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合同遇广告语陷阱 化妆品广告的陷阱

  化妆品广告气势汹汹扑你个头晕又脑涨。在专柜导购面前掏出钱包时候,有没有过小小犹豫,怀疑产品并没有宣传所说的那样神奇?看过本文,或许你会对化妆品常用的几种修饰手段有所了解。

  广告是了解新产品最直接的渠道,但百出花样的文案总会绕得人迷迷糊糊。那些神奇成分、惊人功效、特别的使用方法,到底该信不该信?我们一起来看看化妆品宣传中常玩的几个小花招。

  数字经不起推敲

  “5000公升矿泉精粹”“3500万个水凝因子”,广告中常有这类巨大的数目。这样几句宣传语往往暗示成分独特、高浓度。

  这样的信息是正确的吗?

  从宣传看来,“神奇水凝因子”能“锁住达自体重量1000倍的保湿能量”,倒是与我们熟知的透明质酸性质相似,说明水凝因子也是亲水的高分子物质。再回到全成分表中去找,哦,原来是“生物糖胶-1”!生物糖胶可以给皮肤提供即时与持久的保湿功能,没有粘腻感,其中掺杂着的岩藻糖提供舒缓的效果。它的确是个优秀的成分,但宣传败在了数字“3500万”上。

装修合同遇广告语陷阱 化妆品广告的陷阱

  以分子量为200万计算,3.5x10 7 个生物糖胶分子重约1.1x10 -10 克,只相当于100个细菌那么重,微不足道。如果生物糖胶-1的浓度是0.1%,一瓶50克的面霜中该有3500万的43亿倍个分子才是。

  “5000公升矿泉精粹”则要好猜得多,就是镁、锌、铜、锰这四种金属离子。如果用正常矿泉水的离子浓度去折算,如果真相当于5000公升精粹,恐怕只几种金属离子的重量就超过整瓶产品了。

  看到大数目,不能被它牵着思路走。记得折算成质量浓度再做判断!

 

 

(爱华阅读配图)

  “爆浆”“爆水”≠补水

  “爆浆”“爆水”什么的,说明产品含有好多水,给你肌肤补水补不停?错了,这只是配方小把戏!

  能做到这个效果的护肤品,都得是乳液膏霜一类,因为配方里有油又有水才“爆”的出来。本来一瓶乳液就像摇匀的珍珠奶茶,珍珠是水滴,要均匀地漂浮在奶茶(油)里面,但它并不是永远这么稳定。当出水霜被抹到皮肤上时,皮肤上与罐子中不同的环境打破了这种漂浮平衡。好像一杯正在被大力摇匀的珍珠奶茶突然破掉、洒到了地上一样,油会均匀地铺展在皮肤表面,包裹在其中的水滴就露出来了。因为皮肤上油膜是不渗水的,水会一滴滴地凝在上面,就好像“爆水”一样。因为油膜不渗水,这几个水滴是再无进入皮肤的可能了,又怎么能给皮肤“补水”呢?

  后续的保养步骤中若有亲水性的成分,也难以进入这一层,所以出水霜往往都是在保养步骤的最后使用。这样,油膜还会有一点阻止皮肤中水分向外蒸发的效果,虽然不“补水”,但起码是“锁水”了。

  还有一些乳液,虽然不会“砰砰砰”爆出水珠,但也会在皮肤上变得像水一样。这是因为皮肤上的一些离子使增稠剂失效了,乳液由稠变稀。这类乳液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补水功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473771/421903896.html

更多阅读

装修合同遇广告语陷阱 化妆品广告的陷阱(2)

  真皮层不需要保湿  常有护肤品说自己“保湿效果直达真皮层”。其实真皮层并不需要保湿。它是外用护肤品最难达到的一层,却是皮肤中水分最为充沛的一层——与身体深处任何一层一样,真皮中有血液和淋巴液,因此含有大概7

如何避免装修陷阱 如何避免装修合同陷阱

  如何避免装修合同陷阱?昆山装修公司有办法,在消费者和装修公司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合同中的每一个细节,装饰公司口头承诺的也一定要在合同中体现,但是也有很多消费中对合同格式不熟悉,有个别装饰公司利用这一点从中设置了一些模糊

合同常见陷阱条款 装修合同有哪些条款陷阱

  装修合同需谨慎,拿到房子的时候,很多人第一时间先想到的,就是找个装修公司,全包或是半包给装修公司,自己既可以省事,装修出来的效果也要比自己这个门外汉要好。那你对装修合同有多少了解?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装修合同的相关

谨防出境游陷阱 装修合同陷阱大曝光 谨防黑心公司坑骗

要知道的是,业主与装修公司签订的装修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因此签订合同时一定不能大意,装修合同中可能有数不清的陷阱在等着你,想要避免被骗就一定要掌握这些常见的陷阱,本文将详细做出介绍。装修合同陷阱介绍:陷阱一:故意增加装修项

公务员历史常识 必备 装修合同签署必备常识,别再当小白了

装修中怕遇到到纠纷问题,因为装修市场里鱼龙混杂,而第一次装修的业主因为缺乏相关经验,对于选择装修公司还是游击队,怎么签署合同,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等都不能让人省心。那么,为了防止家装的陷阱,我们在合同签订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正确签署

声明:《装修合同遇广告语陷阱 化妆品广告的陷阱》为网友好好过生活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