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借助移动互联网 怎样充分借助互联网自学?

开题语:

不把信息当做知识,不把收藏当做学习,不把阅读当做思考,不把存储当做掌握,不提炼总结,不应用学习,不深入思考,不实践反馈,就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 摘自: 用户 warfalcon 的回答:---------------------------
目录:
一. 学习的几个阶段
1.1 兴趣培养阶段
1.2 资料收集阶段
1.3 入门阶段
1.4 深入理解阶段
1.5 体系化阶段
---------------------------


一. 学习的几个阶段:

【1.1 兴趣培养阶段】

概述(什么是兴趣)

假设我没用兴趣值(-10 - 10 )来衡量兴趣. 我们每个人初次接触一件事物的时候兴趣值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第一次就兴趣值爆满(10)有的提不起半点兴趣(-10)。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如果非得说个为什么我个人觉得可能跟下面因素有关:

前一次接触该事物的体验 第一次体验就很糟糕,第二次自然就排斥,兴趣值由负转正对大多数没有调节兴趣意识的人来说是在是太难了。 最简单的例子 我们院对其他院系学生开了VB课。随便问几个同学觉得编程咋样大家都不敢回想学VB的痛苦经历。第一次接触该事物时是否能避免误入歧途 这句话有点绕,为什么不直接说第一次接触该事物时是否能进入正轨(入门)。因为我想强调一件事,误入歧途的概率远大于进入正途。好老师还是少数的,第一次碰到好老师道出这么学科的精华与乐趣是你的幸运。 (不过还好我们有MOOC,全世界的优秀课程随便挑)。个人生长环境(家人的影响, 朋友的影响) 例如像linux这种很小就坐在爷爷腿上玩计算机的家伙,后来对计算机产生兴趣,做出linux系统来是意料之中的事.个人性格和思维方式: 如果你是理性思维,学IT就很顺利,如果你是感性思维学IT就必须经历一段思维方式转换期,很多人都死在转换的路上。

关于兴趣的几点理解:

兴趣是动态变化的 今天有兴趣不一定明天还有兴趣。形成良好的成就感反馈循环才是王道。兴趣培养是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 它贯穿我们学习的整个过程.方法论成就感互补式学习: 待补充...兴趣培养: 刷大牛博客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待补充...案例:





#兴趣可以培养

我觉得这些多少是可以说明一个问题的:假如你对一件事物没有兴趣并且处于陌生状态的时候,你是很难静下心来去学习并且领悟它的。那么我的理解是,假如你必须长时间静下心来学习某样事物,那么最好先从培养兴趣开始。就拿钢琴举例,假如你看到密密麻麻的琴谱就醉。那不如多看看和钢琴有关的电影,多去听几场音乐会。先自我熏陶,等你真的喜欢上钢琴了,再开始学习。又比如你要学量子力学,那就先看看科幻电影或科幻小说,顺便读读霍金啥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嘛。当然,人都是有惰性的。兴趣可能会消失,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静下心来学习。经常写字的同学应该能感觉到,有状态和没状态写出来的东西完全是两码事。我以前写小说的时候,总是很难进入状态。或者说大多数时候是没状态的,一个下午下来,也就憋个1K字。但是偶然的时刻,我能一口气写出5K字。言而总之,那就是一种“想写”的状态。那种状态与文字质量无关,与篇幅无关,与点击量和催更人数无关。是你已经进入了你正在写的故事,这个时候,相对论开始生效,时间变得很快。就像是早年坐在网吧里玩传奇一样。但是这种状态可遇不可求,我们的学习时间宝贵,不能听天由命。所以,我后来开始尝试,在每次写小说之前先看半个小时的小说。通过其他小说先进入“小说”的状态。然后荡开一笔,就比较顺畅。同理,我以前不想练琴的时候就会看看马克西姆的MV。心想妈的真帅,我也要和他一样帅。然后就屁颠屁颠去练琴了...我将这个过程称为“刺激”。嗯,这是一个动词。通过相对更容易接受的同类型事物来刺激你,激发出你想要做某件事情的动力。不想健身了,就去看看身材好的人的照片;不想练字了,就去看看名家作品;不想跳舞了,就去看看舞蹈视频;不想写代码了,就去下个好玩的APP;不想学法语了,就去看看法语电影等等。当然,适当的休息和放松也很重要。音乐,咖啡,运动都可以提升你的学习状态。不过终归还是因人而异。毕竟学习方法是非常主观的东西,想必没有正确答案。以上是经验之谈。最后,实在不行,试试自我催眠吧...学霸就是你,你就是学霸!你就是学霸...是学霸...学霸...霸...-- 摘自用户 源靖 的回答 :

#反馈很重要:

