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大爆炸编剧 当编剧是怎样一种生活体验?

谢谢邀请。


20170212的更新

今天是元宵节。距离第一次写这个帖子,已经又过去了一段时间,我时不时来看这个帖子的评论,也收到很多的私信,看到很多人回复说看哭了,看得鼻子发酸,也看到很多人引起燃气梦想,这些评论也让我非常非常感动。在这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又经历了编剧职业上的很多历练和成长,很多时候都觉得内心非常的阴暗和难以排解,还有体力上的累和辛苦,有时候觉得,这大概是因为这个行业身处行业食物链的底端,因而才显得这么的不容易。

我确实是赚到了一些钱,可能比上班多吧,但是内心的不安依然时不时在考验着我,并且反映到了我所写的东西上,大概是16年底的时候,我彻底给自己放了一个大约半个月的假,非常奢侈的,放着交稿期迫近的假,因为当时真的觉得好累。北极因为后期太难做的原因,毕竟是第一部本土科幻片,所以在筹备期10个月拍摄期45天后,经历了长达12个月的后期,直到现在还没有做完。而迪士尼出品的绯闻男女,则在2016年的十月经历了,差点开机后的延后拍摄,很遗憾,没有成为迪士尼在国内拍的第一部爱情喜剧,这些种种的,都让我在去年冬天倍感焦虑。

但我还是慢慢好了起来,不再那么患得患失,开始明白,其实对编剧来说,写完剧本不是结束,电影开拍也不是结束,电影杀青也不是结束,电影公映才是,因为如果电影没有上映,那么作品最终还是一叠A4纸,我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命运如此。

然后也有一些不友好的声音出现了,我在看到暗讽我在当“编剧培训老师”的文章,大意是说我混不下去了,所以来live上开讲,刚开始看到的时候感觉心里很不爽,毕竟准备live那半个月的过程,如果用来写电视剧什么的,回报当然比live的报酬要多得多,只是我觉得,在我起初入行的时候,其实会很希望听到前辈和过来人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但是我所得甚少,所以我想如果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经验,也许可以分享给大家,而讲课其实也是一个知识内化的最好的过程,我也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复习了很多编剧理论的书和编剧的课程。最终,我又神奇的想通了,因为无论你做什么,说什么,总会有人看不惯你,这正如剧本是一个主观的东西一样,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非常非常主观,你只能按照你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去走,至于别人说什么,那就随他们去吧。

当然也想跟关心我的朋友们分享新的进展:《北极》一定会在2017年公映的,这个电影做得如此艰难,多亏了制片人一直在坚持,如果没有他,这个电影一定会在半途夭折,无论如何,我们都在本土科幻电影的接力赛中跑了第一棒,回想过程中的所有,让我最感慨的是,我终于明白,认真拍电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绯闻男女》我的剧本工作暂时结束了,这个项目我投射了很大的心血,也怀有很深的感情,所以去年得知开机延后的消息几乎是让人觉得悲从中来,但好在一切又重新回到了正轨,重新进入了制片流程,真是让人感觉开心的事,这也让我感受到,放弃其实是最容易的事,但坚持做完做好非常非常难。

另一个事情是,我有经纪公司了。作为一个还没有电影公映的编剧,CAA也敢签我,想想也是挺不容易的。希望能在2017年有更大的成长,不让大家失望。

昨天我在万达看了爱乐之城的提前放映,看到最后二十分钟,真的是看着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尤其是石头姐回到内华达州的那一幕,那一种不被认可被失败折磨了太多次的感觉真是让我刻骨铭心,而这个电影,真是让我好喜欢,也让我想起去年在洛杉矶的那段时间里,那是我第一次从做编剧这件事里感受到了很大的幸福,那时候离创作的纯粹好近,不工作的时候去了各大公司的片场,去了格里菲斯天文台,也看到了洛杉矶非常美丽的夜景。我想爱乐之城之所以能拿那么多奖,除了真的拍得特别好之外,也是因为触动了电影行业从业者内心最细微敏感的波澜吧。

感谢每个给我留言的朋友,这个帖子神奇地让更多人认识了我,让我去行业的媒体上做了一次演讲,让超过三个制片人因此特意辗转找到了我,因为这个帖子所写的感受和体验,让他们想跟我合作一个剧本,这个帖子还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的感动,无法描述这种感动具体有多少,只有增加再多几个“很多很多”也无法描述我从中获得的力量,让我感觉非常幸运和感恩,因为自己已经获得了很多人的帮助,我也希望有一天,如果我真的有能力的时候,能够帮助更多有梦想的人实现自己的愿望。

谢谢大家。希望下一次更新,能给大家带来真正关于电影的好消息。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
入行快三年,即将有两个公映作品——(,迪士尼和柠萌影业出品,导演易智言;()中影出品——我想应该有一些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了。

小时候,如果我们梦想是成为律师医生建筑师时,相信所有长辈都会鼓励你,只要你脚踏实地努力就有可能会实现梦想;但是如果你说的梦想是成为电影编剧,那么你可能会遭遇一盆冷水,被告知这太难了,需要天分和机遇,你很可能会失败……


曾有编剧理想却在很早期就放弃的人,一定比心怀其他职业梦想最终放弃的人多。


所以,我想写下自己入行前,入行后,非常真实和细节的体验,你可以当做指南,当你感觉困惑时,看看这个女编剧当年是否也跟你一样,也可以当做一个消遣,看看一个爱写字儿的人有怎样的感受;或者当做一个伙伴,在你走在梦想的路上时,稍微感觉不那么孤单。


好,下面开始。


1.从实习生到迪士尼签约女编剧:实现梦想,十年不晚。

和很多人一样,我从一个小地方来到北京念书,起初从对电影圈一无所知,只有一腔热血和向往,到以编剧为职业,从2005-2016年,整整过去了十年。

▽我想先发张照片

这是豆瓣的截图,2005年,大学二年级的我,在全校的影视公选课上,看到了一部叫《蓝色大门》的电影。尽管当时我已有一定阅片量,但这个电影还是让我觉得很特别。


一个17岁的青春故事,如此单纯灿烂,纯粹,又干净到。

张士豪骑着自行车,夏威夷花衬衫在夏天的阳光下飘。这个镜头我久久不能忘怀。


我也想写点什么,承蒙青春文学大热,我的青(中)春(二)小说,出版了。

写故事可以当做一个职业吗?我是不是能当个电影编剧呢?

