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 父母情商不高,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潜水数载,被某高票答案炸出来了!!

先上结论:

1.情商不是天生的

2.情商的培养很重要

3.情商不高的父母也能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

4.得费点功夫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次大规模的调研,他们发现有一类孩子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这群孩子大致能符合“高情商”的特征(赫敏镇楼):

1、善于调控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的速度很快

2、学习成绩好,名列前茅

3、善解人意,懂得宽慰他人

4、很少受到情绪困扰,很少焦虑或者抑郁

5、爱运动,有健康体魄,但从不诉诸暴力

6、有很多朋友,而且友谊十分深厚

深入研究发现,这些孩子的家庭阶层五花八门,有富人、有中产、也有工人家庭,这是为什么?他们在教育上有什么共同点,能让孩子具备所谓“高情商”?分析大量优秀子女家庭之后,心理学家们得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发现优秀孩子的父母总会有一些相似的策略和举动,总结起来有三点(前方高能,嫌长快跑):


1.注意培养安全型亲子依恋关系


总的来说,中国父母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因为这并不需要父母具备高情商。心理学连篇累牍的研究早已证明,与孩子建立情感纽带,并以积极的方式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够大幅度提高孩子未来的幸福水平。


躲猫猫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亲子游戏。通过类似的游戏能够促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但这游戏是有技巧的,游戏的强度大时,婴儿把头转向一边,母亲须停止游戏,婴儿重新转过来时,母亲再继续游戏,这叫“同步互动”。这种持续的正性情绪刺激会带来多巴胺活动的增强,能促进孩子大脑健康发育,认知的快速发展,并让孩子的情绪变得稳定。


最近几年,中国父母的关注点似乎转移到如何对付孩子哭闹上了,类似哭声免疫法(请自行百度)这种早已被西方家庭弃用的残酷手段,居然也能悄然流行。大脑扫描(PET)研究证明,当孩子哭闹时,强烈的悲伤、愤怒等负性情绪激活会抑制或者减少扣带回中认知区域的血流量,造成缺血,严重者会损伤额叶皮层。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如果孩子哭闹,不要犹豫,请立即安抚。

如果孩子哭闹,不要犹豫,请立即安抚。

如果孩子哭闹,不要犹豫,请立即安抚。

否则,你们必须为将来孩子可能发生的情绪问题,以及智商不足负责,切记切记。


2.积极指导孩子面对负性情绪


这是个技术活,需要不断练习,但真心跟父母的情商关系不大。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当孩子不吃饭,向你大声嚷嚷要吃曲奇饼干,不给吃就大哭大闹,你怎么办?

有些父母为了孩子能消停下来而选择迁就孩子,有些父母不知道如何处理,选择转身走到另外一间房,每个人做出的反应都体现出他们对待孩子负面情绪的态度,这种态度有个不明觉厉的名字叫“元情绪理念”。心理学家将父母的元情绪理念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情绪摈除理念,持这种理念的父母认为意识到消极情绪对孩子有害,要尽可能消除消极情绪。不过他们的做法挺奇葩也很常见,他们会想方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甚至用惩罚的办法来消除孩子的消极情绪,目的就是让孩子意识到消极情绪不值得关注。这种父母会经常表现出攻击性,容易表达烦躁和愤怒的情绪,也是你们说的情商低。由于长期压抑情绪表达,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罹患抑郁症,成为了你们认定情商先天论的所谓证据。


第二种是情绪紊乱理念,父母不知道怎么处理孩子的消极情绪,他们体会到深刻的伤感情绪,短期内难以平复。短言之就是,孩子哭,她也哭,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不到任何控制情绪的技巧。在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大概率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


第三种是情绪不干涉理念,中国父母的特别发明,父母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没有什么态度和倾向性,他们会任由孩子发泄情绪而不做任何干涉。目前没有研究显示这么做对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有明显正面或负面影响。


而心理学家最推崇的是情绪教导理念,秉持这种理念的父母能敏锐感知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理解情绪,与孩子共同解决负面情绪问题。他们的做法有很强的实用性,注意,这也不需要父母有多高的情商。

