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瓦当 六朝瓦当鉴赏

  图1兽面纹瓦当

  图2兽面纹瓦当

  图3兽面纹瓦当

  图4兽面纹瓦当

  图5兽面纹瓦当

六朝瓦当 六朝瓦当鉴赏

  图6莲花纹瓦当

  图7莲花纹瓦当

  图8莲花纹瓦当

  图9莲花纹瓦当

  图10莲花纹瓦当

  图11云纹瓦当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面瓦垄檐口的装饰,正面刻印有多种图案纹样,也有的刻印表示吉祥的文字。最初,瓦当多为半圆形,称为半瓦当,秦汉时开始出现正圆形瓦当,此后一直延续至今日。

  历史悠久的瓦当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构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审美情趣和一定的文化特征,是具有强烈的时代和区域特色的文化遗存。古都南京是六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随着南京城市考古工作的深入展开,许多地下六朝建筑被不断发现,大量形形色色的六朝瓦当陆续出土,为六朝文化的综合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现择取其中出土最多的兽面纹、莲花纹、云纹瓦当介绍如下:

  兽面纹瓦当(图1)直径13厘米、边轮宽0.9厘米、高0.9厘米。当面所饰兽面上宽下窄,作虎面形,长水滴形双目斜立,垂胆形高鼻梁,鼻梁上部直达额部并在两侧各伸出3根线条,作树枝状。口张大,口外有2道轮廓线,口中露出上下2根长须。头顶上左右各有一个小耳朵,面部两侧和嘴下饰线条硬直的毛须。在鼻、额之间钻有一孔,孔径为0.8厘米。

  兽面纹瓦当(图2)直径13.7厘米、边轮宽1.1厘米、高1.1厘米。当面所饰兽面上宽下窄,作虎面形,水滴形双目稍弯曲斜置,目有双线边框,眉作卧蚕状。鼻形小而高凸,额部饰三叉树枝状纹。口张大,口角上翘,露出上下两排门齿和獠牙,吐舌,口外有一道轮廓线,鼻下和上唇间用双线相连。头顶两侧各有一小耳,兽面周边皆饰须发,鼻上部钻有一孔,孔径1厘米。

  兽面纹瓦当(图3)直径14.4厘米、边轮宽1.2厘米、高1厘米。兽面上部稍宽于下部,兽面轮廓线更显自由,线条上下皆不封口。椭圆形双目微凸起。鼻约呈正三角形,鼻根线条直达额部,鼻两侧和眼之间用线条勾勒出椭圆形,圈内又饰一小圆圈。长方形口,口内露出上下两排细齿。面部两侧和颌下饰少量须毛。鼻梁上部钻一孔,孔径0.9厘米。

  兽面纹瓦当(图4)直径13.8厘米、边轮宽0.8厘米、高0.8厘米。兽面轮廓线简化。水滴形双目斜立,细弯眉,高鼻,鼻下部两侧各饰一个三角形凸起。倒梯形口,口内露出上下两排牙齿和两边獠牙,吐舌尖。口部两侧饰长须。额部有5根竖立的草叶状线条,线条两侧各有一椭圆形纹样。鼻上部钻一孔,孔径0.8厘米。

  兽面纹瓦当(图5)直径14厘米、边轮宽1.3厘米、高1.5厘米。兽面轮廓线简化。水滴形双目斜立,高鼻,大口呈倒梯形,口中露出上下两排细齿。鼻两侧、口下和面部两侧满饰须毛。鼻梁上部钻一孔,孔径0.5厘米。

  莲花纹瓦当(图6)直径11.7厘米、边轮宽1厘米、高0.8厘米。当面饰9瓣莲花,瓣间分隔线端作三尖莲蕾式,中心莲房凸起,上饰7颗莲子。当面周边有一道凸弦纹。莲房中部稍偏处钻一孔,孔径0.6厘米。

  莲花纹瓦当(图7)当面略有变形,呈椭圆状,直径13厘米、边轮宽0.9厘米、高1.1厘米。当面饰16瓣莲花,莲瓣之间有分隔线,线顶端呈箭头状突起,箭头之间以短线相连,使当面被分隔成16个扇面状框格,每个框格里有一莲瓣。中央莲房大而高起,上饰19颗莲子,莲子分2圈排列。莲房中部穿一孔,孔径0.55厘米。

  莲花纹瓦当(图8)直径12厘米、边轮宽1.2厘米、高1厘米。当面饰16瓣莲花,莲瓣之间有分隔线,线顶端呈箭头状突起,箭头之间以短线相连,使当面被分隔成16个扇面状框格,每个框格里有一莲瓣。中央莲房大而凸起,上饰7颗莲子,莲房之外一侧钻一孔,孔径0.9厘米。

  莲花纹瓦当(图9)当面饰12瓣莲花,莲瓣之间有分隔线,线顶端呈箭头状突起,箭头之间以短线相连,使当面被分隔成12个扇面状框格,每个框格里有一莲瓣。中央莲房高起,上饰9颗莲子,莲房中部穿一孔,孔径0.8厘米。

  莲花纹瓦当(图10)残,无边轮。直径约14.4厘米。当面饰8瓣莲花,但仅残存3瓣。瓣形宽肥,瓣与瓣之间饰倒弧边三角形纹。中央莲房大,上饰10颗莲子,莲房与当面在一个平面上,莲房周围有一道凸弦纹。莲房中央钻一孔,孔已残,部分孔壁仍有保留。

