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春晚阅读答案 朱碧潭诗序阅读答案

 朱碧潭诗序阅读答案:

  阅读题: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亦皆易之,无以为意者 易:惊讶、觉得奇怪

  B.君尝谒予,怀诗数十首为贽,色卑而词款 款:诚恳、恳切

  C.大指自喜所长,不病人之不知 病:担心、忧虑

  D.而犹不能忘志于区区之名耶 区区:小、少

  15.以下各组语句中,全都能表现朱碧潭对诗歌痴迷的一项是

  ①当其酣嬉颠倒,笑呼欢适,以诗为娱,顾谓人莫知我

  ②屋壁户牖,题墨皆满,涂污淋漓

  ③于是朱诗人之名,哗于郡中,其诗稍稍传于人口

  ④若为闭关吟讽,冻饿衰沮而不厌

  ⑤人之不知重其诗,焉足以挠其气,而变其所业哉

  ⑥凡世之有好于物者,必有深中其欲,而大惬于心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1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朱碧潭年轻时曾登临匡庐山,游赏赤壁,观览古圣贤隐居逃世歌啸咏唱的遗迹,志气有所启发,于是学习做诗。

  B.朱碧潭在吏人带领下前去见知府时,知府走下座位施礼迎接,朱碧潭虽然没觉得有什么不敢接受的,但是还是很有礼貌的行礼之后才坐到上宾之座。

  C.朱碧潭以一介布衣同知府相交,导致大家的毁谤妒忌,虽然知府不是因为他的诗写得好而与他交往,但朱碧潭的诗因此逐渐被人们知晓看重也是事实。

  D.朱碧潭刻苦专心地做诗,死后作者为其诗作序。作者说并不希望因此使朱君的诗歌流传后世,这是作者谦虚的说法。

  17.(1)把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

  ①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2分)

  ②君既死,予故特序其诗而行之,庶以不孤其意。(4分)

  (1)人亦皆易之,无以为意者(3分)

  (2)君尝谒予,怀诗数十首为贽(3分)

  参考答案:

  14.答案:A(易:轻视、看不起)

  15.答案:A(排除③⑥)

  16.答案:A(B中“很有礼貌的行礼”不对;C中“诗由此为人们知晓看重”中的“看重”不对;D“并不希望”说法不对。)

  17.答案:①这好像是顺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变得更大,只是风势激扬罢了。

  ②朱君已经死了,我因此特意为他的诗写一篇序言来使他的诗行之于世,希望不辜负他的心意。

  (1)人们也都轻视他,不把他的诗当回事。(易,轻视;以……为意,“把……放在心上”或“把……当回事”;句子通顺。各1分。)

  (2)朱君曾经来拜会我,怀揣着数十首诗作为见面礼!(谒,拜会,见;贽,见面礼;句子通顺。各1分。)

  二:

  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亦皆易之 易:轻视

  B.怀诗数十首为贽 贽:见面礼

  C.色卑而词款 款:缓慢

清平乐春晚阅读答案 朱碧潭诗序阅读答案

  D.不病人之不知 病:担心,忧虑

  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又不为能诗故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B.凡世之有好于物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

  C.冻饿衰沮而不厌 吾尝终日而思矣

  D.焉足以挠其气 焉用亡郑以陪邻

阅读题爱华阅读怯懦阅读答案痴心石阅读答案会呼吸的建筑阅读答案大医精诚妙手仁心阅读答案祈求阅读答案长在心上的眼睛阅读答案雨夜的灯光阅读答案父亲的雨阅读答案牛皮纸包着的月饼阅读答案

 

《孝心》小学阅读答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873471/941957830.html

更多阅读

薛法根清平乐村居 薛法根教学视频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浏览人次:512 发表日期:2011年12月23日 出处:校长室《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执教: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薛法根一师:你们还记得清代诗人高鼎写的《村居》吗?生:(齐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

清平乐韵律 《清平乐》 《清平乐》-韵律,《清平乐》-清平乐一

《清平乐》此词一说系后主乾德四年(966)其弟从善入宋久不得归,因思念而作。如其可信,则上片不妨可视为就己方落笔,点出春暮及相别时间,那落了一身还满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还来;而下片可看作由彼方措意,说从善留宋难归,托雁捎信无凭,心中所怀的

春的阅读答案朱自清 读朱自清的《春》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引》里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春》的开篇运用拟人的修辞写“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

声明:《清平乐春晚阅读答案 朱碧潭诗序阅读答案》为网友亚蒙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