我也第一次开始了真正的关于未来职业的思考。

很快,2010年,我租了个单间,还没找到任何跟电影相关的工作,只感觉前路茫茫,偶尔也有想过回家算了,有时候去面试,有时候去开会,有时候想要不要考个博士赖在学校里,把自己弄得很疲惫,有天晚上,我借来同学的硬盘拷东西,鬼使神差地发现里面又有蓝色大门。

我一个人在校外的小屋里,又把这个电影看了一遍,又回想起初看这个电影时,立下最初的梦想,好像有了继续留在北京的一点点勇气。那晚是2010年5月30日,我恬不知耻在自己的豆瓣主页上写了这么一句:“如果有朝一日能给易智言导演写剧本该多好啊!”



转眼弹指一挥间,2016年的3月,春日迟迟,我在洛杉矶Burbank迪士尼总部工作,在剧本医生的帮助下,终于改完剧本二稿。当我匆匆回到北京,时差的关系我还在昏昏欲睡,迪士尼中国制片公司开发总监Robert给我发微信:“好消息,易导看完你的剧本,他决定接了。”



那天上午,我明明困到极致又睡意全无,只觉得一切都像是梦。


四月,台北烟雨蒙蒙,我在制片公司安排下与易智言导演终于见面。

我准备了好多开场白,奇怪的是,最终在见他的时候,我什么也说不出来,连“十年前,我好喜欢您的《蓝色大门》”都没有讲出口,我甚至有点怵,有点害怕跟他讲话。


他跟我握手,说:“余思,很高兴认识你。”


第一次去他工作室,我四下好奇地参观,金马奖奖杯,桂纶镁写给导演的信,黑板上满满的字,我时常总觉得喉咙里哽了什么,好像有很多话要说,可怎么也讲不出来。


迪士尼的LILY说:“导演,你知道么,我们编剧等今天等了十年呀。”


易导拿出蓝色大门的小说,在封面写下这段话。



从台北回北京的飞机上,我读完了这个小说。

想起,桂纶镁的独白:“小士,看着你地花衬衫飘远,我在想,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回想起19岁那年第一次看这个电影,那时的我,想过三年,五年后,十年后,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吗?在飞机上,我闭上眼睛,突然泪流满面,明明是应该高兴的事,也不知道为什么眼泪一直不停,这大概就是,那句很俗的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2)——————没有考上电影学院,就不能成为编剧么?——————————


回想这十年,在“准备成为编剧”的过程里……

前五年时间,我非常执念于“学院派”。

那时我以为考上电影学院,看很多电影,把剧本创作的书看完,我一定就会成为一个好编剧。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没考上电影学院,还能成为一个编剧吗?


大四那年,我第一次考研究生失败,连初试都没有过。

所有同学都找到了工作,临近发学位证,只有我还没有着落,我也是个骄傲的人呐,却还没毕业就失业了…当时有工作的同学提前离校了,我本来可以在学校多赖几个月继续找工作,却因为当时是2008年,奥运会要开了,学校提前把我们腾出宿舍。我不得不听从亲戚的建议回广西工作,近乎悲壮地离开了北京,开始了为期一年的银行职员生活。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到底有多重要,我当时并没有很在乎,当时年轻,22岁只觉得我不需要你们的理解和支持,只要你们不要反对我就好了,但是我确实遇到了很大的障碍。我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家人并不支持我,我们全家所有人都反对我当电影编剧的理想。

2016年3月底,我从洛杉矶回来之后,去看了杨庆导演拍的《火锅英雄》,电影里白百何演的那个对现状不满每天浑浑噩噩的银行女职员,一部分是我当时的写照,不过我当时比她要浑浑噩噩心不在焉得多。一年的时间,我无时无刻不想回北京,我常常失眠,对现实的一切没有兴趣,不管多少亲戚都夸我在最后一班招聘时赶上银行正式编制的工作有多少多好,我都觉得没意思,无聊,一点都不好。


那段时间,我不敢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失落,但常常失眠到天亮,第二天又去上班。有时候在厨房喝我妈做菜用的米酒,才能昏昏沉沉睡着,还要每天在家装作很正常的样子。我心不在焉,而银行的工作又要求严谨要求程序正确,我实在是不堪忍受。


这份工作被当时的我搞得一塌糊涂,最惨的一次,在柜台轮岗时,一位储户来取3000元钱,我给了3000现金,莫名其妙又往户头里存了3000元,最后网点清点时发现账户短款6000元,银行行长的脸吓得煞白,因为在银行系统的奖惩里,超过100元的短款就已经是重大责任。行长亲自陪着我看了整整十几个小时的监控录像,才找到我钱款差错的源头,在电话里哭着求储户把钱还回来…当时担心储户不还钱,差点报警……


跟《火锅英雄》里的于小惠所不同的是,银行的同事都对我很好,简直好得不得了,当时招聘我进来的人力资源处长,还开玩笑跟我说:“如果不想做业务,想不想调去宣传岗写材料,我们好好发挥你的写作功底。” 越是这样,我越是害怕,我怕这舒服和稳定的日常生活,就再也走不了,我更害怕行长和行里的同事对我的友好,他们竭尽所能帮助我适应工作,我也怕我真的适应了,我不再那么郁闷,按点下班,工作不累,工资在当地也不错,也算是个体面的工作,我就再也走不了了。


这一年的生活让我明白,我还那么年轻,我怎么就过上了这种大人眼里平稳的生活呢?这是我要的人生么,就为了这体制内的工作,我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么?