人做事情,都需要有个反馈,反馈的周期越久,感觉上就越困难。先做个实验,找个空旷地,走直线,二十步,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问题。现在闭上眼睛,再走一遍,看看还是直线吗?为什么变难了?(实验时请注意安全,尽量两个人配合)因为没有反馈。再来个实验,磕瓜子,题主能磕一个小时无压力。我们换个规则,现在你只能磕,不能吃,瓜子仁留下来。磕一个小时,才把瓜子仁一次吃完。是不是有点无趣了?同样的时间,瓜子仁也没少吃,为什么感觉变了?因为反馈的周期拉长了。很多大事情,都是由一个个小事务重复或迭代而成,每个小事务中,包含了反馈和校正。反馈的周期越短,越为容易上手。磕瓜子容易,因为在两秒内就能得到反馈。而学习难,因为学习的反馈周期长。一个典型的学习周期是这样:学习,思考,应用,校正。这个周期越短,学习就越轻松。合理的安排学习计划,缩短学习周期,同样的东西,可以学得更高效,轻松。毅力重要,但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重要。毅力决定了我们可以忍受多长的反馈周期,但没有决定我们可以学什么,不可以学什么。我曾以为自己背不了GRE单词,但在应用了合适的方法后,把1,2个月的学习周期缩短在1,2天内,5个月左右就把单词刷到了2万多。毅力可能是天生的,但方法是灵活的。不仅学习如此,很多事情都可以应用这样的思路。健身,就对着镜子举哑铃。减肥,就每天早上称体重。考试,就要刷题加改错。学编程,就一边翻书,一边打开IDE。买衣服,就要穿到身上照镜子。刻意的提高毅力,是一个事倍功半的事,不如思考如何缩短反馈周期,降低学习难度,既提高了成绩,又增加了自信。-- 摘自用户 mu peng 的回答 为什么嗑瓜子可以嗑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以上,看书学习却不可以?



【1.2 资料收集阶段:】

简单列举一些本人较常用的方法 可能更针对IT领域.


综合类:

google wikipedia
quora
stackoverflow
nan.so
(搜索 话题精华 收藏夹 领域牛人)
豆瓣小组 - 百度贴吧(精华帖)
垂直网站(如 收集很多haskell的相关资源)

文章类:

领域牛人博客

视频类:

MOOC youku

书籍类:

领域经典图书(牛人推荐的)豆瓣读书(相关豆列 相关推荐 排行榜 )练手项目:书中示例书中习题开源项目博客教程



【1.3 入门阶段:】


入门的几种方式及一般特征:

文章(系列博客教程): 优点: 牛人亲笔,抓核心知识,讲解透彻有案例 缺点:不够系统化(最好看一本经典书籍系统化一下)视频 (MOOC等): 优点: 名师指点(全球高校优质资源) 有作业有计划 系统化 缺点: 对有些理解能力很强的人或者已经学过一些相关内容的同学,视频太慢了,看书更高效点入门书籍: 典型的Head First 系列经典大部头: 能力强的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学习者 经典书籍是入门之后做了几个小项目之后的进攻对象)

个人认为无论哪种方式,入门的最终结果都是要达到知识面覆盖,对学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个阶段效率低往往较低,应根据个人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应加速完成原始积累。

重要强调: 入门和其他过程不是严格界定的,各个阶段之间有交叉,不管怎样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要经历 初步理解 深入理解 纳入个人知识体系 的过程。 吸收能力强的人学习特定的知识点时三个过程可能是瞬间完成。

慈善借助移动互联网 怎样充分借助互联网自学?

方法论技术的学习一般都是先应用层再底层(由表及里) 先学会怎么使用它,再回头造轮子

案例

#个人觉得比较正确的web和硬件学习路线对比


web学习路线:- 基本语法 - 用框架做一个大中小型网站- 造各种常用模块(具体实现)- 写一个框架- ...硬件学习:- 基本工具 (c语言 图形化编程软件 等)- 用 andino 或 树莓派 各种玩- 学习单片机 亲自实现各种模块- 自己设计一个类andino平台- ...

【1.4 深入理解阶段】

加速理解:- 类比: 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建立相似事物之间的联系- 可视化: 构建图像 (图像才是人脑处理最高效的信息)- 课后练习: 最好答案在手,获得即时的反馈;避免题海战术。- 做小项目 实践性强的学科必须敲代码才能有深入理解- 费曼技巧 想象自己给一个10岁孩子讲解一个知识点,必须通俗,必须简化- 温故而知新
方法论:带着问题去学习 (思考 验证 查资料)为什么会有这个知识点(回归历史的瞬间)?解决一个什么问题(产生原因)?你能想到那些解决方案?书上的解决方案是否可以改进?
案例

#什么是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 = 解决问题的能力 = 搜索能力 + 分析能力 + 归纳总结能力。这三种能力都可以通过持续不断的练习来提升。- 分析 在首次接触到某种知识的时候,分析能力占主导作用,分析即将一个新问题正确地分解为几个自身能力可以解决的子问题。- 搜索 在分解为子问题后,搜索能力占主导作用,即能够迅速在各种资料源中查找到与问题相关的各种资料。- 总结 首次解决问题之后,归纳总结能力将会起作用,即将问题的模型,解题的思路在个人的知识库中保存,如果再次遇到类似问题,就能够在已有的基础上快速入手。-- 摘自 [你见过学习能力超强的人吗,他们是如何强大的?](http://www.aihuau.com/question/20661743)

#如何阅读技术书籍?