1)帮助孩子理解情绪

在成人的大脑里,情绪和语言两个中枢系统是互联的,但在婴儿的大脑里则是并行的。婴儿很早就能感受到快乐、恐惧、愤怒等情绪,但是他们要过很久才能说出这些情绪。这意味着当孩子经历一些复杂情绪的时候,他们会因为不了解而不安,觉得这些情绪很可怕。如果没有人帮助他们以正确的方式互联,那么不健康的连接方式就会取而代之。他们在黑暗的情绪世界里摸索前行,每当经历强烈的情绪时,他们就会感到异常恐惧。只有告诉他们正在经历的悲伤、内疚、妒忌、尴尬、沮丧等情绪,才能让他们真正平静下来。


目前中国进入二胎时代,老大在家里的地位急转直下,他们很焦虑,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他们就出现了行为问题,打人、砸东西。


如果这时候父亲走过来。

“你看起来很伤心”。他会点点头;

“我知道你为什么不高兴,因为粑粑麻麻都在照顾妹妹,而你只能一个人玩玩具”。他仍只点点头。

“宝贝,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的感受,知道是什么词吗?”他摇摇头。

“妒忌,你想要粑粑麻麻更爱你,而不是更爱妹妹,所以你妒忌”。

这个时候,老大才会认真思考“原来我一直在妒忌妹妹”。

所以,指责不见得有效,但是帮助他们理解情绪,常常能取得意外的收获。

2)共情

共情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认知上,首先你要愿意去体会别人的情感,这部分对于成年人来说不难。另一方面是情感上,自动化地对他人的情绪识别和感受,这才是真正困难的部分。

孩子只有经常体验到你对他的共情,他才能熟练地将共情运用到人际关系中,才能善于社交。

大多数父母遇到的问题是,认知上愿意去理解孩子,但从情感上,并没有体会到孩子的情绪。你需要不断的练习,设身处地想象孩子面对的情境,准确的表达情绪。


标准的共情教程是这样的:

1)承认事实(“我很抱歉他们拿走了你的火箭,他们拿走了你最爱的东西,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2)倾听与回应(冰棒:“这是我和Riley之间最后的信物。”;忧忧:“你和Riley一定有过很棒的冒险。”……)

3)肢体接触(边伸出手放在冰棒大腿上,边说“是的,是的。”)

对不起,视频没法上传,请自行下载头脑特工队,特附忧忧与bingbong对话的图片一张。



3.权威型教育风格


心理学家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是心理学界的一股清流,老太太不仅学术能力过硬,打击学术造假更是毫不手软,1960年代她提出了教育风格框架,至今仍在沿用。


她使用两个维度来描述教育风格:

维度一,响应程度,即父母给孩子支持、温暖和接纳程度。有爱心的父母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孩子的爱,充满敌意的父母对孩子则是冷冰冰的拒绝。


维度二,要求程度,即父母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实施严格控制的程度。有些父母会制定规则,并且严格执行;而另一些父母则本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对孩子不做要求。

那么根据这两个维度划分出的四种教育风格如下: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 父母情商不高,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低响应+高要求=独裁型

这种教育风格的父母渴望在孩子心中树立自己的威信,他们为孩子制定严格的规矩,冷冰冰的拒绝孩子的要求,他们的孩子十分害怕父母。即使进步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也不乏这样的家庭,敏锐的媒体同志把这种亲子关系形容成猫鼠关系,各种孩子反抗父母导致的伦常悲剧也时常见诸新闻头条。


高响应+低要求=溺爱型

这种教育风格的父母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给孩子制定规矩,也很少要求孩子守规矩,确切来说他们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李某一就是被这种教育风格给坑了,不解释。


低响应+低要求=忽略型

这应该是最坏的教育,他们除了提供基本的照料外,对孩子漠不关心。全世界绝大多数变态杀人狂基本都有一个套路,幼年遭遗弃,经常被虐待,对正常社会怀着根深蒂固的仇恨。


高响应+高要求=权威型

这可能是最好的教育。他们对孩子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孩子也关爱有加。前几年,有些无良媒体对郎朗家的教育模式横加指责,认为父亲卖房子供郎朗学钢琴是冒险行为,这样不对;生活上对郎朗照顾太过周全,让他失去自理能力,这样也不对。我倒想说,人家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倾注一辈子的心血培养出世界前五的钢琴家,有什么可指摘的?