银行工作一年之后,我终于下决心离开广西回北京。当时我拿了银行年终奖几万元,还有几个月的工资,想着足够在北京过一阵了。我瞒着父母辞掉了在他们眼中最体面最适合女孩子的银行工作,先斩后奏报了电影学院的进修班,还提前买好了机票。


我父亲大发雷霆,说实话,我从未见过我父亲气成那个样子。

父亲指责我不负责任,不知道珍惜父母亲人的好意,不知道我这个银行的工作得来多不容易,而我不知天高地厚说辞就辞。


我父亲问我:你学电影以后找什么工作?我们家里完全没有电影行业的人?你就这样一个人再回北京了?你以后无依无靠你知道你以后要面对什么吗?——但我对父亲的话不以为然,我觉得他老派事故刻板。我相信当我迈出这一步,梦想的路就会渐渐展开。总之,当时我绝不回头,只觉得能重回北京让我兴奋不已。


一直到,八月底,终于马上要到了进修班开学的日子,我在家收拾行李,却第一次感受到了父亲所说的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恐慌。大学四年我住宿舍,这次再回北京,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下了飞机该去哪里好像都不知道。


我妈推门进来,跟我讲了几个故事,大体意思应该就是:“对女人来说,对比实现理想,生活圆满平静更幸福。”相比父亲的强硬,我妈的话对我更有杀伤力。当时的我是年轻,梦想比天高,理想大过一切。可事实上,我也不过一介女流,我似乎也没想象中那么勇敢,我也害怕辛苦害怕漂泊害怕无依无靠啊。


我看着满屋子行李,真的不知道再回北京会经历什么,我怕我这一走,好像幸福圆满就真的离我远去了。我想了一下午,终于出门跟我妈说:“让我去读一年进修班,然后我再考一次电影学院研究生。考上了再读三年,加起来四年时间,足够我走进电影圈。如果不行,研究生毕业之后我再回来,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毕业,足够在广西当个老师什么的。”


照着这个剧情节奏发展下去:小镇姑娘余思,她不顾一切,说服了家人,辞去了银行的工作,义无反顾独自一人来到北京,她刻苦学习大量看片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己,最终她通过了电影学院研究生的考试……

然后老天给我开了个大BUG。我在当年研究生初试的笔试中考了第二名,那一年我报考的老师有两个招生名额,按常理,我觉得,我笔试成绩不错,还出版过小说,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我可是有很大优势的考生。


可是我真的非常紧张和害怕,以我当时的阅历来说,我觉得,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机会。如果我失败了,那我就在北京待不下去了,我要回广西了。


面试前一个星期,我每天在家傻乎乎地练习跟老师的问答,对着镜子练习笑,希望给老师一个好印象,满大街去看面试衣服,上网搜集各种面经,千方百计从各个角度无孔不入跟每一个认识的人说能不能去老师面前推荐我。我把一切都想得特别严重特别复杂,我想我要万无一失,我要考上研究生,我才对得起我辞掉的银行工作,对得起我跟父亲对着干他发的那么大火,还有我母亲对我这一年来的担心。


然后,我迎来了,人生中一场失败至极的面试,失败到我至今回想都起鸡皮疙瘩。


面试的老师问我,你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

我说,是福尔曼的《飞越疯人院》。

老师问我你为什么喜欢?

说实话,这确实是一部我很喜欢的电影,我深深折服于这个电影的深度。


但如果放在今天你问我,那这部电影肯定不能算是我最喜欢的,是我尊敬的电影,但不是我喜欢的电影,我会更喜欢杨德昌的《麻将》呀喜欢李安,喜欢《当莎莉遇上哈利》《一代宗师》这样的电影。


但我当时为什么要那么说,我太希望老师觉得我与众不同。我希望老师觉得我很厉害看过好多好多电影好有深度等等,我做作和刻意二逼西西地装模作样地跟老师大谈这部1976年的电影,谈什么国家制度社会问题对人的摧残,其实很多回答不过是我在电影评论上读到按我自己的理解复述而已。


我当时是一个娃娃脸婴儿肥社会经验并不丰富的女孩,我觉得我表演得一定很拙劣,回想起来我当时面试画面简直不要太可笑。负责英文面试的张献民老师又问我,你知道飞跃疯人院的英文名是什么吗?我沉默了大概一分钟,终于想起来是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张老师用英文问了我下一个问题,“电影的中文译名和英文译名是像这个电影一样有很大差别的,你可以举几个例子么?”我沉默沉默又沉默,终于憋出一个《她比烟花寂寞》,英文片名是Hilary and Jackie,然后就再也讲不出话来。


最终放榜,老师录取了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同学。


考试失败,是我活到24岁人生中,最难过的一个夜晚,我整整哭了三天。

当时在电影学院做访问学者的广西文化厅的胡红一老师和中国美院的徐小东老师,一度怕我想不开,一直陪我在电影学院外面的餐厅吃饭,不断开导我——“没考上没什么啊,一样可以做电影编剧啊,不行来年再考,等等。”

哭完了,我不服气,千方百计找人打听老师为什么不录取我,最后得到的回答是:老师觉得我并不适合搞创作,更适合做一个安安稳稳工作的人回银行去上班吧。

老师的不看好,给我很大的打击,我几乎一想起来就要哭,这种打击让年轻的我几乎没办法痊愈,让我动了彻底打道回府的念头。我想起自己和母亲的约定考不上就回广西,一切更是悲从中来,那段日子我非常非常消沉,一度瘦到了90斤。