  云纹瓦当(图11)直径13.8厘米、边轮宽0.8~1厘米、高0.9厘米。当面中央为大乳丁纹,乳丁纹之外以三条平行线分隔成四个对称的扇面形状,每个扇面内装饰一朵简化的蘑菇状云纹。云纹与边轮之间饰一周锯齿纹带。在中央大乳丁纹一侧钻有一孔,孔径0.9厘米,孔壁光滑,但孔外周边有局部破损。

  云纹瓦当一般发现于六朝地层的最下部,应为六朝早期东吴至西晋时期的遗物,在造型纹饰上还保留着东汉时期云纹瓦当的某些遗风。南京出土的六朝云纹瓦当造型基本相似,变化不多,一般为高边轮,当面中央为一大乳丁纹,外饰一周凸弦纹,其外以凸起的四组三条平行直线分为四区,每区内各饰一朵云纹。当面边缘饰一周由凸起的小三角形或短直放射线条组成的纹饰带。

  兽面纹瓦当一般出土于六朝中、晚期地层内,大约相当于东晋到南朝时期,其外形特征亦为高边轮,当面明显低于边轮,多以凸起的线条勾勒兽面纹,兽面变化比较多,有的有上宽下窄的脸形轮廓线,有的没有轮廓线;双目一般作斜立的水滴形,眼有双线或单线边框,也有的没有边框;鼻梁短而凸起,位处双眉正中,大口张开,露出獠牙,神情颇为狞恶;脸的四周以短直放射状线条表示毛发。在六朝中晚期,带有南方造型风格,具有中国传统思想意味的兽面纹瓦当占据了重要地位,与当时如日中天的莲花纹瓦当共同营造了一派具有鲜明时代风范的瓦当格局,而且当形和兽面造型有了新的时代风格。兽面纹瓦当(图1、2)为东晋早中期,瓦当兽面造型图案严谨而规整,构图线条硬直;兽面纹瓦当(图3)东晋中晚期;兽面纹瓦当(图4、5)为南朝瓦当既保留了早期兽面造型的基本风格,同时又发生一些变化,如上宽下窄的兽面轮廓线已经显得自由松散,轮廓线上下不再闭合,兽面周边象征须发的线条由硬直变得柔软。

  莲花纹瓦当是六朝瓦当中数量最多、造型纹饰特征最为丰富、分布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类型,其总体特征为高边轮,当面中心为莲蓬,周围装饰数量不等的莲瓣,但在细部纹饰上比较富于变化,比如中央莲蓬占据的面积有大有小,装饰的莲子数量5、7、10颗不等,其中以7颗最为常见;莲瓣形态有的瘦削,有的宽肥,有的瓣尖上翘,莲瓣的数量有8瓣、9瓣、10瓣、16瓣不等,以8瓣为多;在莲瓣之间的分隔线及莲瓣纹外缘的装饰等细节上也不尽相同。莲花纹瓦当 (图6)为南朝早期刘宋时期;莲花纹瓦当(图7、8、9)为南朝中后期(约相当于齐、梁、陈时期);莲花纹瓦当(图10)是唯一一种不带边轮的瓦当,造型特殊,其莲瓣肥大,瓣尖之间饰倒弧边三角形纹,具有时代相对较晚的特征,为南朝梁代前后。

  莲花纹虽早在秦代就曾作为瓦当的装饰纹样,但数量不多,未形成主流,它在六朝时期迅速流行和久远的历史影响无疑是与当时佛教在中国的广泛影响有着重大关系。在佛教艺术中,莲花代表“净土”,寓意吉祥,象征“自性清净”。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莲花即在印度倍受珍视,传入之后,更是随着佛教文化的传播,广为风行。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所述,天地开辟之始,毗湿奴的脐中生出莲花,花中坐有梵天,创造万物,因而莲花是佛教修持圆满成就的标志。因此,从六朝早期开始,莲花就随着佛教思想的传播和佛教中国化的过程而逐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到了南朝的梁代,佛教空前盛行,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是佛教信徒。在梁武帝的大力倡导下,佛教成为“国教”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莲花是佛教尊崇的信物,于是莲花瓦当开始在全国盛行,并且莲花图案出现在当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到日用器皿,大到佛堂供器,处处可见莲花纹的装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857071/79280046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南京的名树——1400多年树龄的六朝松 南京六朝松

还有存活了1400多年老祖宗——六朝松。六朝古都是公元三世纪到六世纪在南京建都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据说六朝松是当年梁武帝亲手种植,六朝松所在地是当时宫廷的中心区,到明代这里建立国子监,民国时期是中央大学,如今为

汉魏六朝诗讲录 太康诗歌1 叶嘉莹 叶嘉莹

汉魏六朝诗讲录 叶嘉莹第五章 太康诗歌第一节 潘 岳前面我们几次讲过,魏晋之间正处于中国文学的觉醒时期,在这之前的文学作品,像《诗经》、《楚辞》等都不是为了文学的目的而作的,它是因为有一种感情在作者内心之中涌动,不得已才自然而然

中华文化长廊:六朝骈文

六朝骈文黄绍坚汉字区别于其它文字的最大特点,便是以方块字为单位,单音只义。早在东汉,许慎作《说文》,解释汉字的原始含义时,其中绝大多数汉字就只有一个意思。汉字的这种特点,使得汉字在使用上便于排偶、对仗、叠字,在音韵上便于采用双

汉魏六朝诗讲录 建安诗歌1 叶嘉莹 建安诗歌

汉魏六朝诗讲录 叶嘉莹第三章 建安诗歌第一节 概 论现在,我们已经来到诗歌史上一个新的时代——建安时代。建安,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年号。献帝的皇位并非正式继承而来,而是董卓趁朝廷大乱之际擅行废立而致,所以汉献帝从当皇帝的

声明:《六朝瓦当 六朝瓦当鉴赏》为网友学渣听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