要么手边要有草稿纸,读一会,推一会性质或者做一会习题,阅读比较硬核的经典书需要这么干。当然当场搞清楚以后草稿纸就撕掉了,当场没搞清楚,攒了几个问题就去搜,搜不到就去骚扰老师;要么先配好环境,读一会,敲一会代码;大多数代码也都是用完即弃,偶尔做出一两个有意思、值得继续深入推敲的小程序时,把代码连同配环境的说明扔git里,来日再玩;要么就是随便乱翻书了,主要目的是增加在的谈资,顺便也扩充了眼界,一般每乱翻个把月的书都会展开新的脑洞,然后脑洞进入上一阶段(写小程序验证),行不通就忘了,行得通再进入上一阶段,找资料系统学习。总之除了有几个private repo记录一些脑洞程序以外,没有任何笔记。看过的书,学懂了,自然不用笔记,当场没搞懂,脑中也会留了index,跟其他数目庞大的未细看的书搁一块,等来日再看。--摘自: 用户 邵成 的回答:

#知识体系化的强大威力?


很多学术界牛人吹牛逼的时候常常说,自己大学的时候上课从来不带笔,不记笔记,走进教室,随便听听老师讲的什么,自动转化吸收。这里的秘诀在于“尽可能最大程度地运用你的大脑,而不是运用其他工具”。 比如,听课的时候,你是被动的,接收知识,还是主动的听到这个信息就开始产生大量联想、归类、对比、应用,事实上思维的过程十分迅猛,1秒钟之内几乎可以完成上述的事情。思考一下这个过程,当老师讲完一堂课后,你并不是“记下了一堆笔记考前复习”,而是潇洒地走出教室,脑子里已经是把这一堂课触类旁通的装进了你自己完善的知识系统。——大多数人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很简单,你的知识在书本和笔记上,学霸的知识全都在脑子里。正因为如此,神一样的学霸很少做无用功。但这不代表神一样的学霸不努力,诸如备考、刷题、背单词之类的事情,仍然要老老实实做。而回到题眼的“效率”,不是建个excel表格做个时间管理就有效率了。效率是,你所投到学习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能有切切实实的最大效果。你今天学一个小时,还是4个小时,不重要,真正学进去了1个小时,还是2个小时,这,才重要。-- 摘自用户 匿名用户 的回答 :

#丰富的学习资料形成互补?

要做到循序渐进,只凭看完所有视频是不够的,课程要求的教科书要买或下载,课程要求的讲义要从讲师指定的网址下载。网易公开课上,有些公开课播放界面有一个下载所有资料按钮。同步的公开课,讲师都会给出讨论地址,或在Piazza,或在某某论坛,总之你的讲师会在Lecture里或课程的General Info里给出地址。有老师讲课,有教材,有作业做,有同学讨论,只要身体良好,脖子不痛腰不酸,便能坐在电脑前,如同坐在课堂。-- 摘自 http://www.aihuau.com/question/21369174 用户 張開宇 的回答
【1.5 系统化阶段】

输出:写博客教程教别人 (书写是更好的思考,帮助他人成就自己)利用所学做开源项目 (先学先用,乘热打铁)方法论

待补充...


案例

#扎实的基本功?(遍历策略)


这哥们数学功底一般,作业和考试成绩都垫底,一度被我们所鄙视。但是丫的三维建模能力超强,分分钟可以把一个数学流体模型用matlab给三维演示出来。我也曾经问过这哥们matlab为啥这么牛逼,他告诉他把matlab的manual看了两遍。。。整个manual看了两遍。。。摘自: http://www.aihuau.com/question/28355448

相关参考: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130103/7466.html

更多阅读

移动用户怎样查询话费详单 移动手机信息查询

移动用户怎样查询话费详单——简介手机是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工具,在我们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话费,有些时候话费扣得很多,我们绝得很蹊跷的时候就会很想知道自己的账单详情,想了解是不是自己的卡出现了什么问题,被恶意扣费了或者是其

移动卡怎么充q币 充值卡如何充q币

移动卡怎么充q币——简介许多朋友喜欢玩QQ会员呀金钻啊红钻之类的,有的有网银充值,有的用手机充值,但是怎么用移动充值卡来冲Q币呢,小编就为大家来演示一下 移动卡怎么充q币——方法/步骤移动卡怎么充q币 1、打开qq,点击上边菜单栏里的

移动手机怎么充Q币 移动积分兑换q币

移动手机怎么充Q币——简介网上可以充Q币的方法有很多,包括银行卡,QQ卡,财付通等等。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手机充Q币,方法很简单。移动手机怎么充Q币——工具/原料充值移动手机怎么充Q币——方法/步骤移动手机怎么充Q币 1、登陆QQ,在所有

AAAA《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道法术器》 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征

2014-09-26 五格禅院【禅友介绍】潘定国,五格货栈首席粉丝官,传统ERP行业十年创业经历,2013年创立五格货栈,以移动互联网思维来实践社群电商与粉丝经济,有志成为移动互联网的践行者!2013年以来,关于移动互联网相关的议题就一直在各界热炒,雕

声明:《慈善借助移动互联网 怎样充分借助互联网自学?》为网友茉莉花的清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