这时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念头。电影学院面积小住宿紧张,其实按道理说,进修班的学生是要自己解决住宿不能住学校宿舍的。当时研究生部的高翔老师破例给我安排了宿舍(回想起来,电影学院宿舍是比课堂给我更多体验,也解决了当时我一年房租经济危机)谢谢美丽善良的高老师(尽管她不在)。


我当时跟一位电影学系的博士姐姐合住一个宿舍,她早就没课了,那会儿她还结婚了并不长期住校,等她好不容易回校住的时候,得知了我没考上的消息。博士姐姐一边在宿舍泡脚,一边跟我说:“你哭什么啊,这有什么可难过的,每年电影学院文学系研究生毕业那么多人,他们就能当编剧了呀,你想想,最后有多少个真的当了编剧呀,我当年研究生同班同学可全都转行了,倒是一个学录音的姐们如今当编剧,写电视剧写得可开心呢,你看看现在当编剧的人里面,也不是每个人都是电影文学院文学系毕业的呀!”


我愣住了,博士姐姐的话,让我发觉自己陷入了一个执念中,我把当“电影编剧”和“考上电影学院”画上了等号,为了准备考试,我几乎看了市面上所有的剧作类的书,找不到简体版就去下载影印版,我听过大课小课,我能把各个国家电影史倒背如流,我到处听讲座,小说家讲创作,编剧讲剧作,导演讲视听语言,学术界讲理论,除了准备考试,我的生活充斥着虚无,我甚至连电影都没时间看,我看不到方向,惶惶不可终日之中,我总担心自己考不上考不上考不上,我还是我么?


我走进电影学院自习室里,好多在埋头看书的人,我听说,最多的一个人考了五年导演系还没考上,这五年里,又得到了什么,除了准备那些应试教育的东西,都没有了正常的生活,我也考了两次,我还要继续这种没有意义的应试考试生活么?


我决定放弃。在博士姐姐的启发下,我决定曲线救国。我想,我还年轻,我还想在学校多学习,环境和同学都很重要,我也很喜欢电影学院,于是我考了艺术硕士,读了同是文学系不同方向的电影传播专业。艺术硕士当然是自费的,每年学费2万多,三年加上生活费和房租要十几万多,父母的反对,说明他们已经不会给我钱了,但我还是咬牙掏了所有钱(这里要感谢大学时代出的中二青春小说给我攒下的一小笔钱,当时青年路房价不过一万多,我曾经计划2010年用这笔钱买个四十平小房子的首付,但我用来付了学费,所以这个艺术硕士说来代价还挺高的。)


很快,入学后我发现,大家都在一起上课,所有课程都几乎一样(当然,小课和导师的课还是不一样,每个导师都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大部分还是靠自己,靠勤奋,靠努力。


塞翁失马般,我遇到了电影传播专业的研究生导师梅峰老师,他是《颐和园》和《春风沉醉的夜晚》的编剧,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梅师是电影学院我最喜欢的老师,尽管做他学生的时光里,我跟他接触不多,但梅师的光芒好大,他的儒雅和对电影的执着,整个人的气质和电影的理解,大大正面影响了我。


这段求学经历,虽然有梅师,但总是显得并不那么圆满,坦白讲,当时我一度压抑。

我好像是硬挤进了这个并不看好我的学校,我有个严重心理倾向上问题,始终觉得自己是不被看好的学生,那些正经录取的研究生才是电影编剧的希望。艺术硕士,在很多人看来不过是在体制内单位晋升乏力来混学位的。


一度我认为,我不应该去电影学院读这个艺术硕士,我应该早早开始自己写,继续写我的青春小说也好,写网络文学也好,说不定还能更早赶上这波IP大潮,说实话,当年跟我一起出青春小说的人,好多人也卖版权卖了几十万上百万不亦乐乎。


可是我最终还是读完了,也顺利地在电影学院毕业了,拿到了研究生毕业的学位,不过个人履历上关于编剧的一切是一片空白,连毕业论文都写的是电影宣传理论。我知道我不是来混的,可是别人不知道也不会推荐你,所以也依然没什么机会写剧本,我还在等。



不过即使嘴硬说了以上那些,要承认电影学院带给我的影响依然很大,让我有了电影编剧最初的启蒙,让我有了学习电影系统训练的开始,让我有了最初的一批电影学院的同学,在后来的工作中,他们也成了我的伙伴,尽管我是一个那么不爱社交的人。

但说实话,没考上电影学院的深刻痛苦经历,其实给我的成长带来了更大的影响。

感受一:不管面临多大的机会和诱惑,在交谈的时候,要做自己,不要伪装。


电影圈子里,有很多浮夸和虚荣的成分,很多人拿着PPT和一个故事大纲就到处圈钱,很多人没什么履历只有一张嘴可以忽悠,每当我看到这样的人时,我会回想起我22岁时那次面试,其实我并不知道,研究生面试到底是不是影响我最终录取的原因,但我自己是非常恶心当时那个做法的,这个感受,非常彻底刻入了我的骨子里。我再也不会也不要在任何面试与交谈面前伪装自己。我不会刻意夸大,我不想说任何不属于我内心想法的话,制片人跟我谈的故事,如果我不喜欢,我就说我不喜欢我写不来,电影公司问我要多少钱写,我就说我想要多少钱。我学会了有什么说什么,我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做自己才不会难受。


作为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凡是面试我都入选了。在迪士尼甄选编剧的那次面试上,尽管我知道这样很暴露缺点,但我依然充分且坦诚地表达了,其实我英文不是那么好,需要英文翻译配合才能跟好莱坞的公司合作,我也还没有署名电影编剧的大荧幕作品,有一个正在拍摄的科幻片,但是不爱情喜剧类型,在此之前参与的只是帮忙朋友,只是参与剧本开发……后来我入选了(谢谢迪士尼!)我想只有我充分说明了情况,对方才知道在工作中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来搭配工作,而不是前期夸大或者隐藏,在工作过程中双方才发现一切不合适。



