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又是蟹肥菊黄时。百千年来,螃蟹早已成为人们盘中的美味。但在古人的眼里,螃蟹是一种怪模怪样的东西,所以北宋的时候,有人就用螃蟹来吓唬鬼怪。北宋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就记载过这样的轶闻:关中人不识螃蟹。有人收得一只干螃蟹,人家病疟,就借去挂在门上。
古代的关中人认为人患了疟疾,是因为疟鬼在作祟,所以就在门上挂一只怪模怪样的螃蟹,疟鬼看到螃蟹的模样,必定吓得不敢进门了。《梦溪笔谈》还说,对于螃蟹,关中是“不但人不识,鬼亦不识也”。沈括是浙江钱塘人,地地道道的江南人,他在关中地区的陕北延安当过官。把螃蟹挂在门上辟疟鬼之事,看来绝非子乌虚有。
关中穷乡僻壤的百姓直到宋代还没见过螃蟹,但有江河湖泊和临海的地区,则早就有吃螃蟹的记载了。东汉的著名经学家郑玄就曾经考证过螃蟹,说是西周时期祭祀时便有了青州的蟹胥。古代的青州,指泰山以东至渤海区域;蟹胥,也就是螃蟹酱。可见,西周时期,古人不但识螃蟹,而且还将螃蟹当成美食,悦而食之了。不过,吃螃蟹之风的广为流行,是西周以后的事情。
东晋时期,有个吏部郎名叫毕卓,他喜欢喝酒,酒量很大,还喜欢吃螃蟹。他经常因为喝酒耽误工作。他看到邻家酿成了好酒,便趁着夜色去邻居家偷酒畅饮,被邻居的佣人当场拿住。直到天明,邻居才发现拿住的偷酒贼竟是吏部郎,慌忙再拿出新酿的好酒与毕卓对饮,大醉方休。毕卓说过这样的喝酒、吃螃蟹的豪言壮语:“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右手持酒,左手拿蟹,尽情吃喝,便是毕卓一生的最高追求,这是典型的酒痴和蟹痴。但在《晋书》中,毕卓居然有传。也许史官觉得毕卓这样的酒痴和蟹痴,是性情中人,有可爱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