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爸爸去哪儿》反思:给孩子更多一点耐心

  自从《爸爸》出来以后我每个周末就蹲在家里还孩子一起看,和孩子一起分享我的看法,分享他的喜悦。在等待第七期的这个周,空余时间我会翻翻微博,逛逛论坛,看看其他人对这个节目的看法,常常会看到一些让我感动的文字,也常常收获一些客观而用心的分析。

看《爸爸去哪儿》反思:给孩子更多一点耐心

  在天涯上看到一个长长的帖子,《从KIMI身上看林志颖的教育方式真的很有问题》,说实话,看这个节目的时候我非常不喜欢有人在网上对孩子那些负面的评价,别有用心也好,纯属发泄也好,总之就是不喜欢看到任何一个孩子被不怀善意地不喜欢。但这个帖子不同,作者非常客观地在分析节目中的每一个细节,提出他的看法和见解。

  家庭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管这些意见是不是正确,这个帖子的作者有很真诚、很用心地给林志颖、更是给围观帖子的普通人提供了一个教育孩子的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我接触的第一本家教类的图书,是一位研究蒙台梭利蒙氏教育的专家写的,书名叫《爱和自由》,读书的时候看着自己身上很多的缺点和毛病,都能从幼年时并不完美的教育方式里找到缘由,我当时很是震惊。

  蒙氏教育里最触动我的有两点:

  1.父母才是真正的关键,老师处于协助引导的地位。

  2.家庭教育要以孩子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孩子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为的是打造一个以孩子为中心,让孩子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我们的教育,常常会出现与蒙氏教育观念相反的情况,我们的父母会竭尽所能给孩子找一所好的学校,请一个好的老师,将孩子的教育成败完全抛给学校和老师,却甚少有父母领会教育的第一步是让自身变得的完善。我们的父母还力图培养自己眼里听话、懂事的乖孩子,觉得小大人最符合自己的审判标准,而不是以孩子为中心,为孩子去打造那个“儿童世界”。

  林志颖一直是我欣赏的艺人,到我这个年龄,对偶像的喜欢并不会那么盲目,因此,他在我眼里,是常人里的优秀者,却不是完人。在对kimi的教育方式上,他有很多不足,就像那个帖子中列出的很多条,观众可以轻易在kimi身上去找到林志颖教育的问题所在。然而,本期我要分析的,仍然是林志颖教育的优秀之处,那就是对孩子足够的耐心。

  Kimi内向、胆小,不爱叫人,不爱跟人打交道;kimi常常不合群,不想单独出任务,不去帮助其他小朋友;kimi脾气大,常有他对其他小朋友吼的镜头……

  于是有观众就会说,林志颖为什么不管管呢,为什么他总是哄孩子,不去逼一逼孩子呢?到这期,林志颖就说了,“小孩子不能逼,越逼他,他越不愿意。”切换到你的童年时期,仔细一想,是不是那么回事呢?

  我很想说,林志颖在某些细节的做法虽然不够完美,但更多时候,我爱极了林志颖的耐心,爱极了他经常为kimi找的那些“借口”。他确实是在摸索着以孩子为中心去教育kimi的。很多人在长大后,心里最温暖的回忆是外婆,为什么?因为很多时候,外婆是那个无条件宠溺你、温暖你的亲人,你被外婆无微不至地宠过,那么多年后,你学会人际、学会助人、学会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一切本领时,你是不是会觉得外婆的宠溺耽误了你的成长呢?没有,恰恰相反,那些过往的点点滴滴成了你童年时期最温暖美丽的回忆,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爱,让你变得更为美好。那么为什么当我们面对一个孩子时,我们要去用成人的标准来强行要求他去做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呢?有些东西,随着年龄增长,总会学会的。

  就 kimi这个独立的个体来说,他是个内向的孩子,内向是他的特点,就好像恬恬天生社交出众、cindy天生体力惊人,我们不能因为成人世界不大欢迎内向的人,就去责难kimi怎么现在不去立刻、马上改了这个特点。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当他慢慢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他发现某些特性对他不利时,他的性格也会慢慢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爸爸要做的,是给他足够的耐心,尊重孩子这个个体成长的规律。

  比如第五期,kimi主动开口问老乡要菜;第六期,爸爸离开后他不哭不闹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第七期他独自前往房顶给爸爸取午餐,还取了两趟。每一期,他都会有一个新的变化,这就是他的进步,他的成长。他的一生还有那么长,足够他慢慢完善。

  爱因斯坦、乔布斯等世人眼中的成功者,小的时候也是奇怪的不合群的孩子,就kimi的爸爸林志颖,他也说过自己小时候内向、隐忍。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独具特色,他们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说到这里,想说说涛叔,第五期小石头被鸡蛋噎到那次说叔儿:“对我没有耐心么?”叔儿其实一直都还不错,偶尔失控,看起来貌似也是有堂而皇之的理由的,只是在这一期,叔儿忽然是真正的好没有耐心起来了。