1994年进行的一项大型研究证实了这种教育风格划分法的科学性,只需要了解父母的教育风格就能够大致预测出哪类家庭的孩子将来能上大学。


那么父母怎么做才是符合权威型教育风格的呢?答案见1和2。

虽然不需要父母有高“情商”,但是完全做到难不难?


当然难,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郭靖一样获得所有教育资源,然后成为武林盟主的,他是精英教育的成果。当然这只是因果关系中的必然性,其实,我们有时会碰到一种偶然性,比如从小无父无母,居然没有误入歧途,但凭一股“所有杀不死我的,都令我更强”的精神,再遇到一点点奇遇,经过几十年历练,也能成为一代大侠者,没错我说的就是神雕大侠杨过。


像杨过这样,作为杨康的遗腹子,出场自动进入地狱模式,生来继承父亲坏名声,幼年丧母,混迹于江南,靠偷鸡摸狗过活,糟糕的是还长得帅,这种人大概率是嘉兴派出所的常客,黄赌毒一样也不会少。但他为什么最后成了神雕大侠?

这涉及到心理学的另一个概念——心理弹性(对不起,超纲了)。有的人自小经历非人的虐待,但是偏偏能做到品学兼优,彬彬有礼,这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确实存在。这些人的心理弹性足够强,他们经历重重磨难,从不放弃自己,永远饱含泪水,满怀希望,坚持热爱这个世界,最终成就了自己,这是常人所做不到的,他们担得起世人的所有赞美!

希望未来能好好聊一聊心理弹性这个话题。

PS:情商是不是严谨的学术概念?

很可惜,情商只是企业管理常用词,不是严格的心理学概念。相对于智商来说,情商在学术界的存在感实在太低。智商诞生的这一百多年时间里,主流心理学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专著不计其数,前期有高尔顿(达尔文表亲)、斯皮尔曼等大神铺路,后期出现真正的大师韦克斯勒,以及天才罗伯特·斯腾伯格,其代表作《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是目前可读性最强的智商专著。在智力测验上从著名的“斯坦福-比奈量表”到更著名的“韦氏智力量表”,促使智力测验始终保持较高的客观性和稳定性,也即业内人士常说的信效度。反观情商,源自纽约时报记者丹尼尔·格尔曼的畅销书《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该书学术严谨性远逊于心理学著作,其后专注于研究情商的心理学家也是寥寥数人,二十年来根本没有出现具备足够影响力的学术研究,对比公众的无脑追捧,我相信学术界才是人类的脊梁。


以上,希望对你有用!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60103/6931.html

更多阅读

美术作品创作构思 如何培养孩子的美术创作力

     美术活动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一。他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思想、双手自由地表现、表达、创作。而美术活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孩子们的创作力,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在于幻想,每个孩子的心都有一个充满幻想和想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 父母情商不高,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转载请私信】在父母情商不高的前提下,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你既然知道自己处理事情能力不足,就千万不要以自己的思维去局限孩子的可能性。当然啦,基本的礼貌和素质要控制好,这方面不能松懈。别的方面尽量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精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精――简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正向的,是探索知识的动力,点燃智慧的火花。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学习才会主动、积极、热烈。反之,若没有兴趣,学习将成为沉重的负担。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性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指一个善于自我决策,能独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施解决问题行为的一个性品质。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应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许多家长一面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不给

怎么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应该在学龄前就开始。这是因为,学前期的主要任务就在于通过一些学习活动为孩子的正规学习准备条件。良好的注意力,就是必备条件之一,能够使孩子上学后学习专心。不少家长只关心孩子学龄前学了多少字、画了多少画,而

声明:《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 父母情商不高,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为网友少年深眸似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