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小学生开始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不想与人相处,也不会与人相处,欠缺人际交往能力,结果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难坏了广大的小学生家长们。专家介绍,良好的交往关系不仅使孩子结识到更多的朋友,还可以促进他在学习中精力更加集中,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变得越来越有自信,心理也更加健康。但小学生良好的交往能力从哪里来呢?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几种方法:
1.家长自己要多跟孩子交往
父母应当重视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平时多和孩子交流。与孩子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应当站在平等角度,不应该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并且注意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能技巧。家长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也是家长自身不断学习、改进与人交往技能的过程。
2.培养兴趣广泛的孩子
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缺少一个“儿童的群体”环境,这个群体对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长要鼓励孩子多跟小伙伴交往,并帮助他们学会平等互让,克服“一切以我为中心”的意识,使孩子在交往中能获得同伴间互相关心帮助的愉悦体验。
兴趣广泛的孩子容易受人欢迎。如有的孩子擅长游泳,在游泳活动中可能会认识很多的朋友;有的孩子喜欢唱歌,也会认识很多的同样喜欢唱歌的孩子;有的同学打球很棒,通过教其他孩子打球,照样也会团结一大批的朋友。
3.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认识朋友,多交不同类型的朋友,并且教孩子跟朋友保持联系。
4.多给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
有的孩子在家里能说会道,在外面却显得拘谨、胆小,因此,家长要多给孩子与生人交往的机会。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父母尽量提供机会让孩子去应付“情况”。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家长要让孩子相识相伴、倒茶接待。如果孩子的同学来家里玩时,要让孩子当小主人,父母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如家长带孩子上街,要鼓励孩子问路;带孩子上车,要让孩子去买车票;如果孩子当了小干部,父母要积极支持;家长也要适当地带孩子去参加一些聚会、晚会,让孩子见见各种场面,学习与各种人打交道;这样,会使孩子增长见识、增强信心,孩子耳染目濡,就会逐渐学会待人接物之道,在社会交往时就会变得落落大方。
5.要孩子多多参加集体活动
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生活,他们会相互教会怎样生活、怎样相处、怎样玩耍,家长要欢迎孩子的小朋友上门来玩,也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到别的小朋友家里去玩。在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家长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互相依赖,彼此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