感受二:任何学习都会带来收获,不要忽视眼前做的事

我在研究生准备毕业的时候非常非常痛苦,编剧方向的同学毕业论文是写剧本,电影传播方向的同学毕业论文是写剧本。我和梅师讨论后,选了中国电影宣传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说实话,三年来,我一直专注学习剧本创作,电影传播和电影宣传,其实我也和不专业。为了写论文,我算是在一年的时间里,从头开始看传播学理论,开始看中国电影市场宣传的种种案例,我真的有一阵觉得,我为了写这个写完之后就扔进资料库里再也不会看的毕业论文,真的是太浪费太浪费时间了吧,我很想敷衍了事,但是,这个论文是给梅师看的,我鼓励自己,要写完,要系统写完,所以,那一年时间里,我是很认真写完了这个关于电影宣传的论文,顺利毕业了。

我没有想到,其实这个论文,并不算是白写。我毕业之后,几经周折,顺利找到了一份电影宣传的工作,这个毕业论文其实帮了我很大的忙,我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好像会比别人更有底气一些,因为我虽然工作经验不多,但是有一年的时间,我默默研究了好多电影在市场上落地的宣传,有一些我自己的认识,我可是写过四万字电影宣传毕业论文的人啊!通过电影宣传工作,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包括后来第一个找我写剧本的WDH老师,他是《绣春刀》的制片人,我当时做了一个华纳电影的宣传,通过华纳的PX先生,辗转认识了他。

所以,在当时看来,写毕业论文多么糟糕的一件事对我初入职场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今看来,一切好像也都刚刚好。是的,所以我常常想起,得知第二次没考上编剧研究生的那个夜晚,那个我痛不欲生几乎没有面对勇气的夜晚,是多么可笑,所以,有没有考电影学院,和当不当编剧,并没有那么多必然联系,真正有关系的是,是你自己有没有专注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

3)——————编剧专业学生毕业后的选择,当枪手,还是去职场上班?————

这个问题,我只分享我的感受,不做倾向性误导。

我毕业之后,一部分同学进入了编剧行业,但是当时的电影市场远远没有现在好,年轻人很少有机会,编剧专业学生毕业后,很多人会去做枪手,做不了电影编剧的就去写电视剧等等。


我没有做过枪手,不为什么,只因为太爱自己写下来的东西,我不想我写的东西最后不是我的作品,我当时想过,如果我永远都找不到好的项目写,我写的东西只能存在电脑里,那我也认了,我不当枪手,因为我不想隐姓埋名在剧本背后当一个影子,因为影子在我简单粗暴的认知里,就是连发言权都没有,真正署名的人让你写什么你就写什么,这和打字机有什么区别呢,我跟自己说我不要这样,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而已。


不当枪手,就意味着,要做一个正常的工作。为了在北京生活,我从事过许多不同的工作,分别做过图书编辑,公关广告公司文案,电影公司宣传经理……正常职场,让我在那几年的时间里,有了一种正常人的生活,朝九晚五,有一大波同事和朋友,我轻易不会跟别人说我想做编剧,好像只是一个单纯上班的人,就这么简单。


但我一直换工作,当图书编辑是我想看很多别人写的故事,去公关公司是我想看看做乙方是什么感觉……我和职场同事相处友好,因为我根本不在乎什么职位升迁,我也不在乎客户骂我(其实一开始没想通也在乎),后来我就说服自己,没什么,我就觉得,我反正只是来职场看看,体验一下。


比起埋头做枪手,职场生活让我接触了很多不一样的人,在公关公司那几年,我接触过奶粉客户,互联网,金融什么的,也算是对不同行业有了浅尝辄止的了解。不过,当电影市场爆发之后,我当时在职场接触的很多互联网客户,金融客户,纷纷也一只脚跨入了电影行业,好像殊途同归,大家最后又在电影行业聚在了一起。



上班终究还是不可以兼顾创作的,尤其是北京恶劣的通勤环境,我当时还没有车,每天花两三个小时在地铁上来回上班,我对这轻易溜走的时间很是痛心,如果每天把这浪费在堵车和地铁里的时间用来看电影,那一年里我能多看几十部电影呢!

所以,我还是装着一颗想做电影编剧的心,在等待等待着。有一次,公关公司的老板,不知道从哪里觉察到了我又要辞职的苗头,还给我发邮件提醒我:“你现在工作刚有起色,千万不要轻易离职,太快跳槽很容易浮躁,兜兜转转职场就容易一事无成。”好心的老板并不知道:我心里装着电影编剧的梦想,所以日子稍微好过一点,就又想转到电影编剧的路上试一试……但迎接我的还是失败,没有机会,走投无路又回去上班,但凡稍微有机会,又想法设法回来写剧本。

4)——————普通人想成为电影编剧,有没有捷径?——————————


我有一个新浪微博,偶尔偶尔会收到私信,总结起来是一个问题。

——普通人想成为电影编剧有没有捷径?


收到这个的邀请其实已经一年多了,邀请我的人是我高中同班同学,我每次登陆,这个邀请就会跳出来,我几次写了个开头,又删掉了,因为真的觉得自己没资格来写“成为电影编剧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但今天,我打开这个页面,一直写到现在,一口气写个不停,因为我想明白一件事——每个人都有刚起步很难看的时候。


我也一样。我曾经很怕这难看失败不被认可的一面,被人看到。


我记得两年前,某次在南宁初中同学聚会的时候。

一个女生听说我还在写东西,非常惊讶又很好奇地问我:“那你的电影什么时候播呀?”

我很不好意思地说:“快了吧,具体不知道呢。”

女生说:“电影上映了,我们组团去看啊,好不好,回头同学们组团去看吧!”


