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的习性:鲤鱼一般在水下层活动,杂食性,喜欢甜食,习惯用嘴拱水尤喜食小麦、玉米喜肥沃的水底,多生活在水草丛中,腐烂的植物茎叶中以及家禽家畜经常下水的地方,水底凹凸不平处、树的根系中。避强光,喜阴暗。喜散兵游勇,不成群。
鲤鱼生性好动,喜弱光,在温度适宜、水中溶氧充足时常常随波逐浪,追逐嬉戏,有时还经常跃出水面;鲤鱼胆大机警,十几斤的大鲤鱼在无人干扰时甚至敢于到近岸几十公分深度的水中寻找食物,但它们又非常敏感,凭借出色的听力,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即向深水逃之夭夭。
鲤鱼食性很杂,食谱很宽,无论是水中的小鱼虾、螺丝到陆生的蚯蚓、昆虫等动物性饵料,还是水中腐殖质到红薯、谷物等植物类饵料都会成为它们的取食目标,根据成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生理需要,野生鲤鱼在幼鱼阶段比较偏食动物性饵料,成鱼后对植物性饵料更加青睐。鲤鱼作为可以大面积推广的人工养殖鱼种,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或者有大面积人工养殖网箱的水域中会出现明显的偏食现象,在北方,由于养殖鲤鱼多投喂含有大量鱼骨粉的颗粒饲料,因此在人工养殖水域或在有大面积养殖网箱的水域垂钓时,基础饵的成分必须是含有喂鱼的颗粒饲料或接近颗粒饲料味道的腥香饵料。鲤鱼在不同季节的食性也有不同的趋向,一般来讲,冬季、初春、晚秋等低水温季节,喜食动物性饵料的倾向明显,夏季高温季节则喜食谷物香型素食。
鲤鱼无胃囊,肠道较短,这一特殊的生理结构决定了鲤鱼消化迅速,新陈代谢能力强,取食有明显的少食多餐习性,在自然水域中由于食物匮乏,野生鲤鱼几乎一刻不停的四处寻找食物,很少长时间的停留在一地。鲤鱼上唇长、下唇短的生理结构表明鲤鱼主要是从底层获得食物,取食时会边游动边用嘴唇拱翻水下的泥沙以寻找藏在泥沙下的食物,鲤鱼在拱翻泥沙时会使水中出现大小不一的水泡(也就是俗称的鱼星),这一习性使我们能够很容易发现水域中鲤鱼的踪迹。鲤鱼虽然贪吃,但除了对平时习惯的食物外,其生性狡猾的特点使它对待平时少见的人工合成饵料时要进行反复试探,对于平时不常吃的食物很少上前就吞,而要反复利用身体、尾鳍进行触碰、试探,因此我们在钓鲤鱼时一定要耐住性子,准确把握哪一种动作是真正的入口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