  或许是很多东西对孩子来说,只是一时失误,但对成人来说,却要面对孩子失误后收拾烂摊子的无尽麻烦,因此石头的几次失误让涛叔整个一期数度失去耐心,取而代之的是莫名邪火。

  石头弄翻了方便面碗弄脏了衣服,涛叔一顿好抱怨,石头弄倒了矿泉水瓶子打湿了被褥,涛叔仍然是一顿好抱怨,那严厉的表情,说实话,作为观众的我都有点吓着了。

  我觉得对孩子有原则,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是不小心的过失,成人切忌过度迁怒,更不要为了省事逼迫孩子不犯错。

  石头弄翻了矿泉水瓶子时,有主动去跟爸爸认错,说自己又把水洒了,叔儿的一系列表现我认为对石头的成长是特别不利的。

  我有一个朋友,他说话习惯性地撒谎,哪怕这件事情完全没有撒谎的必要,他也要撒谎,后来有一次,他跟我说,因为从小到大,只要一件事情没有做妥当,不管什么缘由,父亲就会劈头盖脸骂一顿,考试没考好,摔坏了自己的玩具……后来他便学会了粉饰太平,选择欺骗、隐瞒等一系列方式。再后来,撒谎就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他自己也知道毛病所在,可是要改掉这个毛病却特别费劲。这打小培养强化的坏习惯,用他的话说,就是已经流淌在血液里了。

  在水洒在床上的时候,石头会惊慌失措,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惊慌,恬恬不会有、kimi不会有,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无心之失爸爸会包容。

  石头的优秀就在这里,他明知道爸爸会生气,仍然选择了坦白。但是坦白之后,爸爸却给他传达了极其负面的情绪,在这样的情绪强化下,孩子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会去讨好家长,很有可能,这次做了坏事他坦白,下次却不一定,他可能撒谎说这被子不知道为什么就湿了。第一次可能会为无关紧要的事情撒谎,下次也可能会为很严重的事情撒谎拒绝承担责任。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要做的是一起寻求补救的办法,或者鼓励孩子自己寻求补救的办法。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很庆幸节目结束,我在这写文章的当口,叔儿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写了篇长长的反思文了,叔儿果然是好样的。

  每一期节目过去,每个孩子都比过去的自己更有进步,天天从一开始为了交玩具哭的那么伤心和对环境的不适应到现在能主动帮助其他小朋友和帮爸爸做事;恬恬从开始的小娇气到现在越来越照顾周围人的感受;cindy从一开始的爱哭鬼到后面的女汉子;石头也有越来越懂事,一开始就不错,现在更好;连内向的kimi也可以开开心心一个人出任务了。

  大陆的教育常常强调“赢在起跑线上”,这是我最反感的教育理念,人生不是百米冲刺,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赢在起跑线上的李天一成了伤害别人却依旧不思悔改、竭力推脱责任的“未成年人”,这警示所有家长,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不必强求,没有规定到了什么阶段一定要做什么事情,家长要做的是耐心陪伴,很多东西,孩子在成长中的某个阶段自然会学到。家长不用刻意去跟其他同龄孩子比,看自己是否领先或者有无落后,只需要拿孩子的现在与过去比,看有没有变得更好。

  东莞理想家教网推荐:小kimi四处搜寻爸爸而不得的画面了,其实即使爸爸不在kimi身边,他依旧会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因为有爸爸先前无时无刻浇灌在kimi身上的爱,在孩子身上开花结果。这样才是亲子间安全的依恋关系,它有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孩子才有能力承受所面对的分离与冲突。 在家庭教育中有任何感想和小故事,可以在家教小故事http://www.dgqjj.com/story 栏目投稿给我们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942471/651523752.html

更多阅读

《爸爸去哪儿》威海鸡鸣岛 威海鸡鸣岛旅游攻略

  在山东省威海市鸡鸣岛拍摄录制的热播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已播出,在节目中,囧爸们带着萌娃居住在岛上居民家中,囧爸与萌娃们一起辛苦地苫海草房,赶海钓鱼、钻防空洞、体验渔家乐……感受海岛农家生活。大家是否已对这个安静

跟着《爸爸去哪儿》到新叶古村 跟着爸爸去观鸟 故事

摄制组一直保密到上个月播出的《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第二站,吴镇宇、黄磊、陆毅、杨威、曹格进住的浙江建德市新叶村,终于显山露水。新叶村位于建德西南大慈岩镇,宋嘉定年间,新叶村始祖随南迁的宋皇室从中原来到浙江建德,历经宋、元、明、

《爸爸去哪儿》:吴镇宇的父子相处之道

参加《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嘉宾中,估计最受关注的就是吴镇宇父子了。因为吴镇宇在荧幕中塑造的形象往往都是反面人物,感觉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也没什么经验。如果你是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吴镇宇教育孩子非常有方法。《爸爸去哪儿》第二

声明:《看《爸爸去哪儿》反思:给孩子更多一点耐心》为网友淡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