大家就一起起哄,干杯干杯干杯喝酒喝酒喝酒敬未来的电影大编剧啊什么的,说实话,当时我很囧,真的很囧,我的脸刷地一下红透了,我捏着嗓子干了一杯,感觉从头辣到脚后跟,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我坐在饭桌上,看着在场的同学们,在场的都是我儿时一起长大的同学,他们很多人都结婚了,有孩子了,有自己的事业,有些人生意真的还做得真不错,已经可以贴上人生赢家的标签了。


那我呢,那我呢,我看着他们,又看看自己,我有什么?


——我真的,什么都没有。除了把电影剧本写好,我已经无路可走,我手上的王牌就这样一张而已。


我也有过很多执念,想过许多捷径——

去签大公司,去给大编剧当助理,到处社交认识投资人,走电影节创投,去UCLANYUUSC海外留学镀金……


奇怪的是,当我开始写剧本以后,这些念头就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为什么,因为没有写出来,一切捷径都没有用啊!


我一直这样写着写着写着,非常非常耐心倾听大家的意见,非常非常希望得到机会,非常非常谦虚,逢人就叫老师,连制片公司前台我都叫老师请问我该去哪个办公室,搞得前台小妹受宠若惊,我在微信常年存着几个卡通的“谢谢”“辛苦了”“麻烦了”的表情。在等待,等待,等待,漫长的等待,辞职后的等待,回去上班后还是等待。


一直到2015年底,第一部电影真的开机那天,已经是很冷很冷的冬天,可惜那天我没在现场。我在福建,为第二个剧本搜集素材,摄影指导给我发微信,直播开机现场的照片。那天真的好冷,我在千里之外的福建海边,被冬天的海风吹得东倒西歪,拿着手机到处找信号收照片。终于收到了一张。


在中影基地,很重雾霾天之下,剧组的人一齐烧香拜神……


我很高兴第一个剧本真的开机了,可是却不敢松懈。

当时第二个剧本还前途未卜,第一稿还没交,就感觉心里是一个定时炸弹,好像随时都可以把我换掉。我常常在晚上做那种奇怪的梦,我走到会议室门口,推开门,里面坐着制片公司的所有人,大家微笑着对我说:“你可以不用来了。” 我躺在床上,轻易不敢睁开眼睛,怕真的睁开眼发现这不是梦。


在这样的状态下,三个月后,我写完了第二个剧本第一稿,制片公司开始拿着我的一稿剧本去谈导演,然后是有三个月后,在洛杉矶完成的二稿剧本,然后我见到了易智言导演。


2016年春天,我去了洛杉矶,在迪士尼亚太区副总裁的办公室里,大家高兴地给我鼓掌说:“YOU DID A REALLY GOOD JOB!”


一直到这一刻,我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悬在半空的双脚,第一次落在了地上,我才终于感觉到,自己这一次,真的走上了电影编剧的道路。


我很快就明白一件事,如果成为电影编剧是地图上的一个红点,到达这个点,我们有很多路可走,甚至可以不用走,直接空降到这个点,然后呢,你站在这个红点上,下一步你要拿出作品,没有作品,你在这个红点上站再久,又有什么意义呢?



6)——————每个人都有起步很难看的时候,难看的时候该怎么办?————

当电影编剧,在起步的时候一定是很难看的。电影项目那么大,剧本是最开始的环节,当一个电影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只有剧本,这个剧本会遭遇很多的质疑,会遇到很多人的意见,很容易会黄掉,而这些大部分都是对编剧来说,无能为力的事。


所以,我曾经也有过很多狼狈的时候,比如写完了大纲就被换了,比如在开会的时候看着一整个会议室的人拿着我的故事大纲,被骂得一无是处等等,比如签了合同第二天对方发个微信过来说算了合同无效……


编剧,在起步阶段,是不被信任的,因为从你开始写剧本到电影上映,有很长的时间跨度,这个时间跨越里,如果你是新编剧,你会面临很多很多质疑,会很难堪,我也有过,有一次我实在是受不了回家忍不住摔电脑说他妈的我为什么要跟这群傻逼一起讨论啊!摔完电脑又坐下来问自己到底是我傻逼还是他们傻逼,会不会是我傻逼啊……


在起步的时候,“不被信任独自奋斗的孤独”是孤独中最深的一种,带着这种孤独在有限的时间里坚持去写,不放弃这对自己的意义,是很不容易的事。


想想上班还有工资呢,还有老板鼓励呢,当家庭主妇还有孩子可爱的脸鼓励你呢,可是当编剧有什么呢,有一堆word文档,看久了自己都会头昏目眩。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自己鼓励自己坚持写下去,而这有多难,有多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可是如果不写,你拿什么站在红点上告诉别人,我是一个编剧!


曾经,我很希望别人说我有才华,确实也有人看了得知我二十出头写了几本小说之后称赞我在写作上确实天赋异禀,可是这几年,我最希望听到的评价是别人说我“很勤奋”,“勤奋”还不够,必须要“很勤奋”。


在这个浮躁的圈子里,我也常常会迷惑会动摇,尤其是见多了把自己炒红整天social也忽悠到片子写,也拿到一大笔投资的人,我会想,我这样孤独而没人鼓励的写着,住在租来的小房子里暗无天日的工作着,压力、动荡、漂泊感,波动,偏偏总是袭击我,我将在这样的日子里度过一个女人最美好的二十几岁,值得吗?什么时候才能出头呢……


其实,别人就不苦么,其实每个人都有辛苦,只是你看不见。


你只看见光鲜亮丽的那一面。

每个人都只能看到别人光亮的那一面,所以,我们至少要坚持到光鲜亮丽的那一面出现,无论在阴暗的那一面熬多久,都不要放弃。


我知道这样很难,可是除了这样,还有别的办法吗?


