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网上引起热议的一张图片,非常形象地刻画了穷二代与富二代存在的巨大差距。每一个仇视富二代的穷二代,都在努力地让自己未来的儿女变成富二代,只因不想自己的儿女输在起跑线上。富二代的诸多优势每个人都很明了,不再多说。以我个人成长经历,说点不一样的东西吧。
我是一个出生于农村家庭的子弟,我有两个姐姐,我排第三。爸妈是农村人,没什么文化。由于家里小孩多,家庭经济压力大,从我读幼儿园的时候开始,一到放学或周末,就要和姐姐跟着母亲一起帮家里做一些手工活赚些小钱,维持生计。而做手工活一做就一直持续到高考毕业的时候。所以,从小到大,每年都特别期待两个时候:一是逢年过节,二是刮台风的时候。因为逢年过节或刮台风时,我就可以休息几天,暂时性地摆脱手工活和学习,跟其他普通家的小孩一样去外面玩耍了。“玩”这个天性的需求,对我而言一直是被抑制的一个需求。
家里的经历条件在当时邻里亲戚间其实也算不上太差的,爸爸是一个憨厚老实,勤劳朴素的建筑工人,加上母亲跟我们做些手工活,基本能够勉强维持生活。好在我们姐弟几个都比较懂事,很少在物质方面向父母提要求。我是一个对物质要求很低的孩子,几乎没有什么物质欲望,也很少跟其他人攀比过什么,除了有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在我读书期间,有线电视横行农村家家户户的时候,家里因为经济条件及怕影响学习方面的关系,一直没牵上有线电视,直到高考之后才接了个卫星鼎,所以以前经常夜里梦到家里牵了有线电视,可以看上自己喜欢的动漫和几乎没怎么看过的电影;二是在初高中的时候,很多同学家里都买了摩托车,最最让我害怕与自卑的是过年做客的时候,我家总是骑着三四辆自行车去做客(要是在五六年前的时候还是相当气派的,不过五六年前的时候,是我爸骑着一辆凤凰版的自行车载着我们一家5口去做客),最怕的就是在路上遇到骑着摩托车的同学了(在小镇上过年做客碰到同学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所以碰到同学都恨不得自己钻地下,然后一灰溜烟骑着单车尽快避开他们;三是高二的时候,我喜欢上了电脑,在那个很多学生以学习为借口玩游戏为目标怂恿家长买电脑的时代,父母相信了我,所以花了几千块钱为我购置了一台电脑。这是我从小到大向父母提出的唯一一个超过两百块钱的物质需求。
PS:直接现在,我爸现在去工地都还是踩着他那辆十几年前的凤凰版老单车。老一辈人艰苦朴素的作风并没有因为如今生活条件的改善而丢失,这是作为后辈非常值得学习与敬重的一点。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有次爸爸在我小学附近施工,每次放学我都不敢经过那里,因为总觉得有这样一个做底层建筑工的老爸特别不光彩。现在,我因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虽然家庭经济上有些憋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是成长在一个幸福家庭的小孩。爸妈一直都很努力地工作,姐姐和我也都比较懂事,团结互助,父母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小时候,我跟其他小孩一样,也有着很多的爱好:玩弹珠,看动漫,烧火炉,玩贴纸,甚至爬树,翻墙,偷玉米,玩火等叛逆的事情也做过,而且也有几个从小玩到大的特别好的玩伴。学习上面虽然不是顶级优秀,但也是比较优秀的一类。而最幸运的,应该是两个姐姐为我的学习成长铺平了道路。
受限于家里的经济条件,大姐读完初中后就退学工作(主要的原因是她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所以自愿出来工作),帮忙交我跟二姐的学费。二姐在读完高三的第一学期,就出来工作了,以她当时的情况,应该是希望能参加高考的,并且应该是可以考到一所大学,只是她考虑到家庭的经济条件,希望可以为家里减轻一些负担。记得我高考前后的那一两年时间,因为跟二姐某些事情上面的意见分歧,我们冷战了很长一段时间,那段时间我也几乎没有跟她说过几句话。现在觉得特别愧疚,为什么当时那么不懂事,不理解她的付出。毕业后,每每跟朋友提到这件事情,几度哽咽。上大学的学费并没有给家里造成多大的经济压力,因为有二姐的辛勤工作的付出与来自好多亲戚的帮忙,铭记在心。
很多人在这个地方有一些误解,认为我现在的幸福完成是建立在两个姐姐牺牲的基础上的。我觉得两个姐姐确实在我在成长过程提供了很大的助力,但这只是很小的一个因素,并不能完全归结到这个原因上面。因为在我们姐弟三个人中,我的成绩一直是最好的,以当时家庭的条件,供一个大学生上大学已经有一点压力,加上农村人重男轻女的观念,也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所以我能上大学,一方面是家庭经济条件的因素,一方面也是客观存在的原因而产生的一个必然性的结果。另外,我觉得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大多数情况靠的是自身的努力和付出,父母,以及姐姐能够提供给我的帮助其实是比较有限的。步入大学与社会,见到了外面不一样的精彩,也在一步步的经历磨炼中成长。我一直都很幸运,在父母的呵护下,在朋友,良师的帮助下,从一棵经不起风雨的小树苗,成长为一棵能够自立自长的树木。回过头看,我很惊讶于我的父母怎么能培养出一个与他们截然不同的自己,我成为了他们的骄傲,也到达了他们人生无法企及的一个高度,寄托着他们满满的希望。刚开始,我认为这是我自己奋斗努力的结果,但后面渐渐发现并非如此。这一路走来的成长,跟家庭及成长环境,跟父母是分不开的。生活上,我更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懂得忍让和包容;工作上,比别人多了一份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韧性,也在很早的时候就具备基本的工作素养。 我一直认为自己最大的优势不在于过去取得的成绩,或我现在所掌握的技能,而在于我的性格优势。真诚,勤劳,刻苦,朴素,这是父亲耳濡目染给我的影响;母亲在我智慧启蒙的时候,传递给了我一个正确而纯朴的世界观,教会了我最基本的做人做事;自立自强,独立思考,沉着冷静,克制,这是成长环境的磨炼赋予我的一种性格特质。家庭给不了我一个比别人高的起点,一个富足的物质条件,一个完美的人生规划,却提供了我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塑造了我健全而健康的人格,独特的性格优势,以及一个更大的成长空间。我庆幸自己生长在一个穷二代的家庭,给了我自立自强的土壤,可以通过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逾越各种各样的难题,突破父辈们一直攻克不下的障碍。这一路的每一个小成长,都带给我不小的激励作用,支撑我继续行走的力量。这是富二代的孩子可能无法真正体会到的一个艰苦而又甜美的过程。
在城市电动游戏室玩游戏的孩子,未必就比在农村玩泥沙的孩子快乐;穷人吃一碗面的幸福感可能远大于有钱人吃一顿几百块钱的大餐;从一楼爬到八楼,跟从七楼坐电梯上八楼的感悟和成就感是完全不一样的。穷人也好,富人也罢,每一种人都有每一种人的活法;每一个人,对成功与幸福的设定标准都是不一样的。虽然根据大部分科学的调查结论,穷人的孩子大部分最终还是穷人,富人的孩子大部分最终还是富人,但是,不一定富人就比穷人幸福,穷人就比富人失败,这个只是一种单维度的评判标准,而很多人把这个标准应用到了幸福跟成功的层面,是否是社会的一种可悲呢?
【郑澍璋:创业者、自媒体人、程序员。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ishuzhang(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可关注, 不定时分享原创的互联网文章)。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