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老佛爷吃饭,每顿都是一百多道菜。菜摆上来,老佛爷随意挑,如果她尝了某道菜点了点头,侍膳的就再舀一次,随后就得把这道菜往下撤,绝不能再舀第三匙。若是舀了第三匙,家法太监就要说话了,喊一声“撤”,这个菜起码半个月不能露面,老佛爷就是想吃也不行,这是祖宗家法。为什么?因为舀第三匙的菜,准是老佛爷喜欢吃的,如果下面有人居心不良,想谋害老佛爷,就会在这道菜里下毒。所以,再好的菜也不会吃第三匙。
据说清朝末年,苏北赣榆老街上,就出过一个家法太监。
这太监名叫王福,九岁入宫。当时,李莲英还不是大总管,尚未得到重用。李莲英见王福这孩子模样俊俏,眼疾手快,很讨人喜欢,便把他收在身边,成了家法太监。
后来,李莲英得了宠,成了老佛爷身边的红人,于是王福找到李莲英,想让他帮自己挪挪地儿。
李莲英问王福:“ 那你想干啥?”
王福支支吾吾地说道:“我想传膳……”
“传膳太监”是寿膳房里最肥的差事,哪个菜靠前,就离老佛爷近,就容易被她看上、吃上。老佛爷最喜欢吃,也最讲究吃,吃得高兴,一准儿会犒赏厨子。御厨们要想让自己的菜靠前一点,就得给传膳太监“意思意思”,因为上菜的顺序,就是他安排的。
不久,寿膳房人员调整,传膳太监这位子另有其人。王福心里头对李莲英很有看法。
一年后,光绪皇帝和老佛爷相继过世,紧接着,李莲英上书请求离宫,由头是“为老佛爷守孝”。
临走时,李莲英来找王福,想让王福和他一起离宫。王福当时面无表情,心想,老佛爷死了,你失了宠,才想起我……
数月后,传膳太监病死,王福使出了他察言观色、溜须拍马的功夫,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传膳太监。
这时候袁世凯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强。当时,宣统皇帝还小,隆裕太后又弱,这对孤儿寡母时常得看袁大头的脸色。
这天,隆裕太后和袁世凯商量事儿,随后便留袁世凯吃饭。
那天临近元宵节,上菜时上了一盅元宵。王福身为传膳太监,精神抖擞地喊了一声菜名:“太平元宵!”
不料袁世凯听罢,狠狠地瞪了王福一眼,啥话也没说,啥菜也没吃,放下筷子,匆匆告辞了。
原来,这元宵,谐音就是“袁消”,袁世凯一向多心,听了这话就不开心了,他甚至怀疑是不是有人在饭菜里下了毒,于是赶紧走了。
隆裕太后平日里忌恨袁世凯,却也怕他。她回过头来故意寻了王福一个不是,把他关进了内务府慎刑司,并准备等宣统皇帝过了生日,就把王福“暴毙”了。
李莲英知道后,托关系来到牢里探望王福。
李莲英告诉王福,他伺候老佛爷几十年了,这么多年里,老佛爷杀了多少太监,数都数不过来,他为什么能全身而退?是因为他时时记着一句话:“好处莫占尽。”这些年来,巴结他的那些大臣,给他送的金银财宝能堆成一座山,可他每次都只拿一两成,退八九成,为什么?好处莫占尽!
王福被杀之后,李莲英很快便封了朝廷赐给他的宅院,住进了白云道观,并将老佛爷所赐宝物陆续上缴朝廷。据说,那些奇珍异宝,足足装了几大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