一切的回答,还是那句话,没有别的办法,别的办法都不真实,都只能让你站在地图的红点上却什么都没有。把电影剧本写好,你手上的王牌就这样一张而已。


你会看这篇文章,读到这里,说明你已经在心中有了成为电影编剧的初衷,不是么,否则你为什么会愿意花这么多时间看一个尚未大红大紫的女编剧絮叨这些呢。对不对,在成为编剧的路上没有捷径,去多看电影,把自己想写的故事写出来,坚持去写去写啊,就这么简单。


7)————————一个职业编剧的自我修养——————————————


a 你的作品是你的羽翼:要努力飞起来,更要像鸟儿爱护翅膀一样珍惜



你的作品是你的翅膀,要努力让自己飞起来,飞起来以后,也不能放弃努力,因为翅膀不动了,你会从空中掉下来。


这十年里,我形成了一种价值观——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认真低调勤勤恳恳做事,然后取得成功。

这种价值观驱动的人生路,是一条不太好走的路。

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不能允许自己在事情没做好之前就拿出来嘚瑟,意味着你不准自己混溜须攀附的圈子,意味着你不稀罕任何under table的交易,作为一个女人还意味着你不准自己靠性别的优势搞什么乱七八糟的上位。


我知道,这可能会在一些人看来是不好相处,是装模作样,我宁愿被人认为不合群,也很不喜欢自己成为一个油滑的人,尽量避免自己参与任何可能让我变得失去写作最纯粹初心的人事物和场合,我想有很多时间看书看电影,仅此而已,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的生活态度。


下面这张图我一直存着。



这件事发生在我写第三个剧本的时候,当时梗概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次,制片人让我把给演员和给导演的梗概再改一次,然后发给对方,但是那几天我实在是太累了,在最后保存的时候,我存错了,我把给导演的故事发给了演员,给演员的故事发给了导演,但其实那个演员我们只是希望他看一个大概的故事走向,等我发现的时候,邮件已经撤不回来了。


当时我在开车,收到制片人电话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靠边停车,回去查邮件,才发现自己干了这么荒唐的事情。

生活大爆炸编剧 当编剧是怎样一种生活体验?

当时是晚上11点多的三环,我把车停在三环的辅路上,已经是二十几度的春天,但是我觉得好冷,几乎有点发抖,我不能原谅自己怎么这么糊涂,这还是我么?我感觉自己无地自容,我一直那么认真努力,因为发错邮件,制片人对我的评价就是我不尊重我的职业,浪费别人的时间。


可是他骂的并没有错,是我的错,因为我的失误,我可能让计划中的事情被打乱了,我可能会被人以为不专业不用心,连故事梗概都记不清,合同可能最后也不跟我签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弥补这个错误,那个时刻,我趴在方向盘上,感觉浑身无力,眼泪一直流个不停,回想起入行来的所有委屈,都聚集在这一刻袭击了我,我连开车的力气都没有了。

但只有这一次,因为这一次的不专业,让我真的太痛苦,我怕让别人失望,是,这样会让我活得很累很紧绷,可是比起让人失望,我更愿意选择时刻做好我的工作,我不想懈怠,作为编剧,我已经足够幸运。成为电影编剧,我不再需要起早去挤地铁,我可以随心所欲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节奏,我可以去世界上好多地方旅行,我还赚到了我这个年纪绝大多数上班族赚不到的钱。

我总是跟自己说,电影是我应该感恩和敬畏的东西。我正在实现梦想,却因此锦上添花一般改善了生活,我也因此更加认真较真每一个交出去的稿件,每一个剧本讨论会上讲的每一句话,把每一封发出去的邮件,我把关于剧本工作的一切,当做鸟儿的翅膀一样爱惜,这是我唯一可以飞翔的工具,要珍惜每一根羽翼。


b写出精彩的故事,就是唯一的目标


在我二十出头的时候,承蒙时代的馈赠,我出版了几本自己的小说,这些小说都是任性而为之的作品,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充满才华,青春期的写作激情使我精力充沛地写下了这些文字,可严格意义上说,这些故事都不那么好读,至少不算故事性很强。


我很感激那个时期买我书的读者,因为当时所写的文字,是一个二十出头女孩很个人化的作品,没什么故事性设计。可贵的是,我已经试过了,我明白完全个人化的写作是什么感觉,我表达过我想表达的,那时候我出的书就是那个阶段的我,我写的小说是小众的。我想通了,一定是小众的,因为我没有花精力去构建故事,我只是写我内心的想法,故事和角色只是外化了我当时的思想和情感,注定了不会畅销。


我不再渴望以那种方式去写故事,也因为我日渐成长,我也没有了年少时那种激情四射的情绪表达,我真正发现,我更喜欢的写法是去写故事,我要表达的是精彩故事,如果要表达我的感受,也是通过故事的方式去表达。


大众喜欢读的只有故事,观众进电影院想看的只有故事,而不是一个人的语言和感受。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我在当编剧的时候,脑海中一直挂着一个闹钟,如果我写的东西不那么有剧情,我写的人物偏离了故事,这个闹钟就会炸起来,我所期望的,是写一个好故事。


我总是提醒自己,曾经那些个人化的表达,在前一个阶段的写作中,我已经实现了。


现在我是一个电影编剧,我不是在写小说噢,我不是写散文噢,我要写的是画面和故事。

因此,我会很愿意倾听大家的意见,开剧本会的时候,不管有多少人批评剧本,不管多少人诟病剧情,我一开始会不高兴,听不进去,后来慢慢去学习理解,去学习消化,学习自我判断,到底大家的意见对我的故事有没有帮助。


最起码,在拍成电影之前,这一切的意见都是活生生的人对故事的看法,对我的剧本只有帮助。

所以我有时候听着虽然难受,我也不喜欢接受批评,不喜欢别人对剧情唧唧歪歪,但我都不会对此撕逼或翻脸(我知道很多编剧都受不了别人指手画脚)。


这样也不太容易做到,花了很长时间,在做了很多自我攻击和反驳之后,我强迫自己学会认真倾听。回家之后认真思考这些意见背后的哲学,是这个人的偏见还是中肯的意见,是他个人化的成长背景带来的不理解故事,还是真的故事确实缺了什么?


