏。当然,还不包括当地的渔民电触鱼类。其次,是因为钓鱼人队伍的逐年发展、壮大。就笔者所在的县而言,1993年时,县钓鱼协会共计有会员3000人左右。而2009年时,钓鱼会员则达到了5000人左右(还不包括职业、业余钓手)。鱼被大量地捕捞、钓走,而此时上年繁殖的一些小鲫小鲤尚未长成一定的个体,难以补充数量,因而水广鱼稀,难钓是自然而然。
二、水情变异。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水是鱼类赖以存在的唯一载体。水的质量、水的深浅、水的补充更新、水位的升降等变化,都影响着鱼的生活条件。如果上述情况的变化是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鱼类栖息必有自己喜欢的地方,觅食活动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自然会给垂钓带来良好的效果。反之,则打乱了鱼的生活规律,使鱼情变得捉摸不定,当然增大了垂钓的难度。暮春,水势正向不利于鱼类活动的方向变化,如农田春灌、生产、生活用水使水位下降,惊扰了鱼的生活栖息。此时,雨水偏少,旱情严重,“雨贵如油”,正是指的这一时段。无雨水不活,鱼则少动;原先水丰库满的塘口因水位降落等诸种因素,均使得垂钓难度加大。
气候变化无常。民谚云:“放牛娃儿不要夸,还有三月桐树花。”初春冻樱(桃)花,仲春冻李花,晚春冻桐花。时热时冷,二四八月乱穿衣。3月21日,重庆气温已经33.6度,是五十九年来同期最热的一天。4月6日,最高气温却只有17度、最低气温13度,竟比3月21日还低3度。暮春四、五月,气候变化无常,冷得有时要穿棉衣,寒意仍然;但有时又久晴不雨,旱如炎夏,即使下了一夜春雨,第二天鱼儿仍闷得要浮在水面上呼吸新鲜空气。中上层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温上升极快。水温的突然上升,也会使鱼类极不适应,在近岸浅水处活动的鱼类是少之又少的,多是餐鲦、马口等小型鱼,小鲫鱼都在沟汊处、水深2米以上的上层水域活动,大鲫鱼就游到水比较深的水域。这是鱼类的安全本能,也是为了躲避暂时高温带来的浅水水体的不适应而作出的选择。随着上面讲的水环境不利情况的出现,鱼类在近岸活动的情况大为减弱,已纷纷向深远处游去,这是从鱼的安全本能反映出来的。因此,笔者感受最深的是,用手竿钓浅钓近,鱼情最为差劲,并且多有小杂鱼闹窝,令钓者莫衷一是,罢竿而返。
应对攻略,知难而进
根据笔者对垂钓实践的探索,总结了钓鱼高手的经验,欲降低暮春垂钓的难度,应采取“远、僻、深、新、重”的五字谋略,即:钓者相距钓场路程远,钓位距钓点远,选择偏僻水域、深水位,开辟新塘口,做大窝,投重饵施钓,变难为易,夺取渔获丰收。
走远一点,选择比较偏僻、管理科学、良好的湖泊、溪河垂纶,最好是原生态或绿色生态的水域。因为这样的水域,管理科学,没有人为的电打网捕。此外,由于路程较远、偏僻,交通不方便,垂钓者少,鱼情较稠密。若在交通便利的水库、湖泊垂钓,则要选择较僻远的沟汊或尚未有人涉足的陡峭山崖乘船登岸,开拓钓坛,筑台垂纶。这种钓位,鱼情稠密,即使承包者用渔网曾经捕捞过,但因崖峭水深,石缝众多,鱼儿则会安然无恙,且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