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节目的报道,称记者随机在北京购买的8份草莓均检测出含有百菌清和乙草胺两种农药。节目称,前者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后者在国家的草莓残留物标准中并无登记,专家介绍,美国已把乙草胺列为B2类致癌物,如长期食用乙草胺残留的食物,可能中毒,且其有致癌性。但其实,乙草胺的毒性没这么强。
乙草胺是酰胺类除草剂,属于低毒性除草剂,在我国农业生产的应用较为广泛。1971年,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成功,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除草剂品种之一。在我国,乙草胺规定在糙米、玉米、大豆、花生和油菜籽中使用,残留量也有严格的限定。
由于乙草胺是低毒性除草剂,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为2,593mg/kg,即:接近2.6g/Kg。也就是说,如果人类对乙草胺中毒情况与大鼠类似,那么,有可能对人类生命和健康产生威胁的口服乙草胺剂量,对于一个50KG体重的人来说是130g(大于二两半),而体重为80KG的成人可能为208g(四两多)。
而临床上,乙草胺中毒的病例确实很少见。国内报道的乙草胺中毒多由于较大剂量的乙草胺误服引起的。
乙草胺是否具有致癌风险呢?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对化学品致癌危害分为1~4类,例如生活中常见的含酒精的饮品就是1类致癌物。乙草胺属于IIB类致癌物,是指摄入一定剂量后有致癌可能性,但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会导致人类得癌。截止到2015年4月,IIB类致癌物有285种,咖啡也同属于IIB类致癌物。
在农业生产中,应该正确使用除草剂,加强监管,控制农作物的残留量。至于乙草胺作为除草剂长期应用对人类和环境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需要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