有时候我会想通,明白自己的故事没问题,提这个意见的人只是比较蠢而已,于是心满意足关上电脑睡去。有时候我会觉得醍醐灌顶,为什么自己从未想过这一点,于是赶紧拿起笔写下自己的疑问,等待有朝一日解决问题。


迪士尼的副总裁曾经给我发过邮件,称赞我是他所见过的最好合作的编剧,因为他们给我提意见的时候只需要把意见说出来,而不需要考虑我是不是接受不了意见,是否需要拐弯抹角从而不伤害我自尊心,或者是担忧我听完意见会排斥等等。


是的,我不是有意而为之,我只想写好故事。


我知道很多立志做艺术电影的人对我这样的编剧会很看不上,好像关注把故事写精彩就是妥协,就是媚俗,好像比所谓的艺术低人一等。事实上,把故事写精彩,并不比写艺术化表达的电影容易,有时候还更难,因为艺术电影表达的是作者一个人的思考,而故事精彩却需要打动很多个人。


几年前,我在做电影宣传的时候,曾经有一次作为工作人员坐在场边记录观众大笑的情节点。


我偷偷蹲在第一排,看着满屋子的观众安安静静坐在椅子上,目不转睛地看着荧幕,脸上会因为故事的剧情时而大笑,时而皱眉。在故事高潮时,很多双手不由自主地举起来,缓缓擦掉眼角的泪。


满屋子都光线昏暗,只有荧幕亮着,光打在观众脸上,所有观众为剧情喜怒哀乐的脸也因此有了光。那一刻我看到了。我想,如果这个电影编剧亲眼目睹这一刻,他一定也会倍受感动,他会为自己专注构建故事的成功打动了观众而感到自豪。

所以,当我写自己的剧本时,我常常会觉得,自己仍然是那个偷偷蹲在第一排回头看观众反应的人,我也想要这种感动和自豪,非常非常想要。


试想一下,观众花了钱,在两个小时里,逃离了正常生活,只为了看你写的故事,让他们觉得好看并且精彩,是多么过瘾的事情。 只是一部电影的时间,你作为导游带着他们忘记一切,所有人跟随着你的指引,去新世界做梦,去新世界冒险,电影结束,灯光亮起,所有人再回归正常生活,可你的故事已经进入他们心里,这是多么值得满足的事情啊。


在台北开会的间隙,我去了诚品书店,买了很多书,在一本书里,我看到一句话,当时愣住了,是美国作家布莱伯利说的:“把自己变成三棱镜,让世界烧穿你,将炽热的白光投射到纸上。”


我把这句话抄在了当年的记事本上,提醒自己,就像布莱伯利说的,时刻做一面镜子,将生活给我的所有感受,将所有人给我的意见和判断,都聚拢成一个光点,即使世界在把我烧穿的过程中,有如烈日灼心般的感受,都没关系。


这是我对自己剧本的最高要求,把故事写精彩。只要有光投射到纸上就好了,只要有故事的光可以透过荧幕打在观众的眼睛里就好。


c 学会合作:制片人和导演不是你的敌人,而是你的伙伴——


未完待续, 下次再来继续吧……


——————

抱歉最近很久都没来更新下篇,这次来……还不是更新,最近太忙了。


打一个小广告:



我的Live第二场即将在下周五晚上开始,与迪士尼中国签约后,我曾在洛杉矶伯班克迪士尼总部接受好莱坞剧本医生关于电影剧本创作技巧的培训,并一直以这个剧作模式创作剧本,感觉受益匪浅,希望能跟大家分享。

时间:10月28日(周五) 晚上20:00,报名链接:

在第一期的LIVE中,跟大家分享剧作类型、主题、价值观、主要人物构建,这是我们从零开始搭建一个剧本的基础(第一场有将近1100人参加,现在仍可报名→)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00103/6548.html

更多阅读

生活大爆炸 生活大爆炸第1季

生活大爆炸细节参考S05-06【细节一】Mary提到她刚刚参加的邮轮之旅被Christian Quarterly评为“五星级”时用的是five thorny crowns. Crown of Throns是指荆棘之冠,是耶稣受难的圣物之一。《圣经·新约》中马27:28-29中写道他们给他

大爆炸KABOOM_J&E 生活大爆炸s09e14

◆原  名:Kaboom / Boom◆译  名:大爆炸/荒谬末日论◆导  演:格雷格·阿拉基Gregg Araki◆编  剧:格雷格·阿拉基Gregg Araki◆演  员:朱诺·坦普尔Juno Temple ....London托马斯·戴克 ThomasDekker詹姆斯·杜瓦尔 James

电影-生活大爆炸6-8季 生活大爆炸第6季

1、生活大爆炸第6季,全集1024高清资源下载。1. thunder://QUFmdHA6Ly90djp0dkB4bGguMnR1LmNjOjMxNDQ5L8n6u+6087Gs1ai12sH5vL4vW9G4wNfPwtTYd3d3LjJ0dS5jY13J+rvutPOxrNWoLrXawfm8vjEwMjS438flRVAwMS5ta3ZaWg==2. thunder://QUFmdHA6

“生活体”爆炸 生活大爆炸第七季

今天看到的最好玩的一个无聊新闻:“看报道说,梁朝伟有时闲着闷了,会临时中午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就搭上哪班机,比如飞到伦敦,独自蹲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当晚再飞回香港,当没事发生过,突然觉得这TM才叫生活。”结果,群众的智慧创

声明:《生活大爆炸编剧 当编剧是怎样一种生活体验?》为网友菔怪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