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云胜
第一次走进曙光路是因为那里的美味,没想到二十多年后再次靠近这条巷道,还是被美食吸引过去。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只有舌尖上的记忆仍然一如初见。
一、
南起安徽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北至屯溪路的这条不到一公里长的曙光路,寄托了太多老合肥的情思。那浓密遮荫的梧桐树,伴随着青春年少走过了甜蜜时光。路旁专业演出团体传出的或高亢嘹亮、或千回峰转的乐声,陶醉了半空中的月亮。
76岁的赵大爷是安徽省水利安装公司的一名退休工人,当初刚到这里的时候,周边还是大片的农田,夹杂着机关单位的办公区和宿舍区。那时候习惯拉围墙,砖头一砌,里面就是一个小社会。久而久之,围墙与围墙之间就形成了一条条小巷。
因为没有规划,那越来越多的小巷弯弯曲曲、七拐八拐,要不是当地人走熟了,还真容易迷失方向。可能是由于巷子太多了,连当地的村庄都干脆起名叫陈夹衖。“衖”在古文里通“巷”,陈夹衖即后来的曙光村委会,属于常青乡。
将陈夹衖与巷子联系起来当然是我玩笑式的推测,但说那里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却没错。那里原先既有曙光村委会,也有曙光居委会,一个成立于1955年,一个成立于1965年。根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统计数据,曙光村委会辖6个村民小组,642户,1083人,耕地面积近160亩,主要是种蔬菜;而曙光居委会的人口要多得多,共有1200户,5300多人。
尽管那里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有不少农业人口,不过有了那么多的机关单位,人口日益稠密,无形中带动了当地饮食业的发展,尤其是小吃。即使是在限制个体经营的年代,当地的老百姓也时常拿出自家做的点心换几个零花钱。改革开放以后,合肥传统早点米饺、炸臭干子、绿豆圆 子、馄饨等纷纷登场,吊足了居民的胃口,慰藉了寡淡已久的舌尖。
赵大爷说,这里的居民口福不浅,因为机关单位里的人来自于四面八方,带来了许多家乡的美食。尤其是一些退休后赋闲在家的老头老太太,将家乡美食摆上了菜市场。于是,曙光路周边的人家餐桌上有了芜湖的小笼汤包,济南的大煎饼,阜阳的枕头馍,南京的鸭血粉丝汤,等等。
二、
魏先生是幸运的,作为70后的一代,他们既有物质缺乏时期那种满城寻觅吃食的经历,也有面对今天琳琅满目的小吃逐一品尝的快感。不过,仔细品味起来,似乎还是从前的印象更深一些。
当时,魏先生家住在合肥仪表厂家属区,在青年路小学上学。本来可以从徽州路直达学校,可为了吃到美味的鸡丝辣糊汤,硬是绕道曙光路,在那里买两个点心,就着辣乎乎的汤,三下五除二,擦一擦嘴,摸摸圆圆的肚子,心满意足地上学去了。
说到曙光路上的辣糊汤,我是亲口品尝过的。1992年,我被抽调为即将召开的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委会写会议材料,在省水利厅宾馆住了一个星期。宾馆的早点吃够了,便溜达到旁边的曙光路上。一家老夫妻俩开设的早点铺里,许多人都在吃辣糊汤。
其实辣糊汤在江淮大地是一种常见的吃食,我的家乡六安叫糊辣汤。小时候最喜欢吃父亲做的,原本是春节过后剩下的碎腊肉、碎香肠,那年头平时吃不到荤腥,待到了春节又一下吃伤了。父母自然是舍不得将剩菜扔了,就剁碎了再加些豆腐丁,搅上两个鸡蛋,勾上粉芡,撒上胡椒,喜欢吃辣的就拌上一勺头辣椒酱,热热辣辣,那种感觉陪伴了我几十年。
曙光路上的那碗辣糊汤也是风味独特,那里面除了常见的海带、干子,还有木耳、黄花菜等,汤汁也是用老母鸡熬的,将寻常的小吃提升了一个档次。
魏先生说,曙光路上的油香也别有风味,那是用调好咸淡的面糊糊少许倒入椭圆形铁勺中,加上萝卜丝、香葱,上面再覆盖上一层面糊糊入油锅炸,待炸至两面金黄,吃到嘴里外焦里嫩,十分受人欢迎。
这里要解释一下,我们大家经常吃的油香,其实是用米面加糖炸制的,那是回民的传统食品,每逢开斋节、 古尔邦节、圣纪节,他们家家都要煎炸油香,除了自己食用以外,还要相互赠送,有的家里过节纪念亡人,有了红白喜事,也要炸油香以表示尊祖继俗。
合肥人习惯把油香称作油糖饼,而曙光路上的油香就是上海人口中的油墩子。只是略有不同的是,上海的油墩子使用的是发酵面,成品厚实;而合肥的油香使用的是死面,品相薄一些,这样容易炸熟。
三、
美食是可以流传的,也是喜欢被交流的。
说到油香和油墩子,让我想起了天津的耳朵眼炸糕。那是天津三绝食品之一,用优质糯米作皮面,优质红小豆、赤白砂糖炒制成馅,以香油炸制而成。成品外形呈扁球状,淡金黄色,皮外酥脆内软粘,馅料细腻,香甜适口。
第一次吃到耳朵眼炸糕时,陪同的天津朋友说,这还要感谢合肥人。当年淮军驻扎在天津卫时,一位军中伙夫带来了老家的元宵粉,偶尔一次让一位叫刘万春的小商贩吃到了,觉得很好吃。他回去后仔细琢磨,结合天津当地人的口味,改良成了炸糕。因为刘记炸糕店紧靠一条只有一米多宽的耳朵眼胡同,他的“增盛成”的官号逐渐被人们遗忘,而“耳朵眼”的绰号却不胫而走。
同样的道理也反映在来自于我的老家六安的美食上。那天,我和几位同事在曙光路采访,一眼看见路旁的早点摊上有卖千张卷油条的,赶紧上前推荐给同事们。他们对油条不会陌生,千张也是隔三差五地会吃到,但油条与千张的如此搭配还是第一次看到,第一口咬下去就竖起了大拇指。
我把照片发到微博上,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六安老乡纷纷打听在哪里。一位网友说“简直是最爱啊,以前早上坐动车从合肥专门去六安吃这个千张卷油条啊。位置能不能再具体点,万分感激。”
我想当然地以为早点铺老板是六安人,哪知那位姓谈的大姐说她是肥东八斗人,在这里做生意已经好几年了。一年前,一位六安人来买她的油条,建议她可以搭配千张,上面抹上辣酱卷着吃,保证好卖。她试着做了,没想到一炮打响,许多人吃了以后口口相传,生意越做越红火。
见我们聊得投机,旁边一位同样卖千张卷油条的马师傅说:“我是曙光路上最早卖的,早在三年前就听从一位六安人的建议,连辣酱的做法也是他传授的。”
我告诉他们,现在六安的大饭店里把千张卷油条作为一道特色点心,只是做工更加考究。是用那种厚厚的锅烧千张,油条切成四五寸长,回锅成老油条。酱是自制的,拌以剁椒、蒜蓉,许多人都是百吃不厌,吃光一份再要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