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科研工作计划(4)
牢固树立以校为本的教科研理论。发挥校本教科研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先导作用。开展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校本研究,确立立足课堂,立足教师,立足过程的校本教育科研观。将教育科研的重心下移,抓住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搭建校本科研的台子,建立培训、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营造使每一个教师都能自主进行教育科研的氛围。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实践、反思、研究和促进的途径。
一、扎实有序的推进教科研常规工作
1.积极开展校本、校际教研活动,加强常规教科研活动的过程管理。各教研组按常规定时定点的开展教研活动。各组带头人和骨干积极开设示范课,组内积极研讨交流。每个教研组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突出各自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建立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各自的学科特色,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通过反思总结和行动研究,形成教科研的真知灼见,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益与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增强学校教科研的总体实力。
2.积极促进教师开展网络培训工作,通过电子和远程资源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他们知识和能力的更新,提升他们的素质。并结合区级菜单讲座、班主任培训、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技术培训和师德培训等不同形式的培训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修养。
3.深入开展“读书伴我成长——教师全员读书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老师要有唤醒学生潜能的能力。巨大的精神压力使教师们常常会产生职业倦怠,尤其是老教师。克服职业倦怠,激情可是一剂猛药。我们应尽可能地唤醒教师们的激情,并帮助他们保持激情,读书便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读书能让我们每一个教师拥有更宽广敏锐的心灵,拥有促使教育生命不断绽开花蕾的“源头活水”。读书,是教书匠通往名师的必由之路。在暑假读书心得的评选的基础上,我们将定期下发优秀读物让教师研读,并要求每位教师不断反思并积极的撰写读书心得和反思日记,教师之间开展读书竞赛,比一比谁先认真读完,谁反思的最深刻,优胜者给予精神奖励和适当的物质奖励。营造“好读书,善思考,勤记录,能写作”的浓厚氛围。教师只有在反思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从而进一步的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4.建立教师教科研档案。通过档案的建立,给每位教师以教科研的引领,让大家心中都充满教科研之梦,从而真正走上教科研之路。档案的建立也是对教师加强过程化管理,细化过程,提高教科研的实效。
二、突出和深化课题的引领价值和导向
课题的研究对于促进教师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通过课题研究能把实践中的问题理论化实验化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和思维的提升。
1.市级规划课题的开题。本学期市级规划课题要如期开题。开题前做好课题的开题准备以及课题组成员的工作动员工作。及时总结课题前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不足,切实提高课题的研究质量,杜绝流于形式。
2.加强市级和区级个人课题的过程性管理。本学期个人课题也将进入中期阶段。我们将督促每位教师做好课题的中期研究管理工作,促使每位教师扎实有效的开展研究,真正发挥课题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功能。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我们将先聘请有关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培训,确保每位教师在区级个人课题结题时都能高效结题,并力争多出精品课题。
三、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师资培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更新教学理念。
为进一步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新课程实施的需要。学校应充分利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教师例会等时间,结合教科研课题和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理论学习。抓住各种机会,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培训、远程继续教育培训和网上培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聘请专家学者来我校开设讲座、组织教师到外地考察交流。
2.成立青年教师发展中心,做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指导。
中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为了更好的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学期我们要结合成立的青年教师发展中心。聘请专家和名师为培训教师,同时我们也要要组织青年教师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制定和填写《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表》,指导教师对个人教育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进行阶段性自我规划与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和自我提升。通过规划、反思、改进、评价等环节,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本学期教研室将继续与教务处联合对全校专任教师进行学生问卷测评调查、教案作业检查、学生习作、听课记录、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记录、工作记录等检查,落实好各项教学教研的常规活动。
3.注重骨干教师管理,加强本校新教师培养。
加强骨干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努力打造骨干教师队伍,特别是教科研骨干队伍。组织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竞赛。为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继续实施“新老教师结对方案”,要求指导教师对结对教师的教案、作业、试卷命题、教学过程等进行全程跟踪辅导,并对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效果负责。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落实“传、帮、带”工作的过程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发挥优秀教师的名师效应,促进新任教师的发展。
我校作为江宁区新教师岗中基地浸润培训学校,承担了2014年新教师的“浸润”培训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的根据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对新教师培训的总体要求,认真研究制定了详实有针对性的培训安排,选拔优秀的骨干教师授课,并加强过程管理,每一次培训,学校都做好签到、交流、撰写反思等过程性活动,确保每次培训的效果,从而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发展。
四、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校际交流、发挥辐射作用
1.积极承办课改教研活动和校际教研活动,每学期都有许多兄弟学校来我校参观学习。我们应精心准备,为来宾开设好高效课堂的示范课,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
2.依据我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和安排,积极加强与结队的湖熟中学、清水亭中学等兄弟学校的交流学习,在交流与学习中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五、固化取得的优秀成果,并力攀新的高峰
1.几年来,学校的教科研发展取得一些成绩,我们要协助校长室对学校发展成果固化,并积极发挥教科研为广大教师服务的功能。
2.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个层次的论文撰写,把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化为研究对象,并提高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
2015年教科研工作计划(5)
本学期我们将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根据市教科院的工作意见,深入研究课程实施和教育教学规律,切实履行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努力促进教研方式的转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武进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升课程领导能力。引导全区中小学校积极开展课程体系建设活动。促进课程实施的规范化,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和音体美等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彰显课程实施的创造性,引导各类学校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所规定的课程方案及自身的发展实际,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设计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实际的课程方案,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地实施,同时,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加强各类课程基地建设的研究,努力提升基地学校的示范与辐射能力,引导基地学校积极打造富有自身特色、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的课程实施基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
