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真的适合所有的领域吗?

我的观点是:赞同顶尖水平需要时间的积累,但是还有一条定律不要忘了,“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他如何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然后我又总结了另外一条定律,“事物的成熟具有周期性”,并非你马不停蹄地加速这1万小时就会成功。

关注这个定律有一段时间了。为什么这么关注呢,着实是因为生活中有太多好玩的事情。比如除了自己的专业和工作,户外运动,游戏,App开发,吉他,记忆法都是很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很多东西自己又想做到专业水平,不然体会不到其中的快乐和痛苦(很多时候当你体会到一件事情的痛苦方能在之后真正爱上它)。但是如果这条定律是如此正确的话岂不是说我每个领域都要花去很久的时间吗?

看了评论大家都基本认同,“想做到世界水平确实需要很久时间的磨练,但是你花了时间未必就是大师”。我也同意这个观点,但是这个观点就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普适而没有太多建设意义。
那么我的观点则是首先非常赞同时间的积累,而且越是高端的领域越是如此,尤其是我所从事的科研领域。本科四年加上博士五年九年的时间都未必敢称顶尖,否则你让那些大牛老板(比如Peidong Yang)的一年发几十篇paper的人情何以堪。科研不光积累的是书本知识,还有如何做出标题醒目内容充实的PPT,如何在做presentation时能自然地回答各色人种尤其是印度人的令人发指的英文提问,如何写proposal申请更大的funding,如何总结实验的失败找到根源,还有会Photoshop的话你的paper被接受的概率会增加的哦……一个有经验的科学家可以在一星期内完成一个关键实验,交给一个一年级的研究生菜鸟,别说原创光是重复给两个月都未必能完成。为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经验的人知道哪些环节会出问题因此会格外小心,即便失败也会用科学的办法静下心来好好分析,而菜鸟则走马观花地做完了事,中间环节各种不靠谱失败了都找不到在哪失败了。任何行业经验多绝对是个好事情。
但是仔细想来我这么多年难道真的是每天在搞科研?本科四年干嘛了,上基础课,参加社团活动,放假时休息旅游,准备出国。即便现在研究生也是每天要抽出时间学习新语言,整理LinkedIn,facebook,豆瓣等各大社交网络,每周要看电影,刷Quora和,并开始学习金融知识。所以说看上去在这个领域花了很多的时间但其实并没有花去那么多的时间。那么假设我这些业余时间全部花在我所处的领域会不会让我现在有种屌丝逆袭的情况发生呢?这个问题早想过,如果真能如此我早就不会做这些无意义的事了。为什么?因为做科研就有周期性。老板通常交给博士生一个项目,做的好的可以同时开展两到三个,但无论你做的有多好项目是别人给的,一年的东西就是一年做出来,做快了无非是多发半篇paper没有多大意义。而实验本身更是如此,一个两天的实验着急也没用它就要花这么久。那么这期间我可以多读文献啊观察前沿进展啊,总之花在一个领域上集中火力干大事好处多多啊。非也!文献当然是要读的,这本身也是一个积累,很多idea都是从别人那来的。但是不要走极端恰到好处就可以了,很多paper过后都不会用上,倘若换一个新项目去做那么你还是要重新读新领域的文献和工作。其它领域也是类似,除非是类似游戏公司要上线新游戏了所有人都加班赶项目,大部分人都处于正常工作节奏中,处于一个组织或是团队中。你就算每天都在本领域钻研这种多出工作内容以外的东西未必会出成果会得到leader的赏识。
所以这引发了我的一个总结,“事物的成熟具有周期性”。那么对于我来说,这中间预留下来的时间就成了我充电了解其它领域的最好利器。于是这个过程也响应了另外一条算是鸡汤的东西吧,就是“一个人成功与否取决于他如何领用业余时间”。我觉得这句话并非鼓励大家都不务正业,它更多是说给处于奋斗中的,不喜欢现在工作想转行或是有雄心壮志做大事的人听的。
那么我这些业余时间都干嘛了呢,实在是太多了哦,前面也提到了一些。两年前还在准备托福考试,有一天心血来潮学起了日语,觉得语言具有相通性,可以英语日语一起搞。然后第一天就把50音图搞定了,当然我用了适合自己的记忆法。后来一直没碰过,然后一年前开始学基本的语法,又过了几个月到现在保证每天背几个单词,现在词汇量有一千了。每天用软件背词效率还是很高的,而且必发生在等公交或是吃完饭发呆中,丝毫不影响干正事的时间。什么?你日语学了两年了才这么点词汇量啊,仔细一看哪里有两年啊,加一起不到几百小时吧。况且这中间发生了多少故事,搞高端科学研究,英语从不敢开口到应付老印不成问题,开车终于敢上美国的高速了~~我又不需要考N1也不打算留学日本我才不着急呢,因为我正是利用周期性原理充沛我的业余学习计划。把第二条和第三条定律结合起来就是1+1大于2效应。
所以说啊,我不知道原作者的一万小时是指真的一万还是看上去的一万,如果只是看上去的话那确实要挺久的,不过我在这期间还干了好多其它的事情,这些都会为我的生活加分的,谁在乎我在其中一个领域是不是一万呢。


