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法律常识 公务员法律常识

  1. 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

  A.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 对象认识错误

  C. 手段认识错误

  D. 客体认识错误

  2. 下列那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行为( )

  A. 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 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公务员行测法律常识 公务员法律常识

  3. 甲前往乙住所杀乙,到达乙居住地附近,发现周围停有多辆警车,并有警察在活动,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没有犯罪行为

  4. 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

  A.甲在与钱某争吵中,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钱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

  B. 乙在非发拘禁孙某过程中,使用暴力致孙某死亡

  C. 丙在绑架李某、向李某家属勒索财物过程中,杀害李某

  D. 丁对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二人

  5. 甲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用于实施诈骗活动,分别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和诈骗罪,这种情形属于罪数论中的( )

  A. 牵连犯

  B. 想象竞合犯

  C. 继续犯

  D. 连续犯

  参考答案解析

  1.D【解析】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有不正确的理解。处理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总原则是: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依法判定,不因主观上的认识错误而发生变化。因此排除选项A。

  如果行为人对犯罪对象认识的错误,但是对犯罪客体认识没有错误,则对刑事责任不发生任何影响;据此,排除选项B。

  手段的认识错误,不影响罪过成立,但是如果危害结果没有发生,行为人只负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据此,排除选项C。

  客体认识错误的,则依行为人主观认识的客体种类定罪。比如,甲认为乙包中藏有钱财实施抢劫,而乙包中实际藏有手枪,据此应当排除甲抢劫枪支罪的故意,即应当认定甲构成抢劫罪,而非抢劫枪支罪。因此,选项D应选。

  2.B【解析】选项A属于为了抢劫制造条件的行为,构成犯罪预备;选项B只是犯意表示,不构成犯罪;选项C属于为了盗窃制造条件的行为,构成犯罪预备;选项D属于为了抢劫制造条件的行为,也构成犯罪预备。

  3.A【解析】甲前往乙住所,并到达乙居住地附近,这只是构成开始预备犯罪,尚未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甲意志以外的因素致使犯罪无法实行,因此构成犯罪预备。

  4.B【解析】选项A中,甲的罪过形式明显是间接故意(放任)。在间接故意的情形下,按照实际造成的危害结果定性,因此选项A应该定为故意伤害罪。

  选项B根据刑法,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并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依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选项c根据刑法,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仍按照绑架罪定罪处罚。

  选项D的行为客观上危害公共安全,构成放火罪。

  5.A【解析】首先排除选项B、C,二者都要求仅存在一个违法行为,而本案中存在两个相对独立的犯罪行为,即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和诈骗罪。

  连续犯,要求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而本题数行为触犯了不同罪名,因此排除选项D。甲实施的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和诈骗罪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因此属于牵连犯。

        注:更多精彩每日编辑推荐必读文章请关注爱华首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462671/759857296.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公务员行测法律常识 公务员法律常识》为网友风追烟花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