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学领导能力。进一步厘定和确认学科关键能力,引导教师加深专业理解,改进教学实践,进一步落实学科教学常规,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教师认真落实“常州市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以“研究课”引导日常教学,以“常态课”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在良好的研究氛围中逐步提升教师观课、议课的水平和能力。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积极推进数字化学习进程。以应用能力为导向,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学习《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丛书,继续加强各学科课型研究。组织开展各学段、学科课堂教学同题异构研讨活动,引导教师探索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探讨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施策略,分享教学实践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认真组织中小学(含幼儿教育)相关学科、专业教师基本功竞赛或优质课评比活动,为教师发展夯实坚实的基础。
加强初中教学质量提升工作的研究。加强幼小、小初、初高衔接教学方面的研究。开展高考新方案背景下高中教学转型的研究。加强对各类考试的研究。深入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毕业班教学、职业学校单招考试的特点,积极开展分层教学研究和命题研究,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学业质量监测与评估机制,提升质量评估与考试研究水平。
二、进一步优化教研方式
积极探索和践行网络教研方式,充分利用各学科中心组和各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团体,通过建立对话、交流和指导的网络机制,扩大教师研修的参与面和受益面。精选优秀教师拍摄“微课”、“精品课”、“名师课堂”等主题资源包,为中小学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性资源,搭建更多更强的互动交流平台。重视并充分利用省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平台。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在线研修活动,结合本校实际,围绕“教学新时空”提供的研修内容,分学科、分主题,组织教师集中开展同步教研活动。同时积极向上级教研部门推荐学校优质“特色教研活动”、“名校课程”、“名师课堂”。引导广大教师开展“e学习”研究,提升信息技术支持学习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益和质量。
引导中小学优质学校与其他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优质校的研究、示范和幅射功能。建立和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设教师学习研究的共同体,提升学校的研究能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教研组建设。深入学习各学科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加深专业理解,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宣传、推介市、区中小学示范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研究成果,促进教研组主动发展。进一步完善教研组集体备课制度,强化独立备课、集体研讨的意识;优化“教学案”及其实施模式,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学设计展示、研讨活动;引导和规范五年内青年教师编写课程方案、编写详细教案的行为,促进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
进一步提升协作片教研活动的效率,促进教学研究的城乡交流与互动,加强对薄弱、农村学校包括民办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的指导和支持,逐步形成区域性、惠及所有学校的教学研究网络,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教研资源与教研成果的交流与共享,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
进一步树立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意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围绕教育教学中突出的具体问题,精心选题、精细设计、精当操作、精致管理、精彩呈现,以教科研促教师,以教师促教学,努力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效性,提升全区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各类课题的管理工作。做好2015年度区级课题申报评审工作。做好常州市级备案课题的中期评估和各级各类到期课题的结题工作。积极推进“基于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的研究。认真总结各类课题研究所产生的成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优秀科研成果的评选工作。
加强学校科研工作的调研,进一步完善科研工作制度。对区级以上教科研课题进行网上检查,了解各校课题研究网络管理情况,检查各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引导各类课题开展扎实、真实、朴实的研究。召开在研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省第十期教研课题的工作交流会议,对各课题研究工作和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交流,促进课题研究的有序发展。积极推进教育科研基地建设。根据《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工作规程》的相关要求,组织新命名的教育科研基地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学校对教科研基地的认识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基地学校的引领与辐射作用。针对部分学段、学校和教师教科研发展的现状,组织开展课题选题、规划、实施和评价的研修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以项目研究为抓手,深入研讨和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重难点问题。引导中小学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公民教育、做中学、特色德育等项目研究活动,创建教育教学特色,不断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和办学水平。
根据省、市基础教育成果奖评选情况,采取多种形式,适度推介我区基础教育成果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引导广大教师改进教学实践,提炼教育经验,建构教学经验的凝炼、分享和推介机制。开展区精品课题的评选与培育的探索,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热情。
四、 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坚持把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强化内部管理,建设三型机关,争当先行表率。努力构建一支思想品德良好、专业功底扎实、教科研能力强的教研员队伍,实现工作作风的进一步改善,工作效能的进一步提升,更好地发挥服务中心、服务学校、服务教师的作用。
加强教科研人员的各类研修活动,鼓励和支持教科研人员参加硕士、博士等高层次学历进修,为教科研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引导教科研人员苦练内功,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把教科研人员的课程理论水平、专业论文发表质量、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教研活动水准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教研员以有效达成“五个一”作为促进自己开展教学研究的动力,即“上好一堂课”、“作好一个讲座”、“发表一篇论文”、“抓好一个课题”、“建好一个基地”,全面提升专业引领的整体水平。
坚持每周一学习日制度,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专题,切实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素质。
努力加强与兄弟科室的配合与合作,认真为兄弟科室开展的相关活动提供专业支持,积极参与学校的督导评估、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工作。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优良作风和良好形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规范工作程序,在各项教师评优、学生竞赛等活动中坚持规范操作、公开公正公平。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工作目标更明、工作标准更高、工作思路更清、工作力度更强,充分调动全体教研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本单位的民主、和谐、健康发展。
注: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爱华工作计划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