最后总结回答提问者的问题,“那岂不是说只要够专注,人人都可以至少在3到4个领域发展到世界顶级的水平?意志力坚定的人不少,为什么真正成功的确是凤毛麟角呢?除了坚持以外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只要好好利用业余时间,利用1+1大于2效应,你可以在一万小时之内同时在3到4个领域发展到专家水平。世界水平我不敢说,毕竟很难的事,貌似你也没这个必要。
学会总结,经常发现并改正错误,比如发现他人的谈话有你想知道的东西那就及时求教。保持创新,比如用百度云收藏投资界网站的文章,不用复制粘贴。持之以恒,用专业水平要求不只是玩玩,就可以成为凤毛麟角了。

,这位仁兄提到了世界记忆大师,我正好有所经历所以也来谈谈。我还在W大读大一的时候,加入了一个叫记忆协会的社团。这个社团是我当时一位大四的学长Y同学办的,他之前刚拿到过世界记忆大师赛冠军。我和W同学以及很多其它同学都是慕名而来,里面有从大一到研究生各年纪同学。平时就是每周一次例会,主要就是比赛,做游戏,交流记忆法。比如记乱序数字字母,扑克牌,图片什么的。分组打比赛,总之气氛很好。当时从图书馆扒来不少记忆法的书,我们主要推崇右脑形象记忆法,当然Y同学也是主要依靠这个方法打比赛的。当时每个人自我介绍为什么来到记忆协会,W同学看上去很普通,说是因为自己英文不好想来记单词才来的。每周并不是重复性的内容,而是有前冠军和他的一些帮手作指导,有教材做后盾,有个气氛大家一起学,所以进步很快是显然的,而且难度也在加大。后来我因为其它社团的工作和学业上的任务逐渐退出了这个社团的活动。但是我听说W同学在当年的10月在广州就拿下了全国赛的冠军,尔后顺势又拿下了世界记忆大师称号。人家一个暑假在家没怎么出门,闭关修炼。看上去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其实是有前人指导,有书籍的帮助外加自己独创的方法和持之以恒才造就了W同学的成功。而且并不是拿下了这个冠军就万事大吉了,他必须持续地修炼,融合新知识。第二年,他蝉联了冠军,还打破了世界纪录。毕业后创业成立了一个教育机构。一旦成立教育机构就必须思考怎样将记忆法和学科和生活万事结合起来了,这期间又有多少故事我就不得而知了,我只知道W同学在其中必定花了很多时间和心血。所以看上去很速成的冠军其实没那么简单。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130103/7438.html

更多阅读

教你一分钟搞定的淡妆之Sweet版 生活淡妆

好多朋友都说化妆太麻烦,有没有有简单又快速又能有好气色的又要自然的淡妆方法。今天就跟大家分享我平时大部分时间里都使用的方法原封不动的告诉大家,一共有Sweet& Cool两个版本,自然又有好气色的妆容谁不爱呢?40%的时间里我以这个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十一选五定胆百分百准

李烨森“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出自《黄帝内经素问 六节藏象论》。古往今来,注释此句的医家不计其数,众说纷纭而不得要领,令后学者无所适从。近日,在网络上看到两篇有关此句的注释,更是不知所云。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把

看命一掌金(定版) 手机定位软件破解版

看命一掌金 无极首音:无极为了给本经加注标点,曾三次入于二禅境界,向护法神请教,整整用了三天时间不断的思悟,才敢加注此经标点,恐怕给后人留下遗憾和错误,虽然一行禅师尚有化身在世间,但区区玄学文化无极肯定不成问题,若要神悟一

用电饭煲做蛋糕一键搞定,成本低,味道美 电饭煲做蛋糕

这个做蛋糕的方法是朋友给的一个网址链接,看她实战过一次,后来我就自己开始做,头一次就很成功,蛋糕发得很好,有些朋友会做成蛋饼,没有发起来,不过蛋饼也好吃啊。老公的同事们都没有做成功,个个做的都是蛋饼,用的材料还是我们一起去买的,配方也

声明:《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真的适合所有的领域吗?》为网友山呼海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