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特别刚愎自用,或者叫盲目自信,总觉得自己特别牛逼,什么都是对的,别人都傻叉,学什么都是眨眨眼就会了。因此,那段时间里,很多东西我都看不上,不管我是不是了解和知道,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学钢琴,以为自己很有天赋,稀里咣当的,也不怎么积极练琴,几千块钱的卡就上了几节课就过去了。
学木工,以为自己很牛逼,肯定一学就会,上课迟到,下课早退,结果大家都能多少做个盒子做个碗的,我连个勺子都没做到位。
学英语,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时候学好几天,然后总觉得自己底子好,因此多年来还停留在大学毕业水平。
研究生课程总懒得上课,定点交作业也能过,但快一年了,别的同学都上课学习,我连书都不看,那效果能一样吗?
讲座,分享,专业课都懒得去听,总觉得自己这么牛逼,听那些有啥用啊,他们能比我强多少?
时间久了,就觉得自己好像已经不擅长学习了,甚至于觉得自己学什么都心不在焉的,也没法专心,可能真的是老了?或者进入社会太久无法再进入课堂了?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上班后觉得自己很浮躁,什么都学不进去了?为什么从职场回归校园很困难?为什么我平时也努力学但就是不见成效呢?
那是多半是因为,你跟我一样,离开校园后,就忘记了学习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想要掌握任何一门技能都不容易,稍微接触点什么觉得难就退缩,就断定自己没有天赋。年轻气盛,接触了点社会就觉得自己很牛逼,什么都不放在眼里。自己学不会的就觉得对方教的不好,自己掌握不了的就觉得“每个人都有所长,自己不适合这件事”。结果颠来倒去,好几年什么都没学到,除了买买买和吃吃吃,什么进步都没有。
比如学英语,很多人说:“我很努力的每天早晨起个大早听VOA,周末看原声电影,看了那么多,英语为什么还是不好?”其实我英语也没那么好,我也存在这个问题。但回想起来大学时候死命学英语的时候,哪是这么简单的学法,想听听广播,看看电影,就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那英语系的学生都该怎么办呢?听说读写,背诵朗读,一个都不能少。毕业之后的学习,我们可还曾下过这样的功夫,做过如何系统的训练?99%都没有。
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就开始改善。比如最近在网上学口语,每天和外教练习半小时。开始很有劲头,第三天开始就没精神了,第五天就感觉很疲惫,第七天都懒得去约课了。这件事让我反思,除了有很多其他事情在身,自己真的每天连半小时都没有了吗?为什么自己启动买买买模式和聊天模式就很乐此不疲,几个小时都不停歇呢?问题还是原来的,只不过变换了一个形式,还是“怕苦”,以及没那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了。
今天下午路过家楼下的儿童绘本馆,著名的博物馆讲解员高源老师在给小朋友们讲恐龙的知识,后面坐着很多的大人。小朋友的求知欲和记忆力让人感到惊讶,我以为本该男孩子喜欢的恐龙,原来好多女孩子也很喜欢。其中高老师讲到国外一些电影中的桥段,为了弄清楚为什么要这么演,比如为什么用手电晃恐龙等,高老师特别发邮件给美国去问,将真实的原因讲给小朋友,并告诉家长,绝对不能随便想当然的敷衍孩子的问题,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的根源与了解的过程。这几句话给我很深刻的印象,我已经好久没有追根溯源过,更看到什么太复杂就直接放弃,美其名曰“不适合我”。天知道,没有人生来适合都什么东西,七岁的广场舞小天才也需要天天跳舞,才能成为人们眼中的小天才。而小朋友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争先恐后尝试新事物的样子,让我想起了20岁出头时候的我,我已经好久没那么鲜活过了。
想想当年学校里的自己如何学习,如何一本书一本书的过,认真地记笔记,不断的思考和复习。即便这样似乎也没当上学霸,还以为年长几岁就能学的轻松如意吗?虽然现在我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这个问题也可能是一直都会有的问题了,需要不断的警示自己和努力克服。但是能在傲娇的生活中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首先就能解决一半了。目前我的解决方法是,学习任何东西不耐烦的时候,都要告诉自己,想想曾经在学校是怎么学的,就能静下心来一大半。
为什么突然想起来这件事?因为曾经的钢琴老师今天突然发来一个学生练琴的视频,跟我说:“他好刻苦啊,每天都来练琴。”我这个老师是教成人钢琴的,学生都是上了班的人,都用业余时间来学琴。因此时间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我们很多人都败在时间不保证而慢慢的不再坚持了。今天的这个小事,突然让我醒悟过来,任何时间,任何年纪,没有什么学起来就能轻而易举。任何技能的习得除了靠天分,还要准备好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吃苦的准备,甚至,要比以前更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