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了十个月,随着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我们可爱的宝宝终于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接下来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给宝宝喂奶,那么正确的母乳喂养的方法是否我们都明白呢?带着疑问看看下面的方法,相信会对你有所用处的。
爱华育儿知识配图
一、母乳喂养的方法
1.提早开奶
正常分娩的健康母亲于产后0.5~1小时内可尝试喂哺自己正常的足月儿,虽然此时母亲的初乳很少,但新生儿有力的吸吮是促使泌乳的最好方法,也促进母婴的相互适应。
2.按需哺乳
新生儿期只要母亲感到奶胀或小儿饥饿哭吵即可喂乳,一般每日喂哺10~12次。当乳量增加后,婴儿睡眠时间逐渐延长,自然进食规律出现,随着年龄的增大,两次哺乳间隔时间逐渐延长,生后2个月内昼夜7 ~ 8次,每2.5~3小时 喂一次;3 ~ 4个月大约 6 次,夜间可减少一次。喂哺时两侧乳房轮流,先从一侧开始,这侧乳房排空后,再喂另一侧,每次哺乳应尽量让婴儿吸奶到满足为止,时间约为 15 ~ 20 分钟为宜。
3.正确的哺乳姿势
母乳喂哺乳姿势可各种各样,但应母婴均感到舒适,乳母将拇指和食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托起乳房,将乳头刺激婴儿的上、唇,引起觅食反射,婴儿应含乳晕的大部分,使婴儿在吸吮时充分挤压乳晕下的乳窦,使乳汁排出。同时有效地刺激乳头上的神经末梢,促使泌乳和摄乳反射。喂哺完毕,将婴儿抱直,头部靠在母亲肩上, 轻拍背部促使胃内空气排出, 然后保持右侧卧位, 以防呕吐。
二、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
1.母亲在孕期就应该建立自己喂养孩子的信心,并作好具体准备,如孕晚期每日用温开水擦洗乳头,向外轻拉几次,使乳头皮肤坚实及防止乳头内陷,以利小儿吸吮。
2.乳母应注意营养、睡眠充足、心情愉快、生活有规律、不随便服药,每日应较平时增加能量700~1000kcal和水分1~1.5升。
3.母亲的乳头应经常保持清洁,防止乳头、乳房疾病的发生。
4.母乳量不足时,常有哺乳前乳房不胀,哺乳时小儿吞咽声少,哺乳后小儿睡眠短而不安,常哭闹,体重不增或增加缓慢。需找出原因加以纠正。
5.不应让婴儿口含乳头睡觉,不仅不卫生,且易引起窒息、呕吐,同时还会影响婴儿牙床的发育而致畸形。
6.因为各种原因需暂停哺乳时,应定时将乳汁挤出,以免乳量减少。
三、母乳喂养的禁忌证
属于母亲疾病的有:重症心脏病、肾脏病,哺乳可使心肾功能恶化;乳头裂伤,乳腺炎;母亲患有精神病、癫痫;母亲患急慢性传染病,如艾滋病、肝炎、肺结核感染的母亲均可通过乳汁传染疾病。
属于婴儿疾病的有: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
增加妈妈母乳的六种科学方法
1.注意饮食、休息和培养对哺乳的信心。
产妇要保持精神愉快,对母乳喂养抱有信心,尤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最好采取与婴儿同步休息法,减少干扰。家庭其他成员应照顾好乳母,精神上多加安慰鼓励,并主动分担家务,防止其疲劳。
2.纠正母乳喂养中的不合理现象。
最常见的母乳不足的原因是婴儿的吸吮时间不够,妈妈应保证足够的时间来喂养婴儿。特别是新生儿,每天的哺乳时间可能长达8个小时;出生1~2个月的婴儿,每天应哺乳8~10次;3个月的婴儿,24小时内哺乳次数至少有8次。
3.避免“乳头错觉”产生。
从调查情况看,人工喂养3次后,婴儿即产生乳头错觉。因此,提倡早吸吮及24小时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尽量避免早期使用各种人工奶头及奶瓶。乳头错觉的纠正,要在婴儿不甚饥饿或未哭闹前指导母乳喂养,可通过换尿布、变换体位、抚摸等方法使婴儿清醒,产妇以采取坐位哺乳姿势为佳,可使乳房下垂易于含接。乳房过度充盈时热敷5分钟,挤出部分乳汁使乳晕变软,便于宝宝正确含接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4.寻找引起母乳不足的其他因素。
如妈妈和婴儿是否生病,妈妈的乳头有无异常,哺乳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等;同时避免或尽可能减少给哺乳的妈妈使用止痛药和镇静剂;哺乳期间不宜服用雌激素、孕激素类避孕药,以防抑制乳汁分泌。
5.及时、适量、科学地补养。
哺乳期间不可偏食。并且要避免分娩后马上开始进食猪蹄汤、鲫鱼汤等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因为这类食物会使初乳过分浓稠,引起排乳不畅。分娩后的第一周内食物宜清淡,应以低蛋白、低脂肪的流质为主。此后可适当增加营养,可根据个人口味、平时习惯,适当多吃一些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鲫鱼、鲢鱼、猪蹄及其汤汁,还可适当多吃些黄豆、丝瓜、黄花菜、核桃仁、芝麻这类的食物。
6.注意喂养技巧。
新妈妈应两侧乳房交替哺乳,以免将来两侧大小相差悬殊,影响美观。每次喂奶都应给婴儿足够的时间吸吮,大致为每侧10分钟,这样才能让婴儿吃到乳房后半部储存的后奶。后奶脂肪含量多,热能是前奶的2倍。如果母婴一方因患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哺乳时,一定要将乳房内的乳汁挤出、排空。每天排空的次数为6~8次或更多。只有将乳房内的乳汁排空,日后才能继续正常地分泌乳汁。
新妈妈泌乳喂养婴儿,必须提高自身饮食的质量,食物应该多元化,不挑食,才能达到营养均衡,所产母乳营养才能过更加全面,婴儿吃了才能更加健康的成长,母乳